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数学实验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实验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实验教学设计
河间市景和镇宋王大小学张井飞
数学是从直观具体的实验阶段走入抽象理论阶段,学生应重走人类掌握数学的历程。

数学教学中应当恰当地引入数学实验,让学生参与数学知识的构建过程,亲历探索知识的乐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下面是小学数学“三角形内角和”数学实验教学设计。

目标:1、结合具体图形能描述出三角形的内角和内角和的含义。

2、在教师的引导下,小组合作交流中,通过动手操作,实验验证总结三角形的内角和
师180°,同事发展动手动脑及分析推理能力。

重点:探索和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难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自主探索和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过程:
(1)情景激趣,质疑猜想。

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问题情境,架起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抽象数学与具体问题之间的桥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鼓励学生主动质疑猜想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途径。

因为学生提出的这个问题和猜想不是老师给予的,而是学生主动探索发现的,与被动的接受相比学生更乐于这样的探索。

教学片断一:
播放动画片:在图形王国中,有一天三角形大家庭里为“三角形内角和的大小”爆发了一场激烈的争吵。

钝角三角形大声叫着:“我的钝角大,我的内角和一定比你们的内角和大。


锐角三角形也不示弱:“我的锐角虽然比钝角小,但我的内角和并不比你小。


直角三角形说:“别争了,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

我们的内角和是一样大的。


我的内角和我的内角和
一定比你们并不比你们的小
的大
师:想一想,什么是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

生: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和。

师:同学们刚才看了动画片你们知道谁说对了吗?不知道的话想一想,猜一猜谁说的对?
学生进行猜想,自由发言。

(2)自主探究,验证猜想
验证猜想为学生提供了“做数学”的机会,让每个学生围绕自己的猜想、决定自己的探索方向、选择自己的方法,动手、动脑、动口,让学生在操作中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

验证自己的猜想,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验证,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教学片段二:
师:刚才大部分同学都猜直角三角形说的对。

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都是 180°,你能设法验证这个猜想吗?
生1:能。

我量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度数,加起来是否接近180°(量的时候可能会有些误差)。

生2:我把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来拼一拼是否能拼成一个平角。

生3:我把三角形的三个角撕下来,拼一拼是否180°。

生4:我把三角形的三个角往里折,看一看这三个角是否折成一个平角。

……
师:上面你们说了不少的验证猜想的方法,请大家用准备好的材料用你喜欢的方法,动手验证自己的猜想吧!(学生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标明∠1、∠2、∠3,以免把内角搞混了。

)学生边实验边整理信息,完成实验报告后,学习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

(3)交流评价,归纳结论。

各学习小组汇报自己的验证过程,展示探究的成果。

对学生探索发现的方法、策略进行总结归纳,集思广益,取长补短达到共识。

在交流、归纳过程中,及时肯定其中的闪光点给予表扬和鼓励,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愉悦,促使他们获得更大的成功。

教学片段三:
学生操作验证,完成实验报告单后,利用投影仪展示学生填写的实验报告单。

(如下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