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矿业分采分出采场开采实验方案一、开采技术条件开采技术条件表1—1二、实验采矿方法选择及目标根据以上矿山开采技术条件,矿体顶底板相对稳定,矿区的开采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型。
为追求更大效益,决定使用削壁充填法进行局部试采,由于设计利用的矿体平均倾角23-37°,厚度较小,且厚度变化不大,具体参数将针对采场给出。
采矿方法实验容及目的:(1)适应本矿开采技术条件的采矿方法及采场结构参数、工艺参数优化研究。
(2)针对本矿的围岩及矿石条件,进行顶板维护及控制爆破技术的试验研究。
(3)采场稳定性分析及地压控制措施的研究,使之达到技术、安全高效经济合理。
(4)在中段运输能力得到保证的前提下使试验研究的采场出矿生产能力达到8-12t/d,保证矿山500t/d的生产能力。
(5)试验研究的采场损失达到8%以下,采幅达到0.5米以下(矿厚超过0.5另算)。
(6)地质品位不变,采出矿石品位提高近一倍,吨矿品位达到5克以上。
(7)吨矿成本控制在240元/吨-280元/吨之间。
(8)必须首先满足生产安全这一要求。
(9)适应公司管理、结算、地质条件具有双方互利的经济性。
三、采矿工艺简述1、采场布置和构成要素单个采场可划分多个矿房,有利于采矿单价结算。
沿走向划分成矿块(矿房和矿柱),矿房留有规则矿柱。
矿块长度30m-50m左右,间柱宽度2-3m,可根据局部条件进行加密。
本次实验布置为走向30-45米每个矿块,垂直高度30米左右,斜长45米-65米之间。
2、采准切割工程在中段水平掘脉沿脉探矿平巷兼中段运输平巷,控制矿块后在矿块中部布置人行通风天井与上中段沿脉探矿平巷贯通;(1)、沿脉平巷布置在下盘接触线处;(2)、采准上山布置在间柱,脉上山,本次局部加密;(3)、单个矿房间布置2-3个错车道。
(4)、根据采矿难度局部施工切割或者人工拉底(5)、人行通道布置在安全空区及自由面(6)、溜矿井布置在采场,或使用人工溜井,视矿体情况待定。
3、回采矿房回采采用自下而上的回采顺序,工作面为逆倾斜直线工作面。
设计削下盘围岩,落两次矿削一次岩,为提高施工效率,可根据矿、岩稳定性,集中出毛或者集中出矿;用YSP-45型或YT-27型凿岩机钻凿“之”字形或梅花形上向孔,上斜角度23°-37°与矿体保持一致;落矿前在充填料上铺胶带,防止岩矿混合。
本法分以下几个步骤:(削毛石)落矿→出矿→撤垫板→削底盘废石充填→平场→铺垫板→落矿;采场运用7.5KW电耙子(本次主要以人工)出矿、人工清理粉矿,漏斗放矿;单个回次可根据现场进行调节,根据设计班次循环作业。
采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可能挑选毛石。
本次实验将根据采幅控制及毛石挑拣进行考核。
以下几点需要注意:⑴在回采过程中,矿石和设计允许开采的围岩可以同时打眼,但必须分别爆破;⑵矿石崩落后,应做好场分选,选出的废石进行充填或者运出。
⑶技术人员不仅应对矿石进行取样,还应对毛石进行取样分析,以控制贫化率。
⑷削壁充填后,要把削下的围岩在采场平整好,大块突出的棱角,要用大锤砸平;为了减少贫化和损失,要在平整好的充填料上铺上旧胶带,要求铺垫平整,不露充填料,胶带铺不严的地方,可以用草袋铺垫;铺胶带时,要沿搬运矿石的方向顺茬搭接,搭接的长度不小于200mm,平行铺垫胶带的搭接宽度不小于150mm;为了牢固,胶带的搭接处可以用螺钉固定;出完矿后,将胶带撤出,待下一分层重复使用。
4、凿岩爆破(本次实验重点控制)⑴削废石炮眼爆破参数削下盘废石上向炮孔按梅花形交错布置。
