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遵纪守法主题班会教案

遵纪守法主题班会教案

《遵纪守法》主题班会
《做遵纪守法、文明自律的小学生》教案
一、活动目的
本次主题班会的目的是使全班同学进一步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增强班级凝聚力,使学生能自觉的行动起来,做一个遵规守纪、礼貌待人、勤奋向上的小学生。

二、活动准备
以学生学习行为规范为中心,通过各种活动如生活实例窥探、
行为规范交流、反面案例启示等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集体荣誉感教育,使每位同学都能争做一名遵纪守法、文明律己的小学生。

三、活动方法:讲授法启发法练习法
四、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探讨怎样《做遵纪守法、文明自律的小学生》(板书主题)(二)谈话引入:什么是违法,什么又是犯罪?指导学生先说说自己的理解,老师再讲授。

(出示课件,学生读一读,加
深印象)
(三)谈话引导:遵纪守法从点滴做起。

指导学生交流并反馈,怎样从生活中做到遵纪守法,特别是校园里。

(引导:拒绝
暴力)
(四)引导学生了解哪些行为属于不良行为。

(老师边讲授,
边出示课件)
1.严重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
A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
B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
C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
D多次偷窃;
E参与赌博,屡教不改;
F吸毒、注射毒品;
G其它危害社会行为。

严重不良行为的发展延伸就是犯罪。

2.中度不良行为;中度不良行为是指未成年人父母或其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
A旷课、夜不归宿;
B携带管制刀具;
C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D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E偷窃、故意损坏财物;
F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
G吸烟、酗酒
3.轻度不良行为。

轻度不良行为是泛指与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公众道德规范相背的一些行为以及心理障碍的总和。

轻度不良行为的危害性主要体现在对其相关群体及其个人的危
害上。

如迟到、早退、讲粗话脏话、穿奇装异服、染发、
带首饰、男生留过耳长发、光头、教学区打球等各种违反学校规
章制度的行为。

(五)引导学生分析: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自身原因。

并相应的出示课件,进行整理。

1:平时有不良行为、经常搞恶作剧,有的会发展到有意或无意识地伤害别人。

2:欣赏“哥儿们义气”,与社会上有劣迹的青少年三五成群,拉帮结伙干坏事。

3:从冒险、游乐到离家出走、侵犯他人权益到逐渐发展到违法犯罪。

4:从小骄生惯养,在家是小皇帝,在外称王称霸乃至行凶打人。

5:小偷小摸会发展成盗窃抢劫。

(六)反面案例启示。

(通过课件展示,了解一些发生在青少年身上的反面案例,教师进行小结。


北京李某在14岁之前盗窃、抢劫各类财物约五万余元。

14
岁生日那天,李某邀集几个朋友一起吃饭。

饭后回家途中(当晚九点),李某看到一个人手拿一个提包,即掏出随身携带的弹簧刀将持包人刺伤,将包抢走,包内有手提电话一部、现金
5000余元。

持包人经抢救无效死亡。

后来李某被警方抓获。

他的一生也从此将在牢狱之中度过。

(七)教师提出:做遵纪守法、文明自律的小学生的忠告。

1•不旷课、不夜不归宿;
2•不携带管制刀具;
3•不打架斗殴,不伤害他人;
4•不向他人索要财物;
5•不偷窃、不故意损坏财物;
6•不参与赌博与变相赌博;
(八)练一练:“我懂法”知识竞赛。

通过练习,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九)小结:有人说,习惯决定一切。

日常的行为规范必须从小事做起。

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热爱劳动、乐于助人这些都是良好行为习惯养成过程中的积极表现。

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同学们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从点点滴滴做起, 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遵纪守法,文明自律,做一名合格的小学生。

(十)引导学生宣誓: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彻底告别不良行为习惯,提高法制意识,远离违法犯罪,做一个文明小学
生,做一个合格小公民,为社会和谐贡献力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