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地理-人教版-第三单元、天气与气候单元测试(三)

初中-地理-人教版-第三单元、天气与气候单元测试(三)

第三单元、天气与气候单元测试(三)一、选择题。

1、下图是北京的中学生丽丽于2016年10月19日从网上查到的北京地区的天气预报内容。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周一天气的阴晴状况是()A. 晴B. 多云转阴C. 小雨综合转晴D. 多云转晴(2)10月22日,丽丽去上学时最适合穿的衣服是()A. 裙子B. 厚羽绒服C. 短袖衫D. 羊毛衫2、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甲、乙、丙、丁四幅图中,示意台风天气符号的是()A. 甲B. 丙C. 丙D. 丁(2)上面四幅图中,天气符号所代表的天气与图中人们进行的活动相吻合的是()A. 甲B. 丙C. 丙D. 丁3、下列历史典故,能很好地说明天气对人类影响的是主要()A. 望梅止渴B. 三顾茅庐C. 草船借箭D. 车胤囊萤4、读“某地日气温变化曲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A. 日出前后B. 约12时C. 约14时D. 午夜0时(2)该日的气温日较差是()A. 10.5℃B. 9℃C. 11.5℃D. 66.5℃5、2017年6月7日至9日,全国各地迎来一年一度的高考。

预计,高考期间全国多阵雨,西南地区降雨较强,考生要警惕强降雨及强对流天气对出行赶考的影响;受雨水影响,全国无大范围高温,但江南一带仍比较闷热,需注意防暑降温。

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左上图中英语听力恐有雷声扰的省份可能出现的天气是()A. 晴天B. 多云C. 雷阵雨D. 沙尘暴(2)据右上图所示内容,可判断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大约出现在()A. 日出前后B. 正午12点C. 午后2点D. 半夜12点6、下列哪个事例不能反映气温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A. 柑橘树在零下9度以下会受到毁灭性冻害B. 俄罗斯人冬季喜欢喝烈酒C. 一个地方的气候具有一定的特征,变化不大D. 新疆吐鲁番人“早穿皮袄午穿纱”7、读下图回答,完成下列各题。

(1)由上图可知,气候两大要素是()A. 阴晴、风雨B. 干、湿C. 气温、降水D. 降水、风向(2)甲、乙、丙三地月均最高气温一般多出现在()A. 2月B. 1月C. 8月D. 7月(3)甲地降水量比丙地多的影响因素是()A. 海陆因素B. 地形因素C. 纬度因素D. 洋流因素(4)从降水季节分配类型来看,甲乙两地都是()A. 冬雨型B. 常年湿润型C. 夏雨型D. 全年多雨型8、读下图,比较甲坡降水与乙坡降水的多少()A. 甲坡降水多B. 乙坡降水多C. 一样多D. 无法确定9、2016年11月19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峰会在南美洲秘鲁首都利马举行。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哪个标志属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 B.C. D.(2)此次领导人峰会召开的时间地球运行到的位置是()A. AB之间B. BC之间C. CD之间D. DA之间(3)秘鲁首都利马有“无雨之都”之称,且年平均气温在15-34℃之间,它的气候类型为()A. 热带沙漠气候B. 温带海洋性气候C. 热带草原气候D. 温带季风气候10、读白银市多年平均“气温曲线图与降水柱状图”,完成问题。

(1)白银降水量最少的季节是()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2)白银气温最低月和最高月()A. 12月、8月B. 1月、8月C. 1月、7月D. 2月、7月二、综合题。

11、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了以下图文资料,来探究影响气候的部分因素。

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一个地方的气候状况主要由当地的气温和降水来决定,其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

材料二:图甲、图乙、图丙观察探究:(1)图甲中A、B两地单位面积获得太阳光热较多的是哪个?其主要原因是什么?(2)图乙中自西向东气温年较差逐渐有什么变化?其主要原因是什么?(3)图丙中安第斯山脉南段东西两侧景观明显不同,如西侧的A地为茂密的森林,东侧的B地为草原或荒漠,其原因是______对空气运动的阻挡作用,使山脉东西两侧水分和气温状况产生差异。

12、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和“气温和降水柱状图”,完成下列问题。

(1)A地气候类型是什么?该种气候的气温和降水与哪个图(填序号)相吻合。

(2)B地的气候是什么?其气候特征与气温、降水量的月份分配图相吻合的图是哪个(填序号)。

(3)C地气候是______,该种气候主要分布在______洲。

(4)③图代表的气候类型是______,该种气候的特征是______。

13、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⑥位于北极圈以北,它属于什么气候。

该种气候特点是什么?(2)亚欧大陆东部主要为季风气候,由南向北依次为⑩______气候、⑨______气候、⑧______气候。

(3)亚欧大陆西岸30°N——40°N之间为④______气候,40°N——60°N之间为⑤______气候。

亚欧大陆中部主要为⑦______气候。

(4)由图可知,非洲分布最广的两种气候是②______气候和③______气候。

14、读图“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赤道向两极气温变化的规律是什么?(2)20℃等温线大致与______(纬线)接近,-10℃等温线大致与______(纬线)接近。