炮孔参数:排距0.6—0.9m,眼距0.9—1.0m,眼深1.5—1.8m;炮孔装药密度为0.4—0.5kg/m,柱状反向连续装药结构,孔口炮泥填塞长度不小于0.2m,采用岩石粉末炸药,电毫秒导爆管,同排同段排间跳段(即1、3、5、7段或2、4、6、8段)来实现微差控制爆破,连线方式为分区束把,电雷管一次点火起爆。
针对本矿的矿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中不断调整爆破参数,使之达到最佳效果,尽可能少装药,以减少出毛量及对采场结构的破坏。
⑵落矿炮眼爆破参数试验时,根据矿岩的稳固情况来决定先采矿石或先削岩石;落矿炮孔均要与矿体倾向平行,按“一”字形或“之”字形布置;炮孔间距为0.4—0.6m ,矿石硬度较大时取小值,反之取大值;炮孔线装药密度0.45—0.6Kg/m.为达到理想爆破效果,在工艺试验的同时,需进行爆破参数试验,寻求最佳的排间距。
导爆器几种爆破方案示意图5、出矿采用人工出矿,建议使用小功率电耙出矿以增加施工效率。
爆破下的矿石大于300 mm的大块需二次破碎,并向矿石堆上洒水,撬下顶板及两帮的浮石,对局部不稳固岩帮采取临时木点柱支护或者人工浆砌石进行支护,采场用人工或用7.5KW电耙运搬矿石,辅以耙子、簸子和独轮小推车等工具;要把垫板上的粉矿清扫干净,并负责接铁溜井,平场和铺垫板,支护等。
6、空区处理、安全通风尽可能选择排,总体比例为66.67%。
其他与原采矿方法保持一致。
采场通风一般利用矿井总风压通风,为缩短回采作业循环时间,可采用JK58-1 No4.5型局扇加强通风。
7、建议劳动组织与作业循环劳动组织采用综合工作队的形式,即凿岩工3人,出矿工4人,运搬及平场工2人,共计9人;要求工人一专多能,业务熟练,生产协调能力强;该综合工作队由凿岩工任班组长,负责凿岩、爆破并组织协调运搬矿石、铺撤垫板、削壁平场充填及支护、接铁溜井等工作。
采场按循环制作业,采场按配置2台凿岩机考虑。
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以下数据包含目的指标及工作中统计数据。
由采矿厂负责审核填写统计。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表2五、日常技术管理(待完善)⑴坚持一采一充(条件允许可两采一充),加快回采进度,减少上下盘和顶板暴露时间;⑵铺垫要严密,胶带搭接处应搭压200mm以上。
对于上下盘胶带铺不严处应用草袋铺严。
确保矿石和废石严格分开,减少高品位粉矿损失和贫化;⑶要严格控制落矿宽度及削壁宽度,降低贫化率和采充成本;⑷采场应加强手选,既要在出矿时选出废石,又要在削壁充填时从充填料中选出矿石,并应建立奖励制度,严格管理;⑸在接铁溜井时,应沿矿体倾斜方向倾斜,在削壁时,尽量使爆破方向背离铁溜井。
⑹落矿:根据现场实地情况,选择合理的爆破参数,凿岩工要正规作业,掌握矿体的上下盘边界,严禁采矿炮孔的孔底扎入上盘岩石中和削壁的炮孔孔底扎入矿脉中;落矿前应检查好垫板铺设是否严密,采幅全宽都要铺垫,以免漏矿混矿;⑺运搬工作:将落下的矿石从垫板上运到铁溜井,在铁溜井上口应架设300×350mm2 格筛,严禁大块矿石进入溜井,块度不应大于300mm,以减少对井壁的冲击;同时将大块废石选出,留在采场作充填料;⑻充填工作:在接高铁溜井时,应保持井筒与矿体倾向相同,严禁有来回折返形状;削废石时炮孔布置要合理,对矿脉不稳定的地段,消废孔要远离矿脉,避免带矿混入,增加运搬工作量及造成粉矿损失;充填前要将充填料中混入的矿石选出。
