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生物_【课堂实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生物_【课堂实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使用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教学设计【课标解读】《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强调提高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对科学和探究未知的兴趣;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解读:本节旨在通过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发展等内容的教学,让学生沿着人们探索生物世界的道路,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方法,体会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过程,对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有重要意义。

【教材分析】《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是人教版高中新课标《生物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教材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大量的实验材料)和比较(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来认识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从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科学史)中认识生物界的统一性。

本节用2课时。

其中1课时完成观察细胞的实验。

1课时完成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以及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的学习。

教学重点: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归纳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解决方法]教师结合教材图示,在操作前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真正理解了这些操作步骤,才能更好地完成观察细胞的任务;同时提供足够的材料,通过观察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

教学难点: 理解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解决方法]通过数码投影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归纳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让学生理解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显微镜的用法,但很多条件有限的学校并没有真正开设实验操作,对部分学生来说,该节实验课是对显微镜的“扫盲”,对所有学生而言,做好这个实验对高中实验基本技能的建立过程极为重要,也为以后的生物实验操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教学中遵循认识规律,注重运用观察与实证的方法,让学生先获得感性认识,再上升到理性认识,更有助于学生理解、认识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为后面实验教学做好坚实的铺垫。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高倍显微镜的构造、原理和操作步骤要点;比较归纳不同细胞的异同点;能力目标:正确、规范使用操作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生物细胞。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同显微镜的发明和使用对生物学发展的巨大贡献。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一、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步骤(1)低倍镜观察(先对光,后调焦)(2)移动玻片,将要放大的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3)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物镜,换上高倍物镜(4)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5)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二、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显微镜的用法,但很多条件有限的学校并没有真正开设实验操作,对部分学生来说,该节实验课是对显微镜的“扫盲”,对所有学生而言,做好这个实验对高中实验基本技能的建立过程极为重要,也为以后的生物实验操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教学中遵循认识规律,注重运用观察与实证的方法,让学生先获得感性认识,再上升到理性认识,更有助于学生理解、认识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为后面实验教学做好坚实的铺垫。

【效果分析】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和实际操作,对于不同细胞的形态和高倍显微镜的使用都有了高层次的认识和理解。

对于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要点掌握的很好,并能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对更多的细节提出很好的解答,比如对于污染物的位置做出正确的判断。

本节课的学习对于高中三年的实验学习意义重大。

【教材分析】《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是人教版高中新课标《生物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教材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大量的实验材料)和比较(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来认识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从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科学史)中认识生物界的统一性。

本节用2课时。

其中1课时完成观察细胞的实验。

1课时完成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以及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的学习。

教学重点: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归纳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解决方法]教师结合教材图示,在操作前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真正理解了这些操作步骤,才能更好地完成观察细胞的任务;同时提供足够的材料,通过观察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

教学难点: 理解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解决方法]通过数码投影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归纳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让学生理解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烟台第四中学高一生物导学案【课题】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第一节)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显微镜的基本结构与使用技术)班级:姓名:【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说出高倍显微镜的构造、原理和操作步骤要点;比较归纳不同细胞的异同点;能力目标:正确、规范地操作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生物细胞。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同显微镜的发明和使用对生物学发展的巨大贡献。

认同细胞既具有多样性又有统一性。

【课前导学】小组合作探究分析、讨论一、显微镜知识总结1、显微镜的结构:(能够准确指出目镜、物镜、粗细准焦螺旋、光圈、反光镜、载物台)2、显微镜的成像结果:3、使用低倍镜观察的步骤:a.取镜与安放:(1)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的前方稍偏左b.对光:(1)转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2)选一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右眼同时睁开。

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

c.低倍镜观察:(1)把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上,用压住,标本正对通光孔的中心;(2)转动,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眼睛从侧面看着物镜镜头与标本之间,防止两者相撞);(3)左眼看目镜内,同时反向缓缓转动,使镜筒上升,直到看到物像为止,再稍稍转动,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4、使用显微镜的规律a.显微镜放大倍数=b、放大倍数是指物体的放大倍数c.镜头长度与放大倍数关系:目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成,物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成。

d.物像移动与装片移动的关系:物像移动的方向与载玻片移动的方向e.调节视野亮度的方法:f低倍镜和高倍镜的区别如下表:【课堂合作探究】①将自学中遇到的问题同桌交流,用红笔做好标记。

