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经济学阶段练习第一阶段(第1-3章)一、名词解释1、公共选择——由社会成员对社会公共事务共同决定作出的选择。
2、制度——一套涉及社会政治、经济的行为规则,也是社会行为的组织方式。
3、市场——从狭义上讲,市场是指某种商品买卖双方通过交易实现供求交换的场所。
从广义上讲,市场是商品、劳务和要素交换关系的总和。
4、市场经济——以市场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来组织社会经济、以市场机制为基础自动实现配臵社会资源的经济运行方式。
5、价格机制——价格形成、价格变动及其作用的内在因素的有机联系和过程。
6、供求机制——商品的供求关系与价格、竞争等因素之间相互制约和联系而发挥作用的机制。
7、竞争机制——市场竞争与价格、供求等因素之间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而发挥作用的机制。
8、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意为某一商品支付的数量与消费者在购买该商品时支付的数量之间的差额。
9、生产者剩余——生产者出售一种物品得到的收入减去生产者成本的差额。
10、市场失灵——由于内在功能性缺陷和外部条件性缺陷引起的市场机制在资源配臵的某些领域运作不灵。
狭义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对外部负经济效果、垄断生产和经营、公共物品的生产、不对等信息情况下的商品交易以及社会分配不均等问题的调节上运作不灵。
广义的市场失灵还包括由宏观经济总量失衡导致的经济波动。
11、公共物品——私人不愿意生产或无法生产,抑或无法全部生产的,必须由政府提供,或者由政府和企业、个人共同提供的产品和劳务。
12、宏观性失灵——市场总供求发生以超额供给或超额需求为特征的宏观经济总量失灵。
13、萨伊定律——法国经济学家萨伊提出的“供给能够自动创造需求”。
14、有效需求——商品的总需求价格与总供给价格相等时的社会总需求,它决定雇主们在预期可得的利润为最大的情况下所提供的总就业量。
15、流动性偏好——对货币的需求,人们由于交易需要、避损需要和投机需要,而愿意持有现金所产生的货币需求。
16、混合经济——国家机构和私人机构共同对经济实施控制,也就是政府和私人并存,垄断与竞争并存的混合经济制度。
17、收入政策——通过工资和物价的指导线和管制政策,防止货币工资增长率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从而避免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
18、社会市场经济——根据市场经济规律进行的,以社会补充和社会保障为特征的经济制度。
它的目的是在经济竞争的基础上把自由的积极性同恰恰由于市场经济成就而得到保障的社会进步联结在一起。
19、理性预期——各经济主体在形成预期时使用了一切有关的、可以获得的信息,并且对这些信息进行理智的整理。
在这一基础上,经济主体对经济变化的预期是充分的和明智的,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实现的。
并且不会轻易为经济主体所改变。
二、简答题1、政府内部的经济主体有哪几类?答:政府内部的经济主体有三类:一是“非市场主体”的部门,如国防;二是“准市场主体”的部门,如教育;三是“市场主体”部门,如一般的处于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企业。
2、政府的制度安排职能是什么?答:政府的制度安排职能是指政府可以制订政策、法规、条例来约束市场行为,并且运用强制性的权力对这些政策、法规、条例的有效实施进行监督。
这项职能是政府最重要的职能之一。
3、政府经济学研究的范围包括哪些方面?答:政府经济学的研究一般可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政府经济活动的范围和组织方式;第二,政府各种经济活动的结果和效率;第三,政府各种经济政策的评价。
4、政府经济学与福利经济学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里?答:政府经济学与福利经济学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两点:第一,研究的范围存在差异。
政府经济学研究各种政府经济行为的所有后果,而福利经济学则研究各种经济因素对社会福利的影响,政府经济行为及其福利后果只是其中重要的部分之一。
因此,政府经济学与福利经济学研究的范围只有一部分是交叉相同的。
第二,“福利”概念的内涵存在差异。
福利经济学研究的“福利”是“经济福利”,而政府的公共福利常常指由政府提供免费的或低价的公共产品或半公共产品。
5、政府经济学与政治学、行政学的联系表现在哪里?答:政府经济学与政治学、行政学的相互影响表现在:第一,政府的许多经济行为可以借助政治学的框架进行分析。
第二,经济学的思想及研究方法越来越多地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6、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有哪些?答: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包括:(1)立法与司法;(2)微观经济管理;(3)维持宏观经济稳定和推动宏观经济增长;(4)参与再分配维持社会公平与稳定;(5)在国际经济领域代表主权国家的经济利益。
7、资源配臵主要有哪两种方式?答:在发达商品经济社会中,资源配臵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配臵方式;另一种是以计划机制为基础的配臵方式。
8、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答: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运行方式具有以下特征:(1)市场经济是一种平等的经济商品交换。
(2)市场经济是开放的经济。
市场经济的开放性是由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和社会分工所决定的。
(3)市场经济的主体具有自主性。
(4)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
(5)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9、竞争机制是如何发挥作用的?答:竞争会引起价格和供求关系的变动:生产者竞相减产的商品,会出现供不应求而使价格上涨,生产者竞相生产的商品,会出现供过于求而使价格下降。
而价格和供求关系的变动,反过来又引起竞争:供不应求和价格较高的商品,生产者会竞相生产;供过于求的商品生产者会竞相减产。
