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

2018年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

2018年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规范工程建设秩序,推进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目标任务围绕工程建设项目立项、审批、建设、验收和房地产开发、预售、登记、交易等环节,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通过重点整治和查处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进一步规范工程建设项目决策行为,规范招标投标行为,强化招标后续监管,规范城乡规划管理,加强工程建设实施关键环节和工程质量安全的监督,规范建筑市场光里,逐步建立资源共享到的工程建设领域信用体系,促进工程建领域平稳建房发展。

二、范围和重点
(一)治理范围
18年1月1日以前开工建设,但截至18年12月30日尚未竣工验收的工程建设项目
(二)治理重点
1、项目审批重点违法违规行为。

工程建设项目立项不规范或没有立项、土地来源不合法或违法占未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施工许可证》就开工建设等行为。

2、招投标中的违规违法行为。

仿造企业和人员证书参与投标、围标、串标、出借资质、挂靠、被限制禁入和不诚信企业参与投标等行为;招标代理机构违规代理,评标专家收取好处为特定人员谋利;中标后不按招标文件约定签订合同,不按投标文件承诺派驻现场管理人员、压证施工和到位履职及违法转包、分包等问题。

3、建设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

不按批准规划设计方案开发建设、无证施工、边建设边报批、未办理质监手续施工、未聘请监理、未经过综合验收就交付使用等行为。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检测机构五大责任主体不认真履职、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质量安全管理的行为。

4、建筑市场管理中的违规违法行为。

工程建设项目未按规定办理报建手续及《施工许可证》就开工建设,乡外企业进入我乡施工未到乡野主管部门办理登记,缴
纳安全、质量、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其施工管理人员来到位履职;施工现场存在串岗、乱岗、持假证上岗等情况,未进行竣工验收备案就投入使用等行为。

5、房地产交易中的违规违法行为。

房地产开发企业未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进行预售,商品房项目未达到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条件就以内部认购、认订等名义提前收取购房户的订金或购房款及交易中私自更改合同和票据、偷逃税费的行为;广告发布不规范,在销售价格、区域位置、配套设施等方面进行虚假违规宣传的行为;制订商品房销售合同时,不按国家规定使用合同示范文本,私自制定霸王条款,擅自提高房价、不按约定时间交房等损害购房人的合法权益的行为。

6、税费缴纳中的违规违法行为。

房地产开发企业未按规定和约定缴纳土地出让金、配套费、相关税金的行为。

7、行政审批中的违规违法行为。

行政主管部及其工作人员违规审批、滥用权力、以权谋私的行为;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管理不到位、监管不力的行为;违法设定审批条件、擅自提高或者降低审批条件的行为;在行政许可和工程建设日常监管中收受好处、索贿受贿的行为。

三、工作步骤
专项治理工作在原定部署上深入开展。

治理内容已经开展的,按照阶段性要求继续进行,未开展的内容按以下几个阶段进行。

(一)筹备策划阶段(3月1日―3月31日)工程建设项目的行业主管部门结合行业特点,制定专项治理实施细则、成立机构、落实人员、公布投诉举报电话、信箱、邮箱等各项筹备工作。

召开动员会。

对专项治理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进一步宣传专项治理的目的、意义、做法、步骤、责任等内容,提高认识,明确步骤,抓好落实。

(二)自查自纠阶段(4月1日―6月30日)各行政主管部门和房地产企业进行全面自查清理,并报告自查结果。

(三)重点检查阶段(7月1日―8月31日)装箱治理工作小组分组对所有项目进行全面检查,对有投诉举报的项目进行重点检查,梳理形成清理检查情况汇总表。

(四)整改提高阶段(9月1日―9月30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一般性问题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