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力学知识点之万有引力与航天技巧及练习题一、选择题1.“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由5颗同步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
则()A.5颗同步卫星中质量小的卫星的高度比质量大的卫星的高度要低B.5颗同步卫星的周期小于轨道在地球表面附近的卫星的周期C.5颗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都相同D.5颗同步卫星运行的线速度介于第一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2.观看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后,某同学设想地球仅在木星引力作用下沿椭圆轨道通过木星的情景,如图所示,轨道上P点距木星最近(距木星表面的高度可忽略)。
则A.地球靠近木星的过程中运行速度减小B.地球远离木星的过程中加速度增大C.地球远离木星的过程中角速度增大D.地球在P点的运行速度大于木星第一宇宙速度3.宇宙中两个星球可以组成双星,它们只在相互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球心连线的某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双星间的距离在不断缓慢增加,设双星仍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双星相互间的万有引力减小B.双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增大C.双星圆周运动的周期增大D.双星圆周运动的半径增大4.若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离地面越近的卫星()A.线速度越大B.角速度越小C.加速度越小D.周期越大5.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预计2020年左右,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形成全球覆盖能力。
如图所示是北斗导航系统中部分卫星的轨道示意图,已知a、b、c三颗卫星均做圆周运动,a是地球同步卫星,则()A.卫星a的角速度小于c的角速度B.卫星a的加速度大于b的加速度C.卫星a的运行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D.卫星b的周期大于24 h6.如图为人造地球卫星轨道的示意图,则卫星()A.在a轨道运行的周期为24 hB.在b轨道运行的速度始终不变C.在c轨道运行的速度大小始终不变D.在c轨道运行时受到的地球引力大小是变化的7.2019年1月3日上午10点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
探测器在着陆过程从轨道3,到轨道2,再到轨道1。
设探测器在轨道3与轨道2经过Q点的速度分别为v3Q与v2Q,加速度分别为a3Q与a2Q;探测器在轨道2与轨道1经过P点的速度分别为v2P与v1P,加速度分别为a2P与a1P,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v2P=v1P B.a2P=a1PC.v3Q>v2P D.a3Q>a1P8.2018年12月8日凌晨2点24分,中国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起飞,把嫦娥四号探测器送入地月转移轨道,“嫦娥四号”经过地月转移轨道的P点时实施一次近月调控后进入环月圆形轨道I,再经过系列调控使之进人准备落月”的椭圆轨道Ⅱ,于2019年1月3日上午10点26分,最终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若绕月运行时只考虑月球引力作用,下列关于“嫦娥四号的说法正确的是A.“嫦娥四号”的发射速度必须大于11.2km/sB.沿轨道I运行的速度大于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C.沿轨道I运行至P点的加速度小于沿轨道Ⅱ运行至P点的加速度D .经过地月转移轨道的P 点时必须进行减速后才能进入环月圆形轨道I9.假设地球可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在两极的大小为g 0,在赤道的大小为g ;地球自转的周期为T ,引力常数为G ,则地球的密度为: A .0203g gGT g π-B .0203g GT g gπ-C.23GTπD .023g GT gπρ=10.如图所示,甲、乙两颗卫星以相同的轨道半径分别绕质量为M 和2M 的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的向心加速度比乙的小B .甲的运行周期比乙的小C .甲的角速度比乙的大D .甲的线速度比乙的大11.如图所示,在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过程中,卫星首先进入椭圆轨道I ,然后在Q 点通过改变卫星速度,让卫星进人地球同步轨道Ⅱ,则( )A .该卫星的发射速度必定大于11. 2 km/sB .卫星在同步轨道II 上的运行速度大于7. 9 km/sC .在轨道I 上,卫星在P 点的速度小于在Q 点的速度D .卫星在Q 点通过加速实现由轨道I 进人轨道II12.如图所示,卫星a 和b ,分别在半径相同的轨道上绕金星和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金星的质量小于地球的质量,则( )A .b 的角速度较大B .b 的周期较大C .a 、b 的线速度大小相等D .a 、b 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13.有a 、b 、c 、d 四颗地球卫星,a 还未发射,在地球赤道上随地球表面一起转动,b 处于地面附近近地轨道上正常运动,c 是地球同步卫星,d 是高空探测卫星,设地球自转周期为24 h ,所有卫星均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各卫星排列位置如图所示,则有( )A .a 的向心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gB .b 在相同时间内转过的弧长最长C .c 在4 h 内转过的圆心角是6π D .d 的运动周期有可能是23 h14.一个行星,其半径比地球的半径大2倍,质量是地球的25倍,则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 ) A .6倍B .4倍C .259倍 D .12倍15.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地球半径为R ,万有引力常量为G ,则地球的平均密度为( ) A .34gRGπB .234gR Gπ C .g RGD .2g R G16.一卫星绕某一行星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其线速度大小为0v 假设宇航员在该行星表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质量为m 的物体重力,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 ,已知引力常量为G,则这颗行星的质量为A .2mv GNB .4mv GNC .2Nv GmD .4Nv Gm17.火星和木星沿各自的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可知: A .太阳位于木星运行轨道的中心B .火星和木星绕太阳运行速度的大小始终相等C .火星与木星公转周期之比的平方等于它们轨道半长轴之比的立方D .