(3)南、北极附近气温比较低的是______。

(4)南美洲和非洲的气温分布的共同点是:多在______℃以上,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______带。

(5)A地是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其年平均气温比周围地区,影响因素是什么?(6)在山地和丘陵,气温随海拔升高而______,大致海拔相差100米,气温相差______。

参考答案1、(1)【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常用的天气符号和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解答】根据表中的信息和常用的天气符号可知,10月20日是晴天,10月21日是多云转阴,10月22日是多云转晴。

所以根据题意选B。

(2)【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常用的天气符号和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解答】根据表中信息,10月22日气温在4~14℃北风4~5级。

比较温暖,是最适合穿的是羊毛衫。

所以选D。

2、(1)【答案】A【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天气符号的识别及天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解答】根据图中信息,四幅图中表示的天气状况分别是“台风、沙尘暴、霜冻、晴”,故答案A正确,故选:A。

(2)【答案】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天气符号的识别及天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解答】读图可知,台风与捕鱼、沙尘暴与户外运动、霜冻与插秧均不吻合,晴天与打篮球是吻合的,故选:D。

3、【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天气和气候与人类生活、生产关系十分密切。

【解答】草船借箭历史典故中,诸葛亮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特点,于大雾之日,以扎满草人的船只,划至曹兵水寨大营前不远处,大肆擂鼓,引得曹操不敢追赶只是下令手下放箭,成功借箭十万余支,这很好地说明了天气对人类活动影响,根据题意,故选C。

4、(1)【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气温变化图的分析和理解。

【解答】世界气温的日变化规律为: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2)【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气温变化图的分析和理解。

【解答】气温日较差指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读图可知,这一天的最高气温答案第1页,共6页是39.0℃,这一天的最低气温是27.5℃,这一天的气温日较差=39.0℃-27.5℃=11.5℃。

5、(1)【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知识的分析和理解。

【解答】由左上图可以看出,英语听力恐有雷声扰的省份可能出现的天气是雷阵雨,其他三种天气不用担心雷声干扰,故选C。

(2)【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知识的分析和理解。

【解答】据右上图所示内容,可判断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大约出现在午后2点,日出前后是一天中气温最低的,故选C。

6、【答案】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解答】依据世界各地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与气温的关系来解答此题。

柑橘树在零下9度以下会受到毁灭性冻害,是气温与生产的关系;俄罗斯人冬季喜欢喝烈酒,是气温与生活的关系;一个地方的气候具有一定的特征,变化不大,不能反映气温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新疆吐鲁番人“早穿皮袄午穿纱”,是气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故本题选C。

7、(1)【答案】C【分析】本题是对气候的两大要素考查。

【解答】由图可知,气候两大要素是气温、降水,描述一个地区的气候应从这两个方面来描述;(2)【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图片知识的分析和理解。

【解答】甲乙丙三地位于北半球的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多出现在7月;(3)【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图片知识的分析和理解。

【解答】由第一幅图可知甲地位于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距海近,降水多,丙地位于我国的西北内陆地区,距海远,所以降水少,因此影响甲比丙地降水多的主要因素是海陆因素;(4)【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图片知识的分析和理解。

【解答】从降水季节分配类型来看,甲地降水集中在7、8月份;乙地降水集中在5-9月都是夏雨型。

8、【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答】受地形的影响,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甲迎风坡产生的降水非常丰富,而乙背风坡降水稀少,故选A。

9、(1)【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亚太经合组织”的标志。

【解答】亚太地区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APEC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简称,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的经济合作官方论坛。

(2)【答案】B【分析】本题是对地球公转的相关知识考查。

【解答】地球公转到B处时,太阳直射赤道,是每年的9月22日前后,北半球的秋分日,当地球公转到C处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是每年的12月23日前后,所以11月19日应该是在B和C之间;(3)【答案】A【分析】本题是对世界气候的相关知识考查。

【解答】利马属于热带沙漠气候,虽然降雨较少,但气温并非酷热可怕,年平均气温在19℃左右,最冷时月平均气温为16℃,最热时月平均气温不超过24℃,是名符其实的四季如春。

10、(1)【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气温和降水图的判读。

【解答】读图中降水的柱状图可知,白银降水最少的月份是12、1、2、月,所以冬季降水最少。

故选D。

(2)【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气温和降水图的判读。

【解答】读图的气温曲线可知,气温最高的月份是7月,气温最低的月份是1月。

所以选C。

11、(1)【答案】A;A地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单位面积获得太阳光热多。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题干知识的分析和理解。

答案第3页,共6页【解答】从甲图中看出,A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B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小,因此A 地单位面积获得太阳光热较多;(2)【答案】增大;自西向东,距海越来越远,受海洋影响越来越小,受大陆影响越来越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