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四使用sniffer分析DNS协议和DHCP协议

实验四使用sniffer分析DNS协议和DHCP协议

实验四使用sniffer分析DNS协议和DHCP协议一、实验目的和要求通过本实验,学生可以使用Windows 2003提供的DNS服务功能,进行域名解析,将域名解析成IP地址。

利用Windows 2003提供的DNS服务功能,创建DNS服务器,进行域名解析。

二、实验主要仪器和设备硬件:服务器1台、工作站2台、交换机1台。

软件:windows 2003 server操作系统1套、其它Windows操作系统1套。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需求分析、算法设计思路、流程图等)在网络中,每一台主机都有一个唯一的32位二进制IP地址来标识,这是网络中主机之间进行通信的基础。

这个32位二进制IP地址用四段十进制数来表示,各段之间用来[?]“.”分隔开来,如218.22.182.219,这些IP地址都是毫无记忆规律的。

如果要求人们记住这些IP地址,那将是不可想象的。

为了既方便人们记忆,又能实现主机之间的通信,DNS(Domain Name System,域名系统)就应运而生了。

DNS域名系统主要实现Internet上主机的符号域名与IP地址之间的转换服务,也称名字服务或域名服务。

1、DNS系统DNS采用的是有层次的名字空间,实行了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并采用了基于域的命名机制。

它的主要作用是把一个主机域名或E-mail地址映射成一个32位的IP地址。

DNS服务采用的是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在客户机端发出DNS请求的程序称为域名解析器,在服务器端完成DNS响应的程序称为域名服务器。

域名解析器为应用程序向域名服务器发出DNS请求,即DNS查询,域名服务器采用迭代查询或递归查询,将查询结果返回给域名解析器。

2、 DNS域名结构DNS域名系统是一个层次化、基于域命名机制的命名系统,它是一个树状结构,它的形状像是一棵倒画的树,并使用分布式数据库实现。

整个树状结构称为域名空间,其中的节点称为域。

在每个域中,任何一台主机的域名都是唯一的。

在DNS域名系统中,树状的最顶端是根域,根域没有名字,用“.”来表示。

根域下面划分出几百个顶级域,如Com、Cn,每个顶级域中可以包括多个主机,并可以再进行划分子域,即二级域,以次进行更详细的划分,这样便形成了DNS域名系统的层次结构,域名中的这种层次结构大致对应着网络中的管理层次。

3、DNS资源记录DNS域名系统采用的是分布式数据库结构,DNS中的每个域都有其相关的数据组成,这些数据包括该域所管理的主机域与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该域的邮件服务器等,这些数据就是通常所说的DNS资源记录。

4、DNS域名服务器DNS域名服务器是DNS域名系统中的核心,负责对网络上的DNS查询做出反应,一般网络规模不大的情况下,可以设定两台域名服务器,其中一台为主域名服务器,另一台为辅助域名服务器,这样即使当主域名服务器停机,也不会导致整个网络的域名解析瘫痪。

5、DNS域名解析域名解析器主要作用是替用户应用程序向域名服务器发出DNS查询,这是客户端的进程。

域名服务器会使用两种方式来处理:递归方式是指当本地域名服务器无法对DNS查询作出应答时,会临时将自己变成上一级域名服务器的域名解析器,如果上一级域名服务器能够对当前的DNS查询作出应答,则将查询结果返回给本地域名服务器,再由本地域名服务器将查询结果返回给域名解析器;如果上一级域名服务器也无法对当前的DNS查询作出应答,则这一级域名服务器会向它的上一级发出DNS查询,直到某级域名服务器能作出应答或者一直查询到顶级域为止,然后再一级一级地向下返回DNS查询结果。

这就是计算机中经常所说的递归过程。

迭代方式是指当本地域名服务器无法对DNS查询作出应答时,本地域名服务器会向域名解析器返回应该去查询的根域名服务器,如果根域名服务器能够完成当前DNS查询的域名解析,则返回DNS查询结果;如果根域名服务器仍然无法完成对当前的DNS查询的应答,则向(“向”似乎应该删掉)告诉域名解析器再去查询该域名的顶级域名服务器,按照这种方式,直到查到DNS域名信息或者是到某级域不存在或主机不存在,返回最终的查询结果给域名解析器。

6、DNS反向解析DNS查询是完成将域名转换成IP地址,即从主机域名查询主机地址。

一般情况下,不需要进行DNS反向解析,只有在需要从主机地址查询主机域名时,才使用反向解析。

DNS反向解析使用一个特定的域:IN-ADDR.ARPA域,在IN-ADDR.ARPA域中,域名由32位的IP地址加IN-ADDR.ARPA后缀组成,其资源记录的类型为PTR,其值为主机地址所对应的DNS域名。

由于这种映射关系是利用资源记录PTR来实现的,因此这种反向查询也称为指针查询。

7、Windows 2003 DNS服务器的相关概念1)正向搜索区域正向搜索区域用于记录域名和IP地址的对应关系,实现将域名解析成IP地址,即DNS域名解析。

2)反向搜索区域反向搜索区域用于记录IP地址和域名的对应关系,实现将IP地址解析成域名,即所谓的DNS 反向解析。

3)Windows 2003 DNS服务器支持三种区域类型:①Active Directory集成的区域只有安装了Active Directory(活动目录)的计算机这个选项才有效,这种类型的区域将区域的资源记录数据保存到Active Directory,这样可以充分利用Active Directory的安全更新和集成存储。

