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3章习题解答

第3章习题解答

解:线圈的电路模型如图3.12所示。当线圈接在48V的直流电源上,电感相当于短路状态,由题设,可求出线圈的等效电阻为
当线圈改接在交流电源上时,阻抗模
感抗
电感
3.7当30V的直流电压加到某一线圈上时,消耗的功率为150W;改用230V的交流电压加到同一线圈上时,消耗的功率为3174W。求此线圈的感抗。
谐振频率
品质因数
谐振特征
电路呈纯阻性,阻抗最小,电流最大。
电阻电压等于电源电压,电感、电容上的电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电路局部过电压,有可能会出现电感电压UL(电容电压UC)远远大于电源电压U的现象,因此,串联谐振又称为电压谐振。
电源不输出无功功率,电感与电容间进行能量交换。
(2)并联谐振
谐振的条件
两个正弦量之间的相位差为
(2) ,
波形图及相量图如图3.8所示
3.3两正弦交流电流分别为 , ,试用相量法及相量图法求i=i1+i2的瞬时值三角函数式。
解:(1)相量法求解,采用幅值相量
(2)相量图法求解,如图3.9所示。
3.4图3.10所示为某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波形图。试分别写出它的三角函数表达式、相量形式,做出相量图,并求出其相位差。
3.2典型例题分析
例3.1下列各式是否正确?为什么?
(1)
(2)
(3)
(4)
解:(1)式不正确。 是随时间做正弦变化的正弦电流,而 为表示该电流的相量,两者是不相等的。但相量表示了正弦电流的幅值和初相位,所以正弦量可以用相量表示。
(2)式正确。根据欧拉公式,可得
“Im”表示取复数虚部,而复数 的虚部就是 。
2.阻抗及其串、并联
(1).当n个阻抗如图3.3(a)所示串联时,等效阻抗Z为
(2).当n个阻抗如图3.4(a)所示并联时,等效阻抗满足
当两个阻抗并联时,它的等效阻抗为
分流公式
分别对应 之路的电流。
注:应用上述公式时,阻抗Z是复数。
3.RLC串联交流电路
RLC串联交流电路如图3.5所示。
1.瞬时值关系,即时域模型如图3.5(a)所示
解:三角函数表达式
相量形式
相位差
相量图如图3.11所示。
3.5有一个220V、4.2kW的电炉(纯电阻),接在220V的交流电源上,试求通过电炉的电流和正常工作时的电阻。
解:
3.6把一个线圈接在48V的直流电源上,电流为8A;将它改接于50Hz、120V的交流电源上,电流为12A,求线圈的电阻和电感。
第3章单相正弦交流电路
基本知识点:理解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相位差和有效值的概念;掌握正弦交流电的各种表示方法以及相互间的关系;理解电路基本定律的相量形式和阻抗的概念,并掌握采用相量法计算简单正弦交流电路的方法;掌握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和功率因数的概念,了解提高电路的功率因数的方法及经济意义;了解电路的频率特性。
视在功率常用来表示电源设备的容量,表示它能向负载提供的最大功率。它定义为
为便于记忆,常引入如图3.7所示的功率三角形来辅助记忆,它与前面提到的电压三角形和阻抗三角形为相似三角形。
注意:电路中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守恒,即
但视在功率不守恒,即
5.功率因数的提高
(1)功率因数
其大小取决于负载本身的参数。工业设备大多是感性负载,功率因数一般在0.5~0.8左右。当功率因数不等于1,电路中发生能量互换,出现无功功率,会有以下两方面危害:
谐振频率,当 时,
品质因数
谐振特征
电路呈纯阻性,阻抗最大,电流最小。
电阻电压等于电源电压,电感、电容上的电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电路局部过电流,因此,并联谐振又称为电流谐振。
3.1.5交流电路的功率关系
1.瞬时功率p,单位为瓦特(W)
上式包含两项,第一项恒大于零,是不可逆部分,反映了网络消耗能量的情况;第二项是可逆部分,反映了网络内部、网络与电源之间能量交换的情况。
表3.1.1单一参数正弦交流电路
元件名称
电阻
电感
电容
时域伏安关系
时域模型
波形图
在正弦交流电路中
相量关系
相量模型
相量图
阻抗
R
感抗
阻抗
容抗
阻抗
有效值关系
相位关系
与 同相
超前 90
滞后 90
平均功率
无功功率
3.1.4一般单相交流电路
1.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KCL:
KVL:
这里要注意的是电流、电压的相量的和,而不是有效值的和,在后面例题中会遇到。
例3.2正弦交流电路如图3.9所示,已知 , , ,且 与 同相。试求端电压有效值U及电路消耗的有功功率P。
解:为便于叙述、计算,其它物理量的参考方向如图3.10(a)所示,
设 为参考相量,则
解:
例3.2如图3.1所示日光灯电路,接于220V、50Hz交流电源上工作,测得灯管电压为100V、电流为0.4A、镇流器的功率为7W。求:(1)灯管的电阻RL和镇流器的电阻R和电感L;(2)灯管消耗的有功功率、电路消耗的总有功功率以及电路的功率因数;(3)欲使电路的功率因数提高到0.9,需并联多大的电容?
3.10图3.15所示电路中电压表V1和V2的读数都是5V,试求两图中电压表V的读数。
解:图3.15两图中,两元件都是串联的关系,设端口电流i的参考方向如图3.16(a)、(b)所示,设电流为参考相量,即 。因电容元件的电压滞后其电流 ,由图3.16(c)知,
已知电压(电流)的有效值形式(即初相位未知),且无源元件参数待求。
选择参考相量(即初相位为零的相量):串联电路选电流为参考相量;并联电路选电压为参考相量;混联电路选并联支路的电压为参考相量。
从参考相量出发,利用每一元件及支路间电压、电流的相位关系和电路中KCL、KVL的约束方程定性画出相量图。
利用相量图表示的几何关系,求得所需的电流相量和电压相量。
3.1基本理论
3.1.1正弦交流电基本概念
1.正弦量
定义: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的电压和电流,称为正弦交流电或正弦量。
2.正弦量的三要素
正弦量的三要素:幅值、角频率和初相位
以正弦电流为例,正弦电流的瞬时表达式为
式中,Im为幅值,ω为角频率, 为初相位。
(1)幅值(最大值)和有效值
幅值:用Im、Um表示;
2.相量法
运用相量和相量模型来分析正弦稳态电路的方法称为相量法。直流电路中学习过的各种定理、公式和方法均可引用到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所不同的是,电压、电流应以相量表示,电阻、电感和电容以及它们所组成的串并联电路应以阻抗来表示。运用相量法分析正弦稳态电路,根据已知条件,共有两种题型:解析法和相量图法。具体分析步骤如下:
(3)初相位
:称为正弦量的相位角,t=0时的相位角 称为初相位
相位差:两个同频率的正弦量的相位之差等于初相位之差。
例如,设两个同频率正弦电压u和电流i分别为

