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然保护区管理 组织机构建设

自然保护区管理 组织机构建设


3.设定职位职数和岗位职责 根据编制要求确定岗位职数,定岗定责。
4.人员的招聘与选拔录用 制定用人计划:用人计划必须经过当地人事部门批准。 发布招聘用人信息:按照人事部们规定,招聘信息要在当地人才信息
网上发布,还可以到大专院校发布。 制定招聘工作程序: 建立人员考评档案:将员工试用期的工作情况进行全程考核,为最终
位、解聘等
缴获物奖励标准 (单位:元 )
猎套
锄头
砍刀
夹子
斧头
猎枪
(付) (把) (把) (大/小) (把) (支)
摩托车 (辆)
猎狗 (只)
1
2
2
5/2
3
30
50
30
炸弹 (个)
电瓶 (个)
电筒 (把)
电鱼机 (套)
气枪 (支)
沙枪 (支)
猎获物 (只)
2
20
1
30
15
10
1-100
发现新纪录奖励标准
4.人员的招聘与选拔录用(西双版纳)
(一)队伍组建 1.落实编制和机构设置
自然保护区是一项公益事业,必须依靠公共财政支持,要进 入财政供养序列,其机构设置和人员数量必须要经过当地编制委 员会批准。皇粮 2.确定队伍的结构
组建一个单位要考虑人员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最需要什 么专业?)、工作阅历,各方面的人员都要有所考虑,形成合理 的人才和队伍结构。
热忱性、协调性。人的能力彼此是有差异的,要扬长避短
将上述几方面的指标分解设计成表格进行测评, 然后进行统计分析。这样的考评比仅从“德能勤绩” 四方面来考核,其涵盖面就更宽泛些,设置的指标多 些,其统计分布就更接近真实情况。
第一节 保护区组织机构建设
(三)员工激励
有效地激励是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手 段,激励的“度”的把握是一个关键,要将精神 激励和物质激励相结合。
第四讲
保护区组织机构建设
什么是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是为实现某一共同目标,经由分工与协作,及不 同层次的权利和责任制度而构成的人群集合系统。具体包 括三层含义:
(1)组织必须具有目标; 例如社团组织
(2)组织必须有分工与协作; (3)组织要有不同层次的权利?与责任制度。
第一节 保护区组织机构建设
一、机构设置
(六)在不影响保护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前提下,组织开 展参观、旅游等活动。源自办公室:主任?需要什么能力?
(1)负责上、下级机关行政、人员接待、文书、后勤业务; (2)负责法律、法规及自然保护的对外宣传工作; (3)负责人事劳资、职工文化教育和职工福利工作; (4)负责计划、财务、物质管理工作; (5)干部职工的岗位考核和奖励; (6)监督保护区有关政策、规划、各项规章制度的实施和执行情况。 (7)负责保护区对外宣传与教育,提高保护区在外界的影响和知名度;
宣教科、财务科、督察科、生态旅游管理科、规划建设科(大明 山)、森林公安分局(规模小的保护区只设派出所)。
一般外设机构:保护区一般实行三级垂直管理体系,即管理局— 管理站—管理点(检查站)。
其组织结构图如下:
一、机构设置
(三)组织机构构成
省林业厅
国家主管 部门
公安局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公安分局
物、植物、矿产等),评审保护区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方案; (4)全面负责保护和管理好保护区的自然资源(包括土地、森林、草地、水域、
滩涂、动物、植物、矿产等)、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遗迹; (5)负责对外业务联系(包括协调与当地政府、群众团体的关系,批准对外合同、
协议、外宾参观访问,外出考察、学术交流等); (6)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业务素质培训和教育工作; (7)指导协调监督检查各职能部门的工作,决定干部任免、职工的表彰、奖励和
护区内的社会治安; (2)协调与周边政府、公安机关的关系,共同防止破坏性事件的发生 (3)负责检查检查站的业务。 (4)负责保护区的森林防火工作。
管理站: (1)制定管护计划,落实各项管护措施; (2)负责本辖区内自然资源的保护管理工作; (3)认真落实巡查、防火了望和防火巡逻等制度; (4)采集野生植物标本,拍摄野生动植物图片; (5)填写管护日志。 检查站: (1)对进出保护区的行人、车辆实行严格检查,杜绝违禁物品进出
(一)中国自然保护区机构设置的现状 我国基本上实行的是“抢救式”保护政策,部分自然
保护区(地方级)的建设和管理未能及时跟上,存在较多 问题(立法、投资、政策等)。就保护区自身而言,其管 理还处于粗放的、低层次的管理水平,普遍存在管理水平 低、缺乏管理机构、管理人员配备不足、科研基础差、基 础建设薄弱等问题。
(需要基础知识)
新记录非 新记录属 新记录属 新记录属 新记录属 新物种填 新物种填
重点保护 省级重点 国家三级 国家二级 国家一级 补省内空 补中国空
物种
保护
保护
保护
保护


