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成本分析与费用操纵的意义专门多企业都特不重视开源,然而关于节流,即如何进行成本与费用分析与操纵,则不够重视,或者讲不明白如何进行分析和操纵。
关于一个企业而言,做好成本分析与操纵,等于给自己做了一个诊断。
通过分析与操纵,能够发觉公司的一些问题,未雨绸缪,让公司趋吉避凶,业务蒸蒸日上,财源滚滚而来。
成本分析的定义1.构成成本的各项因素成本要紧由以下三部分组成:直接原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简单地讲,确实是料工费,这在制造业中表现更为明显。
要生产一种产品,必须投入这三个生产要素,缺一不可。
2.成本差异分析在生产产品之前,首先要做的一项工作是编制预算或标准,以便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成本操纵及成本差异分析。
这种操纵属于绝对数的比较,因为不管所编制的预算合不合理,实际的花费数字与事先所编制的预算或标准之间一定会有一些差异。
3.成本、数量和收入分析由于在生产过程中变数太多,实际的花费与编制的预算之间总存在着差异,因此有必要随着生产或销售数量随时做一些调整。
这种调整是相对成本的操纵和分析而言的,也称损益两平分析或保本数量分析。
另外,还需要有一个弹性的预算,也确实是讲编制好的预算,即成本和费用要达到某一个存量或营业收入。
假如没有达到那个产量和营业收入,需要对变动的成本和费用的数字做一些调整。
差异化分析的方法1.整体差异化分析整体差异化分析方法能够通过损益表、资产负债表、损益两平点分析、投资分析等几个项目来进行。
2.个不成本差异分析个不成本差异分析包括职能的成本和费用的分析和操纵,包括制造成本、销售费用、治理、研发、财务以及资本支出。
3.整体预算的差异除了进行差异分析,还要找到整体差异,也确实是讲从总体上分析,从整体差异分析里找到缘故。
能够从部门入手找缘故,例如什么缘故公司的利润比往常少,到底是业务部门的业绩衰退,依旧制造部门的成本提高,抑或是销售部门营销费用增长等。
4.量差与价差在做差异分析时,要紧分析量差和价差。
量差即数量上的差异,价差是指价格上的差异。
例如销货收入或叫营业收入,什么缘故比往常少,是因为销售量比往常少,依旧因为薄利多销,尽管销售量增加了,然而整体的收入都在减少。
因此要从整体上分析造成差异的到底是量差依旧价差。
5.单项差异分析在做差异分析时,不能只看总额,而且要看细目,即单项的差异分析。
【案例】某一家企业年初的总预确实是2000万,其中消费性的支出是500万,生产性的支出是1500万。
到年底时正好花了2000万,这讲明它的成本操纵得特不行。
但实际上,假如做比较细目的分析和探讨,会发觉消费性的支出对公司带来的贡献特不有限,本来预确实是500万,结果消费性的支出方面达1500万。
相反,生产性的支出只花了500万,而预确实是1500万,尽管成本总额差不多上2000万,但是整个支出的内容却本末倒置。
点评:因此做差异分析时,不能只看总额,必须一项一项地分析。
差异化分析的先决条件1.合理目标的设定专门多企业每个月都专门辛苦地做差异分析,然而却徒劳无功,要紧缘故可能是专门多老总在设定新年度的目标时,以为目标越高越好,例如他只能做1000万,却定了3000万的目标,以为如此能够驱策职员舍命干活,但是从治理的角度来看,那个差异分析差距太大了,目标全然无法完成。
成本和费用预确实是为了达到目标而编制的,假设目标设定不合理,业绩的差异分析及成本费用的差异分析就会与事实差距太大。
因此,设定目标时,一定要适度,不能过大或过小。
2.成本设定的假设成本设定的假设包含适当的资源需求及作业条件。
例如生产一个产品,需要投入直接人工。
假设设定的标准人工、工时或工资率不合理,工资偏高或工时太少,就会做无谓的分析。
此外,一些费用的基准,如单价、费率,不管是出差的费用或是一般的交通费用,其设定也要特不贴切,例如销售部门,假如把价格定得专门高,那么每个月做业绩差异分析时,是比较不利的,今后也会做专门多没有意义的分析。
3.差异责任的归属差异责任的归属一定要明确,也确实是最后由谁来承担落差的责任。
假如分析了半天,只是一堆文件摆在那儿,仅供参考,那那个差异分析也就没有实际的效果。
俗话讲,“冤有头,债有主”,什么缘故成本超支,以后如何样加强操纵,如何防止以后再发生类似的情况,一定要落实最后负责的单位,否则白费人力、物力。
差异化分析步骤1.提供差异分析的表格在进行差异分析时,必须做差异分析表。
目前,许多的企业都有差异分析表,对每个月/年的实际支出与年初编定的预算做比较,以便作为操纵的依据。
2.设定差异分析的标准在进行差异分析时,需要设定差异分析的标准。
假如差异的金额特不有限,需不需要做差异分析呢?例如一个人每个月只花500元人民币,假设差异是10%,即50元。
这时假如投入差异分析的成本,比节约50元钞票还要多,那就没有必要做差异分析。
因此有时某些企业会设定差异分析的门槛,也确实是单项的成本或费用。
差异的数字一定要超过多少钞票以上或是百分比多少以上,才值得去做差异分析,否则投入的成本和费用超过要操纵的成本和费用,那差异分析就失去有用性。
3.定期报表或汇报差异分析报表必须定期填报,另外,除了填表,每个月都应针对成本或费用的差异分析进行汇报,明确由谁来负责,提出加以改善的措施等,如此才能够发挥治理的实际功能和作用。
费用操纵1.事前操纵事前操纵,即事先建立各项支出的合理标准,预防成本超支。
例如开发一个新产品,应该投入多少,研究进展的费用是多少,需要事先设定一个标准。
专门多企业总是事后操纵,尽管讲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然而在操纵上最好能够做好事前的操纵,未雨绸缪。
