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书记在民生保障工作会讲话与书记在民生工程座谈会发言汇编

书记在民生保障工作会讲话与书记在民生工程座谈会发言汇编

书记在民生保障工作会讲话与书记在民生工程座谈会发言汇编书记在民生保障工作会讲话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市委决定召开全会以及保护、发展、民生、稳定、党建五个大会,全面安排部署破解我市科学发展中的三大突出问题。

今天这次民生保障大会,就是其中之一,事关全局,非常重要。

刚才,副市长代表市长对我市XX年的民生保障工作进行了总结,对今年的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我完全同意。

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一、要用最深的感情抓最大的公务“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把民生主义作为他提出的“三民主义”的归宿,作为他终身奋斗的目标。

他曾说过:“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

而《辞海》中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这是一个带有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的词语。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把民生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民生”这个词频频出现在中央领导的讲话和文件中。

在国外许多国家、机构和人士看来,更加关注民生,是新一届党中央、国务院最显著的执政理念、执政方略、执政特征之一。

重民生者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

可以说,高度关注和切实保障民生,是坚持党的宗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

民生是最大的公务,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共产党员、领导干部,要始终怀着最深的感情抓这个最大的公务。

为什么要怀着最深的感情抓最大的公务呢?这里,我想问大家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我们共产党的宗旨是什么?大家都可以马上回答,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但这个宗旨不光是要记在心里,说在嘴上,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在具体的、实际的行动上,而这些具体的、实际的行动就是要始终千方百计、尽心竭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始终把老百姓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办。

这里,我和大家重温一下毛泽东同志在《为人民服务》中的几句话:“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

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

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第二个问题,我们执政为官的根本是什么?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用来保障和改善民生,这就是我们执政的根本。

能不能把民生作为最大的公务,反映了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基本立场和观点。

在对待民生问题上,最能看出一个人是否坚持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

作为党的干部,如果真正站在人民立场上思考问题,就没有什么事比民生大事更要紧,没有什么问题比民生问题更重要。

古今中外,无数朝代更迭、无数政党兴衰,都在反复证明一个道理:重视民生,则国泰民安、政通人和;无视民生,则国覆民反、政息人亡。

唐朝前期出现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得益于实行休养生息、轻徭薄赋政策,而到了晚期,由于藩镇割据、战乱不止,导致政治腐败、赋役繁重,最终使大唐王朝走向覆亡。

有的同志忘记了公务的根本所在,认为执行公务仅仅是差事,自己只是“当差的”,只是“照章行事”,与群众没有什么关系;有的对关系民生的重大问题,对群众的安危冷暖,对群众的合理意见、呼声视而不见,麻木不仁,甚至认为群众反对就是干扰公务;有的同志眼中的公务,只是单纯抓经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没有群众意识,无视人民利益,有的甚至为了完成所谓的“公务”,不惜侵害群众利益。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些认识上的偏差和行为上的错位,必须坚决纠正。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温家宝总理在江苏无锡市视察时,曾说过:“说我日理万机,这话不假。

但是,这第一机就是百姓生活,第二机还是百姓生活,万机加在一块儿,全都是百姓生活,干部日理万机就要从早到晚想着百姓生活。

”这些话,我们必须时刻铭记,认真落实。

第三个问题,科学发展的目的是什么?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要由人民共享。

我们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其中一个总目标就是“人民群众得实惠”。

我们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提出了“三问三破一开创”,其中“三问”即“市上百万市民的‘水缸’污染了怎么办”、“市38万农民富不起来怎么办”、“全市53万人民的‘蛋糕’做不大怎么办”,不仅是关系全市科学发展的重大问题,更是关系38万人、53万人、上百万人的重大民生问题。

只有全力破解这三大突出问题,我们才能实现科学发展,才能更好地解决关系民生的重大问题。

也只有把民生问题解决好了,才能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热情,更加有力地保护两口“水缸”,更快地使农民群众增收致富,促进全市人民的“蛋糕”持续地做大。

第四个问题,应对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我们靠什么?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十分严峻。

要战胜这场百年不遇的危机,我们不仅要抢机遇、上项目、保增长、推发展,还要更加坚定不移地保障民生。

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要重视民生。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江苏省代表团审议报告时指出: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

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我们一切工作的目标,也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法宝。

只有同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才能赢得民心、集中民智、凝聚民力,从而形成无坚不克、无往不胜的强大力量。

有了这样强大的力量,我们一定能成功化解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社会和谐稳定。

二、要以最大的力度抓最大的公务(一)全力破解“三大突出问题”,把保障和改善民生落脚到推动科学发展上对这样一个欠发达、欠开发,小城市、大农村的地方来说,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和关键。

