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文档题库】TOFD检测工艺

【最新文档题库】TOFD检测工艺

210mm 厚焊缝 TOFD 检测工艺
某锻焊结构加氢精制反应器,工令号为
R07303408 ,设备类别为三类,规格为
34.5m ×14.7m ×210mm ,工作介质为 H 2S ,主体材质为 2 1/4Cr1Mo1/4V ,环焊缝采用窄间 隙埋弧自动焊, U 形坡口,宽度为 28mm ,焊接热影响区为 6mm ,焊后消应力处理。现按
JB/T4730.10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对其环焊缝进行
TOFD 检测,合格
级别为 Ⅰ级,试编制检测工艺,检测过程需符合企业标准
Q/YZB-2005 《压力容器焊缝 TOFD
检测》的要求。
二、编制依据:
1、 JB/T 4730.10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 ;
5、对比试块: 210mm 厚对比试块。 五、检测人员:
1、从事 TOFD 检测的人员应按照质检特函【 2007】 402 号文的要求至少具有 UTⅡ级资格 4 年以上(含 4 年)或 UTⅢ级,同时其操作技能经全国无损检测考核委员会考核合格。
2、检测人员应熟悉所使用的检测设备;
3、检测人员应熟悉有关的标准法规, 具有实际检测经验并掌握一定的压力容器结构及制造
1、探头选取和设置: 工件厚度 深度范围
标称频率
声束角度
(mm )
(mm)
(MHz)
( °)
晶片直径 (mm)
声束交点 mm)
PCS (mm)
将探头固定在扫查装置上,安装位置传感器,连接它们与仪器间的线缆并开机。 2、仪器初调
选择 A 扫描的 RF 波形和 TOFD 显示模式等。 3、设置 A 扫描时间窗口
记录。
2、采用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
单位质量体系文件规定的报告格式。
`````
8、校准位置传感器:
选择编码器驱动模式、 设定传感器编码型号, 移动 500mm ,比较检测设备所显示的位移
与实际位移之差值,其误差应小于
5mm ;
9、保存设置文件。 八、检测
1、将设置好的扫查架置于焊缝之上,检查 2、扫查次数和方式的选择:
( 1)扫查方式:非平行扫查。
A 扫描时间窗口和灵敏度是否变化;
危害性埋藏缺陷时,评为 Ⅲ级,同时测量其 Y 轴位置;
2、根据 4730.10 对相关显示进行评定和分级,同时对评定为 Ⅱ级的缺陷测量其
Y 轴位置。
3、对 Ⅱ级缺陷出具缺陷返修通知单。
十二、检测过程的质量控制
检测过程的质量控制严格按进行。
十三、检测记录及报告
1、检测人员应按照
单位质量体系文件 ******* 《记录填写规则》的要求现场填写检测
长度( X 轴起始位置)、高度。
十、其他补充检测
1、对于底面所发现的表面可疑部位以及扫查面应按照
JB/T4730.4 标准进行磁粉检测和处
理;
2、对于发现的内部难以判断的可疑部位按照
JB/T4730.3 进行超声检测和处理。
十一、缺陷评定与质量分级
1、分析相关显示的缺陷性质,如可判断缺陷类型为危害性表面开口缺陷或裂纹、未熔合等
2、 Q/YZB-2005 《压力容器焊缝 TOFD 检测》。
三、被检工件基本情况 设备名称及 单位内编号 主体材质
设备类别 工作介质
接头型式
坡口型式
焊后热处理
检测部位
设备规格
设备状态 焊接方法 检测比例
四、检测设备器材:
1、仪器:
2、探头规格:
3、楔块:
4、扫查装置:四通道手动扫查器,带滚轮编码器
( 2)扫查次数:
该探头覆盖范围见下图:
。 3、每次扫查 1 米,第二段扫查时重叠 200mm 。 4、检测过程中密切注意波幅变化状况以及是否有数据丢失现象。
`````
5、数据保存。 6、按规定进行系统复核。 九、数据分析和解释 1、判断数据有效性; 2、判断是否存在相关显示; 3、对相关显示进行分类:表面开口型缺陷显示、埋藏型缺陷显示和难以分类的显示。 4、相关显示的测量:
选择 试块 合适部位,调节时间轴
第一通道
第二通道
第三通道
第四通道
4、选择合适的探头激发电压 调节探头激发电压,观察不同电压值下的
A 扫描信号幅度状况,确定适合的电压值。
5、校准超声波在探头楔块中传播的时间和深度; 在试块上校验时,应保证深度测量误差不大于
6、设置灵敏度:
`````
7、设置扫查增量:
基础知识;
六、检测准备:
1、确定检测区域
`````
检测区域应包括
画线:
2、扫查面准备: 焊缝每侧打磨宽度为,应清除焊接飞溅、铁屑、油垢及其他杂质。检测表面应平整,
其表面粗糙度 Ra 值不低于 6.3um ,一般应进行打磨。
应将余高打磨到与邻近母材平齐。
3、耦合剂:
4、检测温度: 20-30 ℃。 七、检测设置和校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