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泰安新泰莲花山风景区导游词

泰安新泰莲花山风景区导游词

泰安新泰莲花山风景区导游词各位朋友:你们好!热诚欢迎你们到莲花山景区来。

莲花山古称新甫山,是一座风景秀丽、古迹众多的历史文化名山。

登临莲花山,既是观光休闲,也是一种文化的熏陶,艺术的享受!莲花山东西绵延15公里,总面积100平方公里。

主峰天台峰,海拔999米。

自然景观独具特色,以山秀、石奇、林翠、水美而称誉。

特别是在莲花山西部发现的距今28亿年前的科马提岩,为莲花山的地质地学价值,增加了耀眼的光环。

它是亚洲唯一的具有鬣刺结构的太古宙超基性喷出岩,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在全世界也只有南非、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发现了这种岩石,具有特殊的科研价值。

“走进莲花山,还你二十八亿年”,已成为莲花旅游的一个响亮口号。

这里生态环境优美,空气纯净、水质清澈、森林茂盛,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被誉为“天然氧仓、健康驿站”。

2019年被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2019年又与泰山组合成功入选世界地质公园。

莲花山九峰环抱,状似莲花,为观音菩萨显化的重要场所,是北方的最大的观音道场、山东省独具特色的佛教文化旅游区,被誉为“观音胜境,北方普陀”。

风景区内人文丰富,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尤其是佛教文化类最为突出,又极富地方特色。

观音菩萨在这里的地位至高无上,在观音院、太平禅院、云谷寺、高泉寺等诸多寺院的大殿中,都主奉观音菩萨。

而且,民间还在观音菩萨的众多功能之外,请观音菩萨增加了一项送子功能,并专门设置了送子观音殿。

观音朝圣是莲花山旅游的一大特色,每年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的莲花山观音圣诞、得道、出家三大香会,及六月初六莲花山民间庙会,从观音院到云谷寺,香客如涌,秩序井然,场面蔚为壮观。

全山寺院彻夜灯烛辉煌,讲经诵佛之声通宵达旦,一派佛国升平气象。

莲花山自古以来就有“天然佛国”之称。

在苍松翠柏中时隐时现的观音崖上,一座已经屹立了亿万年之久的奇石,酷似观音菩萨正在结跏趺坐、传经说法、降福赐寿,成了目前莲花山的标志性景观,她就是莲花山天成观音,特别震撼人心,为“天下第一天然观音”,是“天然佛国”的“终身住持”。

她目光所及,正是观音院、太平禅院和云谷寺的方向。

远离尘世的烦嚣与浮躁,不辞辛苦攀上崖来,游客们有的为朝圣天成观音而顶礼膜拜;有的则静静地瞻仰她的尊容;有的甚或思考:当年观音菩萨在莲花山开设道场,是这尊天然观音的召唤,还是她自己心有灵犀天成观音在展现极高观赏价值的同时,又把自己与传统的观音文化神奇地融合起来,进一步强化了莲花山作为齐鲁佛教朝拜圣地的氛围和地位。

金禅望月、经书五卷、罗汉推车、寿星变猴、千手松、佛掌立子等百余处奇石奇树,都是“天然佛国”的重要成员。

天然佛国游,观音送福寿。

山东新泰莲花山欢迎您!天下第一天然观音莲花山天成观音观音广场游览区观音广场游览区,为莲花山的核心景区,地处低山丘陵地带,海拔260326米,气候温和,林木葱郁,人文景观相对丰富。

有菩提大道、慧济天下牌坊、梵音亭、观音院、观音阁等佛教建筑,有佛掌立子等奇特植物景观。

1、岱宗襟带刻石一下车,迎面相对的是岱宗襟带刻石。

“岱宗襟带”四个大字,是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1998年题写的。

岱宗指的是泰山,襟带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莲花山是泰山的支脉,古人把莲花山称作是泰山的后身,二是指当地的老百姓信奉的莲花山老母观音菩萨,传说与泰山老母碧霞元君是连襟姊妹。

