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2.25全国班

12.25全国班


高等教育的发展处于( )。
A.精英化阶段
B.大众化阶段
C.普及化阶段
D.全民化阶段
2.【多选】关于终身教育,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终身教育是学习化社会的基本特征 B.终身教育主要是为了发展人的职业能力和素质 C.终身教育涵盖了人的一生,不限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 D.终身教育既包括正规教育,也包括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
易混淆区分
动力 方向和动力
基础(认识) 物质基础
来呀来呀来一道呀
1.“五育”中,为其他方面的教育活动提供科学知识与智慧基础的是( ) 。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2.下列有关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全面发展教育是我国教育目的精神实质的组成部分 B.全面发展教育是指人的全面的、平均的发展 C.西方教育传统中的“全面发展教育”和我国的“全面发展教育”同义 D.在全面发展教育中,智育最重要
三、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
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3.人们的教育思想 4.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四、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及其关系
前提和支持
灵魂、统帅、方向和动力
德育
智育
五育
体育
物质基础 特征:教育性、技能性、娱乐性
综合
劳育
美育
动力 分类:艺术美、现实美
知事存活
拓展延伸
终身教育包含的教育形态
教育 正式教育
分类 正规教育
定义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颁 发学历文凭或合格证书
例子 学历教育
正规教育以外有目的、有计划、
非正规教育
培训班、函大、夜大、电大、自学辅导
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非正式教育
个人从社会经历和生活中学习 通过电影、电视、报纸获得教育
五、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宪法定目的
1982年
纲要应转素
1993年
决定定终身
1999年
1957年
主席说方针
1985年
四有好新人
1994年
意见概念提
二、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本性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2.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人 3.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独立个性的人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2020年全国班教育学 ——理论精讲
主讲:王婷
课程规划
课程 理论精讲1
进度 教育与教育学(1)
理论精讲2 教育与教育学(2)
理论精讲3 教育与教育学(3)
理论精讲4 教育的基本规律(1)
理论精讲5 理论精讲6 理论精讲7
教育的基本规律(2) 教育目的
教育制度 学生与教师(1)
学生与教师(2)
课程 理论精讲8 理论精讲9 理论精讲10 理论精讲11 理论精讲12 理论精讲13 理论精讲14
梳理总结
第二节 我国现代学制的确立与发展
01 我国学制的发展历程 02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结构与类型
一、我国学制的发展历程
壬寅学制
1902年
壬子癸丑学制
1912年
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
1951年
1904年
癸卯学制
1922年
壬戌学制
一、我国学制的发展历程
壬寅学制
1902年
壬子癸丑学制
1912年
知事存活
六、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终身教育名言集锦
陶行知: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 朱熹: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孔子:学而不已,阖棺乃止 孔子:吾十有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随心所欲,不逾矩
来呀来呀来一道呀
1.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稳步上升,2016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按照这个比例,我国
国家正式颁布但未实行的现代学制是( )。
A.癸卯学制
B.壬寅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2.首次提出应在全国范国内重视职业教育的学制是( ) 。
A.癸卯学制
B.壬子癸丑学制
C.壬寅学制
D.壬戌学制
3.在清末民初,政府通过了许多的新学制,哪一个新学制强调了以“军国民教育”、“实利教育”、
“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作为教育的宗旨? ( )
五、素质教育
(一)概念 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
(二)内涵 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 核心、时代特征、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
五、素质教育
(三)任务
社会素质 心理素质 身体素质
记得备注您的粉笔账号哦~ 班级群的通过时间中午12点和晚上6点~
知识链接
1.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 A.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C.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 B.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D.面向全体学生
2.关于素质教育内涵理解不正确的观点是( )。 A.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B.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特长发展的教育 C.素质教育是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D.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教育
梳理总结
第四章 教育制度
第一节:教育制度概述 第二节:我国现代学制的确立与发展
第一节 教育制度概述
01
教育制度的概念
02
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03
学校教育制度确立的依据
04
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05 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一、教育制度的概念
广义:国民教育制度 狭义:学校教育制度
• 地位:核心和主体 • 内容: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1922年
壬戌学制
① 体育课程首次登上历史舞台 ② 首次规定职业教育体系 ③ 首次确立师范教育体系 ④ 首次把小学纳入义务教育 ⑤ 首次以法定形式确立班级授课制并在全国推广 ⑥ 修业年限最长
一、我国学制的发展历程
பைடு நூலகம்
壬寅学制
1902年
壬子癸丑学制
1912年
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
1951年
1904年
癸卯学制
(四)误区
1. 就是不要尖子生 2.就是什么都学、什么都学好 3.就是不给或少给学生留课后作业 4.就是就是要使教师成为学生的合作者、帮助者和服务者 教师首先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个性的塑造
者、人生的引路人、潜能的开发者 5.就是开展课外活动,多上文体课 6.就是要考试 7. 影响升学率
来呀来呀来一道呀
C.多轨制
D.分支制
2.( )最大的弊端是严重危害了教育机会均等,背离了现代教育普及化、公平化的基本精神。
A.单轨制
B.双轨制
C.中间型学制
D.“Y”型学制
3.双轨学制形成于 18—19 世纪的西欧,其中一轨是“学术型”,另一轨是“职业型”。以下关于 这种学制形成方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两条轨道发端于高等教育,是自上而下形成的 B.均发端于初等教育,是自下而上形成的 C.学术型轨道是自上而下形成的,职业型轨道是自下而上形成的 D.学术型轨道是自下而上形成的,职业型轨道是自上而下形成的
趋势
义务要延长
普职要综合
高等要大众
终身要构建
• 年龄: • 主体:国家、社会、学校、家庭 • 起源: • 特点: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基础性、国民性 • 我国:1986年 • 学制形式:
• 概念:一生中的各种教育 • 最早提出:耶克斯利 • 概念化/体系化:保罗·朗格朗 • 最终形成:《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二、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结构与类型
各各 级级 教教 育育
学前教育 初等教育 中等教育 高等教育
各类学校
基础教育 职业教育 高等教育 成人教育 特殊教育
从类型上看,我国现行学制是从
学制发展而来的
学制
梳理总结
加群方式
打开手机客户端“粉笔APP” 第一步:点击“我” 第二步:进入“我的课程” 第三步:选择“教师” 第四步:找到您购买的系统班进入 第五步:右上角显示“QQ群”,点击即 可加群
五、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趋势
义务要延长
普职要综合
高等要大众
终身要构建
• 年龄: • 主体:国家、社会、学校、家庭 • 起源: • 特点: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基础性、国民性 • 我国:1986年 • 学制形式:
• 概念:一生中的各种教育 • 最早提出:耶克斯利 • 概念化/体系化:保罗·朗格朗 • 最终形成:《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
1951年
1904年
癸卯学制
• 人物:张百熙 • 名称:《钦定学堂章程》 • 借鉴:日本 • 地位:第一个颁布
1922年
壬戌学制
一、我国学制的发展历程
壬寅学制
1902年
壬子癸丑学制
1912年
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
1951年
1904年
癸卯学制
• 人物:张之洞 • 名称:《奏定学堂章程》 • 借鉴:日本 • 特点:五个第一,一个最长 • 地位:第一个实施
1922年
壬戌学制
• 人物:蔡元培 • 借鉴:日本 • 特点:第一次规定男女同校,将学堂改名为学校 • 地位:第一个资本主义性质
一、我国学制的发展历程
壬寅学制
1902年
壬子癸丑学制
1912年
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