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谈谈我们如何选美国大学的专业

谈谈我们如何选美国大学的专业

圣捷出国
谈谈我们如何选美国大学的专业
成都圣捷经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公司网址:/
公司地址:四川省成都市西安南路69号西雅图10楼10号
谈谈我们如何选美国大学的专业
“你是读什么专业的?”——最典型的问大学生的问题,也是结识朋友和搭讪的老套手法。

这个问题让学生们越来越难回答了。

主要的原因是学生们的选择越来越多。

2010年,美国高校向教育部上报了近1500种专业课程;为保持竞争力和与时俱进,高校引进了像国土安全、全球研究、数字法医以及农业生态学这样的新学科,在过去10年中,有355种新学科加入进来。

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和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rizona State University)分别有251种和250种眼花缭乱的专业供学生选择。

芝加哥的德保罗大学(DePaul University)提供98种专业,比2002年增加了24种。

为在不明朗的就业市场中增加胜算,双学位(或三学位)、副修或专修日益流行;教育部的统计显示,从2001年到2011年,双专业的学士学位增加了70%。

有些学生在上大学前就明确地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但大多数学生不是这样的。

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Penn State),80%的大一学生——甚至那些已经申报了专业的学生——都表示对自己的专业不确定,半数人在申报之后还有换专业的想法,有些还要换不止一次。

怎么选专业呢?
大一可多做做“考察”
高校更喜欢早早定下专业的学生,而且选定专业的学生的滞留率也更低,
他们更有可能在四年之内毕业。

但大学管理人员也意识到选择专业令人不知所措,尤其再加上因错误选择而导致学时和学费增加所带来的恐惧感。

德雷赛尔大学(Drexel University)劳动力市场和政策中心的研究教授尼塔·P·福格(Neeta P. Fogg)表示:“那些误入某个专业、或选错专业的学生们,已不再那么幸运了。


“考察”(Exploratory)成为了“未申报”的替代词。

高校不再给学生贴上负面色彩的“未选定”标签,而是鼓励学生去尝试不熟悉的学科,或许他们能从中发掘兴趣和职业道路。

“我们想要告诉他们,他们在学业选择上拥有主动权,”纽帕兹的纽约州立大学(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学业指导部的主任玛丽·贝斯·科利尔(Mary Beth Collier)说。

纽约州立大学鼓励“考察生”通过通识教育选修课来尝试新的科目。

在一些学校,“考察”已经成为了正式程序。

在佛罗里达大学(University of Florida),有61%的学生在第二学年结束之前换了专业。

有三类学科领域可
供考察——工程与科学、人文与文学,以及社会与行为——学生可选择一类,然后在三个学期后再选择一个具体的专业。

在辛辛那提大学(University of Cincinnati),未选定专业的学生可以先参加考察研究课程。

犹豫修不修,就先修了吧
圣捷出国留学顾问告诫:不要放弃那些你今后会需要的科目。

学生通常不
会意识到,有很多热门的专业——心理学、社会科学、商科——是需要数学和科学基础的。

比如,如果到了大三你还必须要补修微积分和统计课程,你也许就不能选经济学为专业了。

网站的创始人、内华达大学(University of Nevada)计算机
科学的名誉教授弗里兹·格鲁普(Fritz Grupe)说,这需要有预见性。

在18岁时你也许不知道在有生之年要做些什么,但是你可以通过谨慎的计划来做好准备。

一些专业的课程排列比较紧凑,比如,在大学生涯的后期,从工程专业转出比转入(如果可能的话)更加容易。

学生们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没有去研究专业和职业的需求。

护理专
业听起来吸引人,是因为“你喜欢帮助别人”,他说,但是护理专业的学生作为
医学预科生,也要修同样高难度的数学和科学课程,而且护理工作通常是技术性的,并不是只要心地善良就能胜任。

选专业的底线
福格博士说,高校“不是凭空做决定的”,他们不断地调整课程。

教育部的学科列表上出现了一些已有研究领域(如镜像科学、文化及社会发展)的新课程。

有些科目是跨学科的或专业化的,比如生物系统工程、临床护士领导力、计算生物学,以及国际政策分析。

科目表上这些新增的“古怪课程”明显反映出了市场趋势和学生的需求,比如烹饪科学/烹饪学、数字艺术、赌场管理和体育传播。

新泽西的蒙特克莱尔州立大学(Montclair State University)有300种主修、副修和专修专业,由于学校毗邻曼哈顿,新开的时尚研究专业成为大热门;从校园能看到麦迪逊广场花园和巨人体育场,所以学校的商学院还开设体育产业和活动策划专业课程。

纽帕兹纽约州立大学的科利尔女士指出,大多数雇主看重的是可转用技能(transferable skills)——比如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写作和沟通,以及批判性思维。

这些技能能够在任何一个文科学科中得到开发。

她说,为了好找工作而“在某专业熬出个学位”是毫无意义的。

“我们告诉学生,‘要找到一个能让你全神贯注、拓展你的思维,并加深你对世界的理解的专业。

’”
圣捷出国温馨告诫大家,如今大学生要承担的风险也比以往更大了:41%的毕业生找到的工作是不需要本科学位的。

如今很多雇主缺乏在职培训的资源和耐心,而且他们想要找的是“随时上手型”的大学毕业生。

所以谨慎选择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多做假设和尝试,最终走出一条宽敞的大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