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单位:于都县罗江初中姓名:任璞凡邮编:342301 电话:
摘要:语感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形成的。
良好的语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因此,英语教学中不能忽视语感的培养。
本文探讨了英语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方法。
关键词:英语教学;语感;培养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有力体现之一就是学生的语言直觉或语言习惯,即语感。
语感的培养和训练是英语教学的关键。
我国语言大师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要特别注重英语语感的培养。
一、什么是语感
所谓语感,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感觉,它包括人们对英语的语音感受、语意感受、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等。
它是人们对英语语言法则或语言组织方法的掌握和应用,是经过反复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经验和体会。
语感来自于语言实践,又指导语言实践,要学好、用好英语,就应该具备良好的语感。
不同个体由于语言感觉能力和语言实践量的不同而存在着差异,因此有些人能从别人的语音、语调、说话时的表情和动作等准确把握别人要表达的超出文字本身的含义。
在平时的学习当中,你感到看起来很顺眼,听起来很顺耳,读起来琅琅爽口,明明较难的题,一读也迎刃而解,却还说
不清是怎么回事,其实这就是语感的奇效。
虽然语感随着语言实践的积累必然会产生,但教师认识到语感的存在和它的积极作用,并采取有效措施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感,会加速学生语感的早日形成和优化。
二、如何培养英语语感
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呢?
1.听——感知语感
教材中的听力训练、对话和课文都有由英美人士示范朗读的录音磁带,这是学生感知语感的首选。
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多听、多感受、多模仿,使学生充分感知标准的语音、语调、意群停顿、句子重音和节奏语气等,建立声音图式记忆,从而形成英语语感的第一性感觉。
课堂上,教师也要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尽量使用得体的英语语言进行授课,增加学生感知英语的次数,使课堂英语气氛更加浓厚。
固然,教师的发音不一定比得上录音磁带,但通过深挖教材,精心设计教法,生动活泼地表演或讲解教学内容,同样可以给学生建立以个定向新异刺激的整体概念,从语音、语义、语法、语气、体态等诸多方面有机地熏陶学生,使学生进一步感知感悟,
2、说——体验语感
听是输入,说是输出。
听是对语感的感知,说是对语感的直觉体验,能使学生的语感的认知从理论走向实践。
首先,利用“Duty Report”让学生自圆其说。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每节课的
前5分钟让某一位学生充分展示其说的才华,讲故事、朗诵、叙述一段同学中发生的见闻趣事,或报道国内外进行的大事要闻,然后教师给予积极的鼓励,简要的评析。
这样学生轮流“演说”,日积月累,循序渐进,不断体验,口语表达能力就会不断提高,语感也会初见端倪。
其次,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回答问题。
课堂是师生双边活动的主阵地,学生个个跃跃欲试,教师及时肯定,适时引导,这样听说结合,不断演练,语感也会不断的磨合。
另外,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大胆复述是一种训练“说”的有效途径。
教材提供了大量的对话、记叙文、人物传记、故事、报道、说明文等,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形式,复述教材内容的一部分或者进行全文复述。
这样学生可以参考原文,运用原文以外词汇、句式进行复述,当然也可以大胆突破,运用原文以外的词汇、句型,适当增减细节或个人评论,从而有效地对语感进行整合。
3、读——品味语感
朗读,有表情地朗读是学习英语的一种无可替代的方法。
朗读不仅可以有效地正音、正调、正词、正句、正思路、正气势,还可以加深学生对词句结构的理解,文词使用的辨析,课文内容的领悟,字里行间情感的同化。
此外,以声传情、扣人心弦的朗读不仅对朗读者是一个品味语感的极佳途径,及时对旁听者也是一个极好的语感感染过程。
4、背——强化语感
心里学家研究表明,背诵能使人的大脑皮层产生多次的条件反射。
这种条件反射能使语言的要素,词语、句式、情味、气势在人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记,进而产生强烈的语感。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句古训告诉我们背诵能产生语感。
陈琳教授也曾说过:“我一向主张要‘背’。
不仅儿童,成人更加要背。
且看郑板桥的《自叙》中所说:‘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
板桥每读一书,必千万遍。
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著,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悟,皆记书默诵也。
书有弗记者乎?’一代大师尚且如此,何况我辈凡人,更何况他背的大概不是外语。
”当代“疯狂英语李阳•克利兹”倡导大声反复操练以最终达到脱口而出就是通过背来强调语感的鲜活例证。
5、写——深化语感
语感的培养必须是既重视主体语言知识的内化,又重视语言知识的外化,即听说读写不可分割、互相促进。
写的就是语感外化的一种形式,切不可步入误区,以为语感就是会说。
写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写日记、写作文、改写课文、写演讲稿、写小诗等。
写不仅检验了学生写单词、写句子的基本功,也反映了学生对语言的流畅性和逻辑性的把握,更体现了学生语感积淀的程度。
只有有了深厚的语言功底,深刻的语言感悟,才有可能下笔如有神。
也只有听说读写融会贯通,才能真正把握语感,真正抓住英语学习的关键,那么英语教学的最终任务才能完成。
6、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
古人云:“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也常听教师们说教是为了不教。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点呢?无论怎样,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是有必要的。
结合英语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应采取措施。
(1)引导学生结合语境、采用推测、查阅或询问等方法进行学习。
(2)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发现、归纳和实践等方法,学习语言知识、感悟语言功能。
(3)指导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技巧。
(4)指导学生培养听力的方法。
(5)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根据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策略。
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学好英语的保证,还是保持兴趣的润滑剂。
方法好了,学习好了,自然语感也会不错。
它们是相辅相成的。
总之,语感是一种难以明状,但又实实在在存在着的非常有用的对语言的感觉。
教师不能忽视学生语感的培养。
搞好英语课本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英语语感的必要前提,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在符合教学大纲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采取有效措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
参考文献:
黄琼惠.寓语惑训练于教学之中[M]。
北京:学苑出版杜,
2000。
孙金莲.英语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8(6)。
杨丽江.英语周报。
初中教师版综合技能,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