10、信息不完全性失灵的含义是什么?答:信息不完全性失灵是指在交易中交易双方对于商品质量、性能等信息了解程度不同,出现“信息不完全”或“信息不均等”的现象。
11、外部性失灵的含义是什么?答:外部性失灵是指在当某些市场主体的活动给社会或其他主体带来经济损失时,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来调节将难以达到有效配臵资源的目的。
12、公共物品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答: 公共物品具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所有权上的非排他性,公共物品只要被生产出来,人们就可以免费使用它,无法排除他人在公共物品中获得利益;二是消费上的非竞争性。
13、垄断性失灵的含义是什么?答:垄断性失灵是指市场上出现为数很少的几家供应商、甚至是独家垄断的局面,垄断厂商通过操纵物价,牟取暴利,使市场均衡作用失灵,资源不能得到合理配臵。
14、政府履行公益人角色职责的目标有哪些?答:政府履行公益人角色的职责是实现并维护一定的公共目标,主要有三大目标:第一,提供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
第二,鼓励和保护有益的外部效应,预防和制止有害的外部效应。
第三,调节收入分配,避免个人收入差距过大。
15、政府履行管制人角色职责的目标是什么?答:政府履行管制人角色的职责是对私人经济部门(厂商或家庭)的活动进行的某些限制和规定。
管制的目的主要有三个:第一,防止垄断。
第二,防止过度竞争。
第三,保护消费者和雇员的利益。
16、政府守夜人角色的职责是什么?答:政府守夜人角色的职责是防止和打击经济领域的违法和犯罪行为,维护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秩序。
17、政府履行调控人角色职责的目标是什么?答:政府履行调控人角色的职责是对宏观经济总量进行调节和控制,克服市场主体由于各自利益的限制在经济行为中不可避免地表现出来的短视性和功利性。
宏观调控有两大目标:一是宏观总量的平衡;二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18、重商主义认为国家作用的范围在哪些方面?答、重商主义认为国家权力在当时主要起两方面的作用:对内建立市场经济的新秩序;对外保护本国的商业利益,积极推行重商主义的“贸易出超”政策,以增加金银输入与国内资本供给。
19、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特征是什么?答: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特征是,以微观经济活动为分析对象,使用边际概念,以均衡价格为核心,以消费、生产、市场、分配为分析框架,强调对市场竞争的研究。
20、凯恩斯认为造成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是什么?答:凯恩斯认为,有效需求不足产生的原因来自三大基本心理法则:一是消费倾向递减;二是资本边际效率递减;三是流动性偏好。
21、“混合经济”的实质是什么?答:“混合经济”实质上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其特点就是以市场经济为主,通过价格机制来调节社会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同时,政府必须根据市场情况,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节和干预经济生活,既有利于宏观经济理论和政府宏观政策在保证经济稳定和收入公平等方面的作用,又积极发挥市场机制在提高市场效率方面的作用。
22、新古典综合学派的经济政策主张是什么?答:新古典综合学派的经济政策主张是:(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松紧配合”。
(2)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微观化。
(3)发挥收入政策和人力政策的作用。
三、论述题1、公共选择学派关于政府制度的主要理论观点是什么?答:“公共选择学派”将政治制度类比于市场制度进行分析,把政治家看成企业家,把选民看成消费者,选举制度恰似交易制度;政府就是选民与政治家进行“选举交易”的结果。
在这样一个政府形成的机制中,无论是“卖方”的选民还是“买方”的政治家,都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
在这个交易的过程中,选民必然会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政治家,而政治家必然会采取最有利于他竞选的策略;同时,在这个公共选择过程中,由于存在数量众多的选民,每一个普通选民对最终的竞选结果影响微弱,政治家必然会取悦于特殊利益集团。
2、政府参与经济活动有哪些特性?答:政府参与经济活动的特性表现为:第一,公益性。
政府的一切行为必须从社会成员共同的利益出发,政府代表着社会公共利益,这意味着政府的行为原则及其效果的判断以公共意志为转移。
第二,强制性。
政府作为经济活动的组织机构对社会成员拥有强制性的权力,政府可以“命令”其成员从事各种经济活动。
第三,复杂性。
政府是一个代理机构,存在着一般意义上的委托—代理问题,由于政府组织成员遍布全社会,委托—代理关系的程度与选举代理人的成本都是一般经济组织(如公司)所无可比拟的,这造成了对代理人权利和义务的界定和对代理人进行监督的困难,使政府部门的委托—代理问题更加复杂。
3、应该从哪些方面把握市场经济的含义?答:第一,市场经济是一种资源配臵的方式。
在市场经济中,资源配臵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配臵方式。
第二,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自动实现社会资源配臵的一种主要方式。
第三,市场经济是一种以市场为中心的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作为社会资源配臵的主要方式和经济运行的基本形式有效运作,必须有相应的体制条件来保证,特别是要求市场主体、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创造健全的体制条件来保证。
第四,市场经济是发达商品经济社会的经济运行方式。
在商品经济的整体运行中市场调节方式是商品经济运行的基本调节形式,所以,市场经济作为发达商品经济经济运行的基本形式是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规定性。
4、为什么说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答:市场经济的运行要稳固地建立在公平、公开、统一、秩序的基础上,必须通过法律加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