这一佛道连襟、中西合璧的传说,为虚无缥缈的神灵增添了一点世俗人情的温暖。

2、菩提大道眼前的这条台阶路,全用花岗岩大理石铺砌,从这里一直到观音院、观音阁,贯穿整个观音广场游览区,为莲花山“菩提大道”。

大道两边有六百余棵银杏树,在我国历来是把银杏树视为佛门圣树而代替菩提树的。

银杏树生长慢树龄长,是植物中的活化石,也象征着佛教文化的源远流长。

3、新泰莲花山国家森林公园标志碑菩提大道起点西侧的巨型花岗岩石,是新泰莲花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标志碑。

2019年12月,新泰莲花山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

4、莲花山世界地质公园标志碑菩提大道右侧与莲花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标志碑相对的,为新泰莲花山世界地质公园的标志碑。

2019年8月18日,新泰莲花山与泰山组合入选世界地质公园。

这座巨型标志碑材质为距今28亿年前形成的莲花山科马提岩,它是亚洲唯一的具有鬣刺结构的太古宙超基性喷出岩,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在全世界也只有南非、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发现了这种岩石,具有特殊的科研价值。

5、慧济天下坊登上菩提大道不远,就是慧济天下牌坊,由山东泰山染化集团董事长夏庆奉先生于2019年11月捐资创建。

牌坊高12米,宽16米,全部为花岗岩材质,总重160吨,四列三跨,三踩斗拱,飞檐翘角,古朴典雅。

它是莲花山风景区的点睛之笔,突出了莲花山风景区作为观音道场的主题形象。

正额“慧济天下”四字,既蕴含佛法“用智慧之心普度天下众生”之意,也包含莲花山人对天下人民美好祝愿之情。

“观音胜境”意指新泰莲花山为北方最大的观音道场,“北方普陀”正好与南海佛国普陀山遥相呼应。

6、莲花山旅游开发记碑牌坊附近的一块巨碑是莲花山旅游开发记碑,它记载了莲花山旅游开发的全过程。

莲花山旅游开发开始于2019年6月,2019年9月30日正式对外开放,历时一年零三个月,速度之快令人惊叹,被中共山东省委机关报《大众日报》誉为“莲花山速度”。

7、莲花山山门从牌坊向前不远,古朴典雅的莲花山山门就呈现在眼前。

它坐落在莲花山向阳处270多亩的开阔腹地上,于2019年6月开始建设,2019年8月建成。

它东西长136米,建筑面积5600平方米,是一座集售票、检票、导游服务、办公、接待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被专家誉为“山岳型景区仿古建筑第一门”。

山门匾额上的“莲花山”三字,是当代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2019年题写的。

山门前的一对雕刻精美的石狮,造型生动,威武雄壮,如同山门侍卫,日夜守护着这座佛教名山。

这座山门前曾发生过一件有意思的气象现象,使莲花山“观音胜境、北方普陀”的盛名更加远播。

莲花山于2019年9月30日开放,此前一周阴雨不断。

当天一早,仍然是云雾撩绕伴着小雨下个不停,大家都担心10点钟的开放典礼能否准时举行,可谁料到在9点50 分,所有来宾都集合到莲花山山门前时,奇迹出现了,雨停了,头上的天空,突然云开雾散,阳光四射,形成了难得一见的莲花祥云图案,中间晴朗的天空状如莲心,四周的云彩神似莲花瓣,所有在场的人都惊呆了,摄影人员忙举起相机,不少来宾也拿出手机,拍下这片美丽的天空。

仪式结束时释放的彩色气球随着微风,都向天成观音方向飘去了。

真是神异!一些宾客惊呼:莫不是观音菩萨显圣,让我们免受雨淋之苦。

不少信众被感动得泪流满面,真是充满法喜,福报不浅。

其实,莲花山作为北方最大道场,如同一片福海,你只要来了,就会受到一次全身心的洗礼,实现“登上莲花山,增福增寿保平安”的愿望。

8、玉莲花一过山门就能看到一座好似正在绽放的玉莲花,。

它由坚硬的花岗石雕刻而成,高3米,花冠直径3 米。

莲花具有“出污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君子品质,是佛教的吉祥物。

这座石雕象征着莲花山为佛教净土,寓示着禅的博大精深和宁静致远。

它的附近栽植了大量的柏树、柿树、杏树等大型树木,一是为了营造一个优美清净的环境,让游客从中去感受“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的禅境,二是栽柏树是为了增加“新甫拥翠”的胜景,《诗经》中“徂徕之松、新甫之柏”诗句记载了莲花山当年柏树茂盛的场面;同时,柏树具有长寿、永恒的象征意义。