②小组交流,总结本组内的看法和观点,组长做好记录,准备展示和点评。

③按照互动要求,及时思考,展示到位,认真点评。

二、使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1.操作步骤:(1)低倍镜观察(先对光,后调焦)(2)移动玻片,将要放大的物像移到视野(3)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物镜,换上高倍物镜(4)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5)转动,使物像清晰【问题探讨】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1、是低倍镜还是高倍镜的视野大,视野明亮?为什么?2、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3、用转换器转过高倍镜后,转动粗准焦螺旋行不行?4、试归纳观察到的细胞在形态、结构上的共同点,并描述它们之间的差异,分析产生差异的可能原因?【归纳总结】1、高倍镜的使用方法步骤:①.转动使视野明亮。

②.在倍镜下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象移至③.用转过高倍物镜。

④.观察并用调焦。

2、特别提醒;⑴必须先___倍镜观察后,再转动转换器换成____倍镜观察。

⑵低倍镜观察时,粗、细准焦螺旋都可调节,高倍镜观察时,只能调节___________。

⑶由低倍镜换高倍镜,视野变____,视野内细胞数目变_____,每个细胞的体积变_____。

⑷目镜的长度与其放大倍数呈____比;物镜的长度与其放大倍数呈__比。

⑸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放大倍数指的是物体的___________的放大倍数。

⑹物象移动与装片移动的关系:由于显微镜下成像是到立的像,所以,物象移动的方向与载玻片移动的方向是_________的。

⑺放大倍数的变化与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变化的关系:①一行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放大倍数与视野范围成反比的规律计算;②圆形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看到的实物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的规律计算。

【课堂检测】1.用显微镜观察某标本时,已知目镜的放大倍数为l0×,物镜的放大倍数为40×,则物像的放大倍数为()A.长度、宽度均放大400倍B.面积放大了400倍C.长度或宽度放大400倍D.标本的体积放大400倍2.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基本步骤包括:①调节细准焦螺旋;②转换高倍镜;③把分裂中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④将洋葱根尖永久装片放在低倍镜下观察。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②④① D.④③②①3、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时,先在低倍镜看清楚后,移至视野中央后,再换用高倍镜观察B.为观察低倍镜视野中位于左下方的细胞,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再换用高倍镜C.用显微镜的凹面反光镜反光,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更多,但细胞更小D.在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观察时,先用粗准焦螺旋调节,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节4.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装片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将物镜对准通光孔 B.先用高倍镜,后用低倍镜观察C.移动装片可确定污物在物镜上 D.使用高倍镜时,用粗调节器调节5.用显微镜镜检人血涂片时,发现视野内有一清晰的淋巴细胞如右图。

为进一步放大该细胞,首先应将其移至视野正中央,则装片的移动方向应是()A.向右上方 B.向左上方C.向右下方 D.向左下方6.在将显微镜的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并寻找物象的过程中,不应出现的操作过程是()A.调节细准焦螺旋 B.调节粗准焦螺旋 C.转动转换器 D.调节光圈7.用显微简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来观察血细胞涂片。

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所示。

如果载玻片位置不变,用哪一物镜在一个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最多()A. B. C. D.8.观察细胞中染色体行为并计数时,使用光学显微镜的正确方法是:()A.低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转用高倍镜并增加进光量,调焦观察B.低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转用高倍镜并减少进光最.调焦观察C.低倍镜对焦,转用高倍镜,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减少进光量,调焦观察D.高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增加进光量,绸焦观察9、显微镜镜头盒中的4个镜头。

甲、乙镜头一端有螺纹,丙、丁皆无螺纹。

甲长3 cm,乙长5 cm,丙长6 cm。

丁长8 cm。

请问:物镜与装片之间距离最近的是;在同样光源条件下,视野中光线最暗的一组镜头是。

【课后作业】1、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调光和观察时操作者的两眼应()A.左眼注视目镜,右眼闭着B.右眼注视目镜,左眼闭着C.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着D.右眼注视目镜,左眼睁着2、在光照明亮的实验室里,用白色洋葱表皮细胞(透明度较大)作为观察材料,为了尽可能清晰,此时应()A.改用凹面反光镜、增大光圈B.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C.改用平面反光镜、增大光圈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3、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