注意:初相位 和相位差 的主值范围为

3.1.2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1.三角函数表示法:也称瞬时值表示法,例
2.正弦波形图表示法:如图3.1所示。
发电设备的容量没有被充分利用;
增加线路和供电系统的功率损耗。
(2)功率因数的提高
条件
保持用电设备原有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及功率不变,即工作状态不变。
方法
常用的方法是在供电线路或感性负载两端并联电力电容器。其电路图和相量图如图3.8所示。
所需并联电容值为
3.1.6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1.相量模型
在正弦稳态情况下,将时域模型中的正弦量表示为相量,无源元件参数表示为阻抗,这样得到的模型称为电路的相量模型。
上述结果表明,电阻元件始终是在消耗有功功率,而电感元件和电容元件实际是不消耗有功功率的。有功功率是反映电路实际消耗功率情况的,电路总的有功功率也就是消耗在电路各电阻上的有功功率之和。
3.无功功率Q,单位为乏(var)
电路中的电感、电容实际不消耗能量,但在电感、电容和电源之间存在着能量转移,这种能量交换规模的大小,用无功功率Q表示,其定义式为
(3)式不正确。因为“U”表示电压的有效值,电压的瞬时值用“u”表示。则正确的表示应为
(4)式不正确。正确的应为
例3.2指出下列各式的错误:
(1)
(2)
(3)
(4)
解:(1)正弦量的瞬时值不等于相量,相量的大小通常用有效值表示,正确的写法是
(2)正弦量的有效值不等于相量,也不等于瞬时值,正确的写法是
3.3习题详解
习题3
3.2已知 ,
(1)指出各正弦量的幅值、有效值、角频率、初相位、周期、频率以及两个正弦量之间的相位差为多少?
(2)试分别用波形图、相量及相量图表示上述两正弦量。
解:(1)
幅值有效值角频率初相位周期频率
uA310V220V314rad/s 0.02s 50Hz
uB310V220V314rad/s 0.02s 50Hz
(3)此题缺少单位,正确的写法是
(4)有效值不等于相量,正确的写法是
例3.3指出下列各式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
(1) (2) (3) (4)
(5) (6) (7) (8)
解:本题是根据电感和电容元件伏安关系的时域形式

电感和电容元件伏安关系的相量形式

电感和电容元件伏安关系的有效值关系

来判断,所以只有(4)、(5)、(6)式是正确的,其余各式都是错误的。
解:线圈接在30V的直流电源上,电感相当于短路状态,可求出线圈的等效电阻为
线圈接在交流电源上时,由题意可求出线路电流
3.8额定电压220V、功率为100W、功率因数为0.5的日光灯20盏,与额定电压220V、功率为40W的白炽灯并联接在电压为220V的交流电源上,求总电流和总功率因数,并绘出总电流与总电压的相量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