因此,我们必须全力破解“三大突出问题”,推动科学发展,为人民群众谋福祉。

关于如何破解这“三大突出问题”,在市委四届七次全会、全市经济发展大会、全市环境保护大会上已经作了安排部署,请大家认真抓好落实。

(二)全力推进“八有民生行动计划”,千方百计解决关系民生的重大问题刚才,涉及“八有民生行动计划”的单位代表作了交流发言,没有发言的单位也都写了文字材料,从发言和这些材料可以看出大家在XX年实施“八有民生行动计划”中做了不少实事,对XX怎么样抓好“八有民生行动计划”也有一些思考、一些安排。

但今天会议的重点不是总结成绩,而是对XX年的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从大家的发言来看,大多数单位对XX年如何开展“八有民生行动计划”思路清晰、责任明确、措施有力,但也有一些单位工作安排过于简单,没有好好思考研究,甚至弄不清楚XX年“八有民生行动计划”到底要做些什么,要抓哪些工作。

这样是不行的,是要出问题的啊!今天会议上,我们下发了《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意见》,市长的讲话也对下一步的民生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意见》作为我市民生工作开展的总要求,是指导性、宏观性的安排。

市长的讲话是在市委文件的基础上更加细致具体的安排部署,因为它是要落实的。

所以,我们每一个单位、部门的发言材料就要更具体,具体到“八有民生行动计划”的每一项都要有配套的实施计划,每一项工作的内容、责任人、时限、措施和办法都要明确,要非常具体。

当然,《意见》中也还有一些不尽完善的地方,也没有附责任分解表,给人感觉分工不清楚,责任不明确,会议结束后,请市委办、市政府办结合市长的讲话,立即进行责任分解,完善文件后下发执行。

同时,我们在工作过程中,不仅要把文件上有的内容干好干实,还要把新出现的内容及时增补进文件中,不断丰富完善文件的内容。

市委、市政府将民生作为今年五大重点工作之一,将其列入五大核心指标进行考核,将民生作为最大的公务来要求,各级各部门要认真领会市委的意图,高度重视,扎实有效地开展各项工作,绝对不能马马虎虎、随随便便的混过去。

“八有民生行动计划”在市委文件和市长的讲话中已经安排部署得很具体了,所以,对“八有民生行动计划”的内容我就不再重复,在这里针对其中一些重要工作进行强调。

(一)全力实施“学有所教”行动计划。

《意见》中提出要从六个方面推进“学有所教”行动计划:一是突出抓好学前教育;二是高标准,高质量发展义务教育;三是大力发展普通高中教育;四是均衡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五是全力改善办学条件;六是扩大教育资助覆盖面。

请有关单位对照自己的发言材料,是不是比市委下发的《意见》安排得更具体、更清楚?如果单位、部门的安排部署比市委的更粗更宏观,是不符合我们要求的,是需要进一步修改完善的。

(二)全力实施“劳有所得”行动计划。

《意见》中提出要从八个方面推进“劳有所得”行动计划:一是创建充分就业社区;二是强化劳动力就业培训;三是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四是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五是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六是建立就业岗位援助保障机制;七是鼓励全民创业;八是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目前,在我市,群众已经劳动却不能及时足额得到工资的情况是存在的,请有关单位在推进“劳有所得”行动计划时,要将解决这类问题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加强,要全力的创新工作方法,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劳动者付出劳动后,工资支付能够及时足额落实到位。

使老百姓真正“劳有所得”。

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发言材料,对“劳有所得”工作总结得比较好,思路比较清晰,但这仅仅是工作思路,会后还要更加具体化,形成具体的实施计划。

(三)全力实施“病有所医”行动计划。

《意见》中提出要从六个方面推进“病有所医”行动计划:一是完善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障;二是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三是大力改善全市医疗卫生条件;四是办好一批惠民医院;五是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六是发展农村卫生事业。

卫生部门的发言受到时间和篇幅的限制,基本的内容已经有了,但表述不够清楚,不够具体。

会后要按照内容、责任人、时限、目标和措施五个方面对发言材料修改完善,拟定出具体的实施计划。

(四)全力实施“老有所养”行动计划。

《意见》中提出要从四个方面推进“老有所养”行动计划:一是完善养老保险制度;二是促进老年健康教育的发展;三是提高老年人福利水平;四是健全养老机构服务网络。

民政局作为“老有所养”行动计划的牵头单位,要进一步研究“老有所养”行动计划到底包含哪些具体内容,下一步要开展什么工作,要注意实施计划的规范性、针对性,集中精力研究透彻民政部门在“老有所养”行动计划中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切忌宽泛不实。

同时,要拓宽思维,仔细研究“老有所养”工作内容是不是就只是文件中的四条,要再结合实际不断丰富完善实施计划内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