六、质量监督与考核(暂定)⑴采场上采时,要保证顺路畅通,通风行人井上下口畅通,确保安全;⑵上采过程中可采取一采一充或两采一充,悬顶高度不应大于3.5m,采场在每月验收时必须保证采场整个采掘迹的近似等高;⑶铁溜井架设,应沿矿脉倾向平行架设(特殊情况下除外),保证上下畅通,同时两个铁溜井应连接牢固,严禁铁溜井架设不及时强行上采;⑷充填过程中,应保证充填面平整、夯实,避免垫板的损坏和粉矿的损失;⑸每季度或半年进行一次出矿量与采下矿石量比值计算,相差不超过矿块地质矿量5%为合格;⑹应按照“贫富、厚薄、大小、难易”兼采的原则,避免采富弃贫盲目追求上采速度及采高品位矿石而丢弃低品位矿石的现象;⑺采矿损失、贫化管理由肉眼鉴定、抓样办法来管理;肉眼鉴定以不埋矿石、不丢矿石及粉矿较少无法回收为标准;对于粉矿过多、埋矿者,予以停采清理、罚款及停产整顿处罚;⑻回采应遵循:落矿-出矿-清垫-充填-铺垫的工艺过程;清垫和充填两个工序需经技术人员检查许可方可进行下一工序。
⑼本次实验结算参考大矿七、本次实验重点及人员编排上次实验存在问题及改正办法:1、爆破存在破坏顶板围岩,导致毛石混入量过多,出渣量变多。
直接原因为打眼角度存在问题,现场实验过于仓促。
本次严格控制爆破,采矿钎杆长度控制在1-1.3米之间,剥毛钎杆长度控制在1.2-1.5米之间。
装药量严格控制,多次实验。
2、经常遇到采矿1-2班的时候矿体尖灭。
导致贫矿混入较多,掏槽眼过多,矿块总体地质品位估算不准确。
本次将重新划分单个作业面布置参数,提前做好各种采切工程,工程控制密度增大,以保证统计数据的可用性。
3、本次实验对象具有代表性,要求矿体具有现存储量大、品位相对较高、未来主要采矿对象三个特点。
初步分为3个对象进行实验。
由于人员有限,综合矿石场地、井下存矿溜井等各种原因,暂定地点900平硐一中段西(红娘子沟矿块)、900平硐一中段东盲矿体、900平硐五、六中二号脉(已经开始做采切工程)三个地点进行依次实验。
4、本次实验可能需要调度室、生产技术处等相关部门进行配合。
5、本次实验产生费用有以下几个结算方案:按照用工进行结算;按照工程验收进行结算;参照本坑口采矿单价进行结算。
6、采矿厂成立攻关小组对本次实验全面负责。
人员编排如下:附表1-现场统计表采矿厂2015/11/5 实验工作笔记:1、11月16日更新,根据11-东1现场情况开口先剥离矿和围岩并不重要,底部巷道围岩均会被破坏,底部结构做好后会有好转。
2、11月19日更新,根据11-东1现场情况,做底部结构时,可以将剥毛眼布置松散,装药量加大,这样可以产生大块毛石,用于砌筑挡墙,周围有其他工作面大块可以使用。
3、11月20日更新,盲矿体矿岩层分界变不明显,现场商议局部破顶,会导致不良后果。
4、11月21日更新(重要),矿块长度对开采的影响:实际开采矿块走向长度不够45米,现阶段符合设计标准的矿块没有。
对本次实验影响较大,会导致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走向短,采场长度变短,导致台班作业拥挤,钻孔布置有限,台班效率过低,各项均摊明显高出,其中人工成本已经超过预期。
②采场长度短不利于人工顺路架设,出矿效率低下,且排毛石量有限,出渣费用增加。
③采场长度短各种工程布置繁琐,掘进单耗较高。
需要找到合适矿块进行实验,本项工作量较大,已经与生产技术处沟通。
5、11月22日更新(重要),矿块高度对开采的影响:造成上采过程中遇到脉石过多,整体矿石品质受到很大影响。
所以针对高品位区域加密上山工程必要性很大。
此项工作需要时间较长,单个采场约为1-1.5月时间。
6、11月26日更新,切割中采取实验难度会降低,已经选择采场动工。
7、11月25日爆破设计更新:8、12月1日更新,由于采矿方法实验需要占用大量资源,例如溜矿井、单独出矿时间、现场管理人员、单独提升时间,地表矿石场问题,导致对生产有一定影响,且12月炸药影响导致采矿存矿量不足,现阶段暂停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