栽柿树是为了祝福人们事事如意、时时如意;栽杏树是为了祝福人们事业兴旺发达。

希望景区管理者们的良苦用心,能够提醒各位游客珍爱树木,珍爱生命。

9、汉武碑亭前行不远,左边掩映于苍松翠柏之中的一座亭子,是汉武碑亭,它是为保护与汉武帝有关的两通碑刻,于2019年6月创建的。

两碑原在莲花山西南部的汉武帝庙旧址,2019年3月迁移至此。

关于汉武帝与莲花山还有一段故事。

汉武帝是历史上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盛世君主,但是他也秦始皇一样爱好寻仙求丹,以求长生不老。

他在东封泰山时,听说新泰有一方士李浮邱,会长生不老之术,就亲自召见,询问不老丹药之事。

李浮邱对他说:欲求不老丹,需到莲花山。

汉武帝听后就钦封李浮邱为御医,在莲花山上建炼丹院,熔炼丹药,他自己也在莲花山下簪发学道,并下令在山上建造了行宫。

所以莲花山古代也称宫山就缘出于此。

10、响铃碑左碑俗称响铃碑,是莲花山上现存石碑中最早的一通石碑,高米,宽米,厚米,龟趺螭首,它发出的声音类似古代宫廷乐器磬的声音,据传当年为报警之物。

相传山中有五百神蜂,如果有敌来犯,敲击此碑,神蜂就飞出助战,战则必胜。

凭借此碑威力,汉武帝悠然安闲地在莲花山寻仙炼丹,建“离宫”、修“侯城”、筑“望仙台”,很是壮了莲花山的威名。

但汉武帝千不该万不该,把五百神蜂之事告诉随行妃子。

汉武妃子频频敲击石碑取乐,致使神蜂屡屡受骗,终不复出。

武帝妃子敲碑戏神蜂,大有褒姒(bao si)烽火戏诸侯之意,都只是为了开心一笑而已。

可是响铃碑却失去了报警功能,让人遗憾不已。

即使如此,后世游玩者还是敲击以做验证,在碑上留下了这些大小不等的圆凹。

此碑距今已有两千年多历史,两千多年来,究竟有多少人敲击过这通石碑,这通石碑究竟被敲击过多少次,可能谁也说不清,能说清的只能是,它因被敲的面目全非而成为天下独一无二的的石碑。

11、汉武皇帝之碑右边的龙头碑,是莲花山上现存规格最高的一通石碑,由于文革时期人为原因,现在只剩下了上半部分。

碑额篆书“汉武皇帝之碑”六字,左下有“大元至正”年代落款,此碑距今有近72019年历史,为新泰羊流籍人、湖北麻城县尉徐彬所立。

徐彬之父徐琛是元代名臣,历任数个职务,最后任安徽亳州知州,为官刚正不阿。

关于汉武帝碑,除这两通外,据清代泰山学者唐仲冕所著《岱览·新甫山》记载,还有一通宋代元丰年间(10781085)的石碑,已经佚失。

12、佛掌立子在一小型平台上,有一棵巨大的板栗树,已有300余年树龄,它的枝杈自然分布,像一个巨大的佛掌。

板栗树在当地又称吉祥树,其果实叫栗子,味道甜美,营养丰富。

人们借其树型和果实之谐音,把它命名为“佛掌立子”。

“抚摸树,能增福”,当地百姓相信摸摸这棵树,能给自己和远方的亲朋好友带来福气。

您看,有不少游客还把红丝带系在树上,每一根都含有一个美好的心愿。

您如过有兴趣,也可摸树许愿,拍照留念。

13、善缘石刻从佛掌立子处登上台阶,刻在路右岩石上的“善缘”两个大字便夺目而来。

“善缘”二字是长安杨翰林题写的。

这处石刻意在提示人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缘指的是关系,善缘指的是自利利他的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一个点头、一个微笑、一句赞美以及举手之劳的服务、真诚的慰问关怀、诚实守信的行动,都能给对方莫大的快乐,都能给对方莫大的快乐,增进彼此之间的融洽关系。

这就是广结善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