2.事后操纵事后操纵是对差不多发生的成本差异采取修正的行为,调整或修正以后的成本支出。
当实际的支出超过原来所编的预算或标准时,不管是量差依旧价差,都应该了解缘故,然后针对这些差异,采取相应的对策。
3.操纵原则在进行费用操纵时,应采取适度原则,幸免过度操纵。
在现实生活中,专门多企业往往矫枉过正,采取过度的操纵,把钞票管得太死。
【案例1】开发一个新产品,理当投入500万人民币,而老总只投入200万,这确实是过度操纵。
最后也许产品牵强开发出来了,但是上市以后却无人问津,因为200万的预算开发出来的产品,可能功能不足,性能度不够,这就叫欲速则不达。
点评:因此在成本方面当用则用,当省则省,能够省的钞票,一毛不拔,应该用的钞票,毫不吝惜。
【案例2】有三家闻名企业,一个是日本A企业,一个是美国B企业,另外一个是欧洲C企业。
它们对成本费用的操纵有不同的对策。
A企业有一套专门的操纵机制,假如超过预算,电脑会自动删减。
如前一个月的费用超过预算10%,那么下个月的费用预算就自动删减10%。
B企业假如前一个月的收入实际低于预算,或费用实际超过预算,则冻结以后月份的支出预算,一直到找到缘故及有了解决的方法为止。
C企业是依照前一季实际营业收入的目标达成率(低于100%)或是以后一季,修正后的营业目标达成率(低于100%),修正后一季变动费用。
点评:上述案例的三家企业分不代表企业成本与费用操纵的三种不同的典型做法。
这三家企业的情况不一样,因此采纳不同的方法:A企业因为公司状况不是太好,今后的业绩在短时刻内可不能改善,因此一旦超支就要立即裁减;而B企业可能专门善于查找问题的缘故并找到解决方法;C企业经营状况良好。
因此,每个公司都要依照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成本与费用操纵方法。
第二讲从财务报表探讨成本分析与费用操纵(一)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代表一个企业在某一个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
那个特定的日期通常不是月底,确实是年底那一天,例如3月份的资产负债表截止日是3月31日,而会计年度通常指公历的1月1号至12月31号。
资产负债表能够反映出在那个特定的日期里,企业有多少资产(包括流淌资产、固定资产及其他资产)、有多少负债(包括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有多少资本,有多少盈余等,直接反映公司的整个财务状况。
【案例】表1 青岛海尔资产负债表(资产方)单位:人民币千元企业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制表人:表2 青岛海尔资产负债表(权益方)单位:人民币千元企业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制表人:(一)流淌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流淌资产是一个比较大的项目。
它是指一年内,能够随时变成现金的资产。
因此,有些企业可能营业周期更长一些,但一般是以一年为标准。
流淌资产一般包括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应收股利、存货等。
1.呆账从海尔的资产负债表中,能够看到,应收账里还有一个坏账预备。
在营业中,企业有时会有吃倒账的风险,物资卖出去了,然而钞票却收不回来,变成一种呆账。
呆账也是费用,表面上,资产负债表中,收支看起来没有直接关联,但是最后会体现在损益表中。
一个企业,呆账应该提百分之多少?税法规定,呆账没有发生,能够提1%。
有些企业依照自己的经验,明白自己一般的平均呆账比例是多少,如5%,这是依照历史的经验,做好呆账预备,以便今后能有所缓冲。
2.存货任何商品生产出来,最终的目的差不多上要卖出去,但在现实生活中,确信会有一定的产品积压,即存货。
会计中有一个计价的方法,叫做成本与市价孰低法。
例如进了一件商品100元钞票,但是放了几个月以后,它的价格跌到60元,产生40元的损失,这确实是所谓的存货跌价损失。
甚至有时候存货的品质不行,放了几年都无人问津,商品最后的实际价值为0,特不在IT的产业中这种特性更明显。
这种损失是特不大的,这些不良资产,最后也会转化为费用,出现在损益表中。
3.长期股权投资有些企业因为收入状况良好,因此进行转投资,以猎取股利,然而投资以后,发觉被投资的公司亏损累累,这时企业的投资就变成投资损失,表现在损益表中,就变成了营业外损益。
那个数字是相当惊人的,例如,2000年12月31号,海尔的长期股权投资是14.27多亿,到2001年,是38.46亿,增长得特不快,因此在今后的损益表中,就可能会出现专门多的股利,因此还有一种可能,确实是亏专门多。
(二)固定资产固定资产也会和损益表紧密相关。
在固定资产中,经常被提到累计折旧,指企业的有形资产,如机器、设备、房屋等的账面值慢慢减低。
折旧分为平均折旧和加速折旧。
1.平均折旧即年年折旧金额差不多上固定的,也确实是讲不管实际的使用状况如何,每年折旧金额差不多上固定的。
2.加速折旧即前面折得少,后面折得多或前面折得多,后面折得少。
有一些企业,因为亏损得太厉害,就会要求延长折旧年限,让每一年摊的折旧减少,表面上是赚钞票的,实际上并没有赚钞票。
因此,作为固定资产,土地是不用提折旧的。
因为土地没有终止的使用年限,因此不用提折旧。
总之,折旧费用也会表现在损益表中,资产负债表中这些重要的会计科目,最后都会阻碍整个收入支出的数字。
(三)流淌负债流淌负债和流淌资产正好相反,是指一年内,必须用现金去清偿的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