20元/
50元/
100元/ 200元/ 400元/ 600元/ 1000元/
次.种 次.种 次.种 次.种 次.种 次.种 次.种
的综合考核评价提供依据。
第一节 保护区组织机构建设
(二)人员评价 考评指标主要要涵盖: 1、业绩方面:即对行为的结果进行评价。 2、能力方面:即考评员工在履行岗位职责的过程中显示出来的能 力,包括工作阅历、知识水平、技能水平、理解力、判断力、 创新能力、协调力、企划力。 3、态度方面:即考评员工的积极性、责任感、纪律性、独立性、
规划建设科:大明山保护区 (1)制定本保护区的发展规划和近期发展目标; (2)抓好基本建设项目的管理; (3)保护区设施房屋的管理维修。 (4)做好进入进区的有关事项的教育。
督察科:不多,监督机制 (1)对机关和各管理站、点履行岗位责任制的经常性的检查考评; (2)对相关责任人进行相应的处罚。 生态旅游管理科:多 (1)编制本区的生态旅游规划; (2)制定年度生态旅游计划; (3)负责对生态旅游区的监督管理; (4)负责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考评; (5)加强对生态旅游区环境质量的监测、评定; (6)编写生态旅游解说系统,宣教声像、图文资料; (7)广泛收集旅游资讯,为做好旅游科学决策服务。
问题:
自然保护区内可以做什么? 自然保护区内不可以做什么? 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有什么不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第十八条 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 自然保护区内保存完好的天然状态的生态系统以及珍稀、濒危动植物
的集中分布地,应当划为核心区,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除依照 本条例第二十七条的规定经批准外,也不允许进入从事科学研究活动。 核心区外围可以划定一定面积的缓冲区,只准进入从事科学研究观测 活动。 缓冲区外围划为实验区,可以进入从事科学试验、教学实习、参观考 察、旅游以及驯化、繁殖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等活动。
处分。哪项更重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第二十二条 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自然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二)制定自然保护区的各项管理制度,统一管理自然保护区; (三)调查自然资源并建立档案,组织环境监测,保护自然保护区内的自
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四)组织或者协助有关部门开展自然保护区的科学研究工作; (五)进行自然保护的宣传教育;
保护区。 (2)做好进入进区的有关事项的教育。
第一节 保护区组织机构建设
二、人力资源管理
(一)队伍组建 到2006年,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已经建立有2349处,但许多保护区
是有名称,没有管理机构,也没有管理队伍。那么新筹备组建一个保 护区机构主要有哪些工作要做呢?仅就队伍而言包括:
1.落实编制和机构设置 2.确定队伍的结构 3.设定职位职数和岗位职责
(二)组织机构设置原则
保护区组织机构的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1.坚持有利于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有利于
保护管理,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发挥管理 部门积极性的原则; 2.坚持高效、精干、合理的原则; 3.坚持科学性、整体性、先进性的原则。
自然保护管理机构内设机构有哪些?各地不同。
一般内设机构:办公室、保护管理科、科研科、社区事务管理科、
社区群众广泛进行宣传教育,从思想上提高社区群众对资源保护 重要性的认识;
科研科:目前较差 (1)负责制定本区科研发展规划和年度科研计划;
(2)安排科研课题,组织课题组;对外合作
(3)设立定位观测站、试验站,确定观测和试验项目,建立自然资源 档案,掌握资源变化;
(4)做好森林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 (5)建立和完善实验室、标本室、展视厅、图书资料室、档案室; (6)接待、联系有关国内外的科研协作、访问、教学实习和学会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第二十六条 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内进行砍伐、放牧、狩猎、捕捞、采药、开垦、 烧荒、开矿、采石、挖沙等活动;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在自然保护区进行砍伐、放牧、狩猎、捕捞、 采药、开垦、烧荒、开矿、采石、挖沙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除可以依照有 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给予处罚的以外,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自然保护 区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止 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对自然保护区造成破坏的, 可以处以3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森林防火办公室:森林类型保护区最重要
(1)做好本区森林防火设施和装备的建设; (2)制定防火预案; (3)管理培训森林防火消防队; (4)制定防火宣传计划,编印相关资料、图片; (5)营造、管理防火林带,检查维修防火道; (6)组织森林火灾的扑救。
森林公安分局(派出所):森警、武警、刑警 (1)检查和处理本区内所发生的违法案件和破坏事件,维护周边与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