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2018】风险源与危险源的区别-精选word文档 (7页)

【最新2018】风险源与危险源的区别-精选word文档 (7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风险源与危险源的区别
篇一:危险源与隐患的区别
危险源与隐患的区别 (要建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改的长效机制,首先要发现
安全隐患,而安全隐患是具有隐蔽性、反复性、时效性、突发性等特征。

因此
需要我们通过各种不同方式的安全检查和相关制度的落实,发现各类生产经营
单位存在的安全隐患,有计划地制定整改措施,保证安全生产的稳定可控。

)
( 隐患整改是安全监管工作中最关键的核心工作。

如果发现隐患不及时采取整
改和有效的防控措施,就会酿成事故的发生,因此落实隐患整改的手段和制订
相关制度来保证安全隐患整改到位,把事故隐患消除于萌芽之中。

)
(企业的生产行为多种多样,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危险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

对于从业人员来说,熟悉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应采取的防范
措施和事故应急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因此,企业有义务告知从业人员作业场所
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应当采取的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措施、险情处置
要点等。

这一方面有利于从业人员做到心中有数,提高应急处置意识和事故防
范能力,减少事故发生,降低事故损失;另一方面也是从业人员知情权的体现。

因此,本条规定了对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应当采取的防范措
施和事故应急措施,企业应当如实告知从业人员。

如实告知是指按实际情况告知,不得隐瞒、保留,更不能欺骗从业人员。

在高风险区域和重大危险源
场所或者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立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可以提醒、警告作业人
员或者其他有关人员时刻清醒认识所处环境的危险,提高注意力,加强自身安
全保护,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减少事故的发生。

因此,企业在高风险区域和重
大危险源设立明显标识,是企业的一项法定义务,也是企业应急管理的重要内容,必须高度重视,认真执行。

)
危险源是已知的,固定的,可以采取一定措施进行针对性防护和避免的。

隐患
是未知的,不固定的,无法有针对性的解决,只能解决普遍性的问题,而加以
预防。

事故隐患是指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是引发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

危险源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源,
是具有可能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有害物质的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重大危
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
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两者区别:事故隐患
与危险源不是等同的概念:事故隐患是指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它实质是有危险的、不安全的、有缺陷的
“状态”,这种状态可在人或物上表现出来,如人走路不稳、路面太滑都是导
致摔倒致伤的隐患;也可表现在管理的程序、内容或方式上,如检查不到位、
制度的不健全、人员培训不到位等。

而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
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
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

它的实质是具有潜在危险的源
点或部位,是爆发事故的源头,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从那里
传出来或爆发的地方。

危险源存在于确定的系统中,不同的系统范围,危险源
的区域也不同。

例如,从全国范围来说,对于危险行业(如石油、化工等)具
体的一个企业(如炼油厂)就是一个危险源。

而从一个企业系统来说,可能是
某个车间、仓库就是危险源,一个车间系统可能是某台设备是危险源;因此,
分析危险源应按系统的不同层次来进行。

一般来说,危险源可能存在事故隐患,也可能不存在事故隐患,对于存在事故隐患的危险源一定要及时加以整改,否
则随时都可能导致事故。

重大危险源实质上是管理的概念,体现了在事故预防
中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的思想,是国家或者地区对于可能发生重大工业事
故的设备、设施、场所采取预先、重点、宏观和统一控制的思想。

重大危险源
主要针对的是物质危险源,是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物质的客观存在。

当危险物质的量超过了规定的临界量时,即构成了应该着重关注、重点管理的
重大危险源。

实际中,对事故隐患的控制管理总是与一定的危险源联系在一起,因为没有危险的隐患也就谈不上要去控制它;而对危险源的控制,实际就是消
除其存在的事故隐患或防止其出现事故隐患。

所以,在实际中有时不加区别也
使用这两个概念。

根据上述对危险源的定义,危险源应由三个要素构成:潜在危险
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

危险源的潜在危险性是指一旦触发事故,可能带来
的危害程度或损失大小,或者说危险源可能释放的能量强度或危险物质量的大小。

危险源的存在条件是指危险源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和约束条件状态。

例如,物质的压力、温度、化学稳定性,盛装压力容器的坚固性,周围环境障
碍物等情况。

触发因素虽然不属于危险源的固有属性,但它是危险源转化为事
故的外因,而且每一类型的危险源都有相应的敏感触发因素。

如易燃、易爆物质,热能是其敏感的触发因素,又如压力容器,压力升高是其敏感触发因素。

因此,一定的危险源总是与相应的触发因素相关联。

在触发因素的作用下,危
险源转化为危险状态,继而转化为事故。

(有色金属冶炼生产的主要危险源及主要事故类别和原因:有色金属冶炼生产包
括铜、铅、锌、铝和其他稀有金属和贵重金属的冶炼和加工,其生产过程具有
设备、工艺复杂,设备设施、工序工种量多面广,交叉作业,频繁作业,危险
因素多等特点。

主要危险源有:高温,噪声,烟尘危害,有毒有害、易燃易爆
气体和其他物质中毒、燃烧及爆炸危险,各种炉窑的运行和操作危险,高能高
压设备的运行和操作危险,高处作业危险,复杂环境作业危险等。

主要事故类
别有:机械伤害,车辆伤害,起重伤害,高温及化学品导致的灼烫伤害,有毒
有害气体和化学品引起的中毒和窒息,可燃气体导致的火灾和爆炸,高处坠落
事故等。

根据对以往事故的统计分析,有色金属冶炼生产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
是:违章作业和不熟悉、不懂安全操作技术,工艺设备缺陷和技术设计缺陷,
防护装置失效或缺陷,现场缺乏检查和指导,安全规章制度不完善或执行不严,以及作业环境条件不良等。

) (主要危险因素分析
(1)生产设备、设施种类繁多
(2)危险因素复杂、危害性大
(3)对辅助系统的依赖程度高
(4)生产系统可能会受到某些自然条件的制约
生产设备、设施种类繁多:工业炉窑——高炉、转炉、电炉、竖炉、回转窑、焦炉、加热炉等。

动力装置——锅炉、发电机组、变配电设施和输电线路、鼓
风机、空压机、制氧机、水泵、煤气净化装置、气柜、煤气加压机和混合站等。

机械设备——浇铸设施、轧制设备、机械加工设备等。

物流设施——汽车、火车、其它车辆、皮带机、辊道、气力和液力输送管道、螺旋输送机等。

特种设备——压力容器和管道、起重设施、特种车辆等。

对辅助系统的依赖程度高:冶金生产具有系统庞大、因素复杂、关联性强、单系统运行环节多、很
多工艺过程不可中断的特点,在系统中一个小问题处理不当都可能导致重大事故、系统瘫痪,甚至灾难性后果。


篇二:隐患和危险源的异同
隐患和危险源的异同
答:(1)事故隐患是指人的活动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或者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而可能导致人身伤害或者经济损失的潜在危险。

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在
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
及其位置。

它的实质是具有潜在危险的源点或部位,是爆发事故的源头,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从那里传出来或爆发的地方。

危险源的3个
要素:潜在的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

(2)危险源与安全隐患的相同之处均能导致事故。

由定义可知,危险源在特定条件下能够造成人员伤害、转化为事故;安全隐患
无论是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还是管理上的缺陷,都是由于人的参
与形成的,简单来说既是违章,而违章可能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事故。

因此二
者均具有导致事故的可能。

安全隐患来自于管理不当的危险源。

(3)危险源和隐患的区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