②标准主要区域如果某台DNS服务器创建的是标准主要区域,则这台服务器就是这个区域的主DNS服务器,所有这个区域的辅助DNS中的数据都要以这台主DNS服务器的数据为标准。

③标准辅助区域标准辅助区域中的数据来源于这个区域的主DNS服务器,标准辅助区域的数据无法修改,只有当这个区域的主DNS服务器的数据发生变化,然后通过复制来改变。

创建了某个区域的标准辅助区域的DNS服务器被称为这个区域的辅助DNS服务器。

它的作用是提高DNS解析的可靠性,避免当某个区域的主DNS服务器出故障后,该区域的DNS解析瘫痪。

四、实验原始纪录(源程序、数据结构等)案例:小张在一家模具厂担任广告策划,兼任网络管理员。

模具厂有100台电脑组建成小型局域网,所有电脑均接入到Internet中。

现已建立单位内部Web站点(站点信息只能在单位内部访问),域名为,服务器IP地址为192.168.0.4。

要求单位内部能通过域名访问服务器,请为小王提出解决方案。

案例分析:小王可以利用Windows 2003 server提供的DNS服务功能,创建DNS服务器,进行域名解析。

实验前置条件:添加DNS服务。

在windows 2003 serve安装完成后,可能没有安装DNS服务,这时需要添加上去,方法如下:A、打开“控制面板”-“添加/删除程序”-“Windows安装组件”,在出现的对话框中选择“网络服务”后,点击“详细资料”按钮,如下左图:B 、选择“域名服务系统(DNS)”,点击“确定”,如上右图。

C 、在光驱中插入Windows 2003安装光盘,单击“确定”,如下左图,如果没有光驱,Windows 2003系统在硬盘上有备份,则可以在如下右图中输入Windows 2003系统存储的位置。

五、实验结果及分析(计算过程与结果、数据曲线、图表等)建立域名“ ”映射到IP 地址“192.168.0.4”的主机记录步骤如下。

(1)打开DNS 控制台:选“开始菜单→程序→管理工具→DNS ”。

(2)建立域名“ ”映射到IP 地址“192.168.0.4”的主机记录。

①建立“”正向搜索区域:正向搜索区域点“DNS→tlpvtc-g(服务器名称)→正向搜索区域”,右击鼠标,在快捷菜单中选择“新建区域”,出现区域类型选择窗口,可以选“标准主要区域”,接下来,窗口提示输入区域名称,如果在Internet中使用,通常输入Internet的域名,在“名称”后输入“”,如图所示。

接下来,需要指定或创建正向搜索区域信息文件,此文件可以是新建文件或使用已存在的文件,如果是新文件,则文件名由自己命名或使用系统默认名称均可。

②建立“”反向搜索区域:反向搜索区域是一个从地址到名称的数据库,可以将IP地址转换成DNS名称。

点“DNS→tlpvtc-g(服务器名称)→反向搜索区域”,右击鼠标,在快捷菜单中选择“新建区域”,出现区域类型选择窗口,也可以选“标准主要区域”,接下来,窗口提示输入网络ID,网络ID指示的是一段IP地址,最多只能输入IP地址的前三位,接下来,需要指定或创建反向搜索区域信息文件,此文件也可以是新建文件或使用已存在的文件,如果是新文件,则文件名由自己命名或使用系统默认名称均可。

③建立域名“”映射IP地址“192.168.0.4”的主机记录。

建立“www”主机:在正向搜索区域中,选中区域“”,右击鼠标,在出现的快捷菜单是选择“新建主机”,在“名称”下编辑框中输入“www”,“IP地址”下编辑框中输入IP地址“192.168.0.4”,最后点击“添加主机”按钮即可。

如图:当然,可以参照上述将更多的主机记录添加到DNS数据库中。

(3)客户端设置在使用DNS服务的客户端,需进行“TCP/IP协议”设置,在“Internet协议(TCP/IP)属性”窗口中设置固定IP地址及DNS服务器(本例为192.168.0.4),如下图:(4)DNS设置后的验证为了测试所进行的设置是否成功,通常采用Windows 2003自带的“ping”命令来完成,在CMD窗口中输入“ping”。

若显示:Reply from *******字样,则表示服务器设置成功。

实验7-2 DHCP服务器一、实验目的和要求通过本实验,学生可以使用Windows 2003提供的DHCP服务功能,为网络内主机动态地分配IP地址。

利用Windows 2003提供的DHCP服务功能,创建DHCP服务器,为网络内主机动态地分配IP地址。

二、实验主要仪器和设备硬件:服务器1台、工作站2台、交换机1台。

软件:windows 2003 server操作系统1套、其它Windows操作系统1套。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需求分析、算法设计思路、流程图等)在使用TCP/IP协议的网络中,每个主机都至少有一个IP地址。

在网络中通常会存在IP地址数少于主机数的情况,如果使用静态IP地址,则会出现IP地址冲突的现象,这会给网络管理带来很大的麻烦。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提供了动态分配IP地址的功能,能有效地减轻这方面的网络管理负担。

在Windows NT 4.0 的网络中,不少网络管理员也采用DHCP技术来简化自己的网络IP 地址管理,然而在Windows NT 4.0 中,DHCP服务器在安全性、稳定性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DHCP服务可能会造成网络的异常,因此,DHCP并不能让人放心使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