相同时间内,火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等于木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18.一物体静置在平均密度为ρ的球形天体表面的赤道上.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 ,若由于天体自转使物体对天体表面压力恰好为零,则天体自转周期为 A .124π3G ρ⎛⎫ ⎪⎝⎭B .1234πG ρ⎛⎫ ⎪⎝⎭C .12πG ρ⎛⎫ ⎪⎝⎭D .123πG ρ⎛⎫ ⎪⎝⎭19.如图所示,A 、B 、C 三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三颗卫星的质量关系为A B C m m m =<,轨道半径的关系为A B C r r r <=,则三颗卫星( )A .线速度大小关系为ABC v v v <= B .加速度大小关系为A B C a a a >= C .向心力大小关系为A B C F F F =<D .周期关系为A B C T T T >=20.如图所示,将一物体从地球表面的A 处移到B 处,万有引力做功为W 1;将该物体从B 处移到无穷远处,万有引力做功为W 2。
取无穷远处引力势能为零,则该物体在A 处具有的引力势能可表示为A .W 1-W 2B .W 2-W 1C .W 1+W 2D .-W 1-W 221.为了探测引力波,“天琴计划”预计发射地球卫星P ,其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6倍;另一地球卫星Q 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4倍.P 与Q 的周期之比约为( ) A .2:1B .4:1C .8:1D .16:122.已知地球质量为M ,半径为R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引力常数为G ,有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离地面高h 处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那么这个卫星的运行速率为( ) A .GMRB .GMR h+ C .gR D .()g R h +23.关于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所有的行星都绕太阳做圆运动B .对任意一个行星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C .在32a k T=中,k 是与太阳无关的常量D .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仅适用于行星绕太阳运动24.宇航员王亚平在“天宮1号”飞船内进行了我国首次太空授课,演示了一些完全失重状态下的物理现象.若飞船质量为m ,距地面高度为h ,地球质量为M ,半径为R ,引力常量为G ,则飞船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 A .0B .2()GM R h +C .2()GMm R h +D .2GMh 25.如图所示,甲是我国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运行轨道高度为500km,乙是地球同步卫星. 关于甲、乙两卫星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卫星乙的周期可能是20hB .卫星乙可能在泸州正上空C .卫星甲的周期大于卫星乙的周期D .卫星甲的角速度大于卫星乙的角速度【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A .静止轨道卫星(同步卫星)都有固定的周期、高度和速率以及固定的轨道平面,与卫星的质量无关,故A 错误;B .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轨道半径大于近地卫星的轨道半径,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知,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周期大于近地卫星的周期,故B 错误;C .根据222Mm G m r r T π⎛⎫= ⎪⎝⎭可知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轨道半径相同,离地面的高度相同,故C 正确;D .第一宇宙速度是近地卫星的环绕速度,也是圆周运动最大的环绕速度,而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要大于近地卫星的轨道半径,根据v =可以发现,同步卫星运行的线速度一定小于第一宇宙速度,故D 错误。
故选C 。
2.D解析:D 【解析】 【详解】A .地球靠近木星时所受的万有引力与速度成锐角,做加速曲线运动,则运行速度变大,A 错误;B .地球远离木星的过程,其距离r 变大,则可知万有引力增大,由牛顿第二定律:2GMmma r = 则加速度逐渐减小,B 错误;C .地球远离木星的过程线速度逐渐减小,而轨道半径逐渐增大,根据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关系vrω=,可知运行的角速度逐渐减小,C 错误; D .木星的第一宇宙速度指贴着木星表面做匀速圆周的线速度,设木星的半径为R,满足1v P 点后做离心运动,则万有引力小于需要的向心力,可得 22P v MmG m R R< 可推得:1P v v >= 即地球在P 点的运行速度大于木星第一宇宙速度,D 正确; 故选D 。
3.B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C .双星间的距离在不断缓慢增加,根据万有引力定律122m m F G L=,知万有引力减小.故C 错误.BD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221211222m m Gm r m r Lωω== 可知m 1r 1=m 2r 2知轨道半径比等于质量之反比,双星间的距离变大,则双星的轨道半径都变大,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知角速度变小,周期增大.故BD 正确. A .根据m 1r 1=m 2r 2 r 1+r 2=L解得2112 m Lr m m =+1212m Lr m m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22121212212m m v v G m m L r r ==22121121112121222()K Gm m r Gm m E m v L L m m ===+ 22122122222121222()K Gm m r Gm m E m v L L m m ===+ 双星间的距离变大,所以双星间动能均减小,故A 正确. 故选ABD .名师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双星靠相互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应用万有引力定律与牛顿第二定律即可正确解题,知道双星的轨道半径比等于质量之反比.4.A解析:A 【解析】 【详解】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由地球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有222224Mm v G m m r ma m r r r Tπω==== 则得v =,ω=2GM a r =,2T π= 可见,轨道半径越小,线速度、角速度、加速度越大,而周期越小,得知A 正确BCD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