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三号
号探测器将首次获现月夜生 存。这将是我国探月‘三步走’战略中极为关 键的一步,她的表现值得我们期待。
中国的玉兔号月球车是无人驾驶月球车,质量约140kg,与 苏联的月球车相比是“小个子”。玉兔号搭载有测月雷达、 全景相机、红外成像光谱仪和粒子激发X射线谱仪等先进设备。
。 中国探月工程经过10
年的酝酿,最终确定 中国的探月工程分为
“绕”、“ 落”、
“回”3个阶段
嫦娥工程的一期工程——绕月飞行 第一步为“绕”,即发射中国第一 颗月球探测卫星,突破至地外天体 的飞行技术,实现首次绕月飞行。 嫦娥工程一期工程目标有5项: 研制和发射中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 星、初步掌握绕月探测基本技术、 首次开展月球科学探测、初步构建 月球探测航天工程系统、为月球探 测后续工程积累经验。 嫦娥工程一期工程科学目标有 4个: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 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 型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特性、探 测地月空间环境。 目前一期工程的目标已经全部
嫦娥三号任务的具体特点
嫦娥三号任务的具体特点可总结为以下几方面: •选择与以往不同区域着陆; •月面软着陆就位探测与月球车巡视勘察二者同时 进行并有机结合,将获得比以前更有意义的探测成 果; •在国际上首次利 用测月雷达实测月 壤厚度(1~30米) 和月壳岩石结构 (1~3千米);
嫦娥三号的难题
各国登月情況
• 1969年7月20日, 美国宇航员奥尔德林 (如图)和阿姆斯特 朗(头盔中影像)乘 “阿波罗”11号飞船 首次登上月球。
“嫦娥奔月”是中
国家喻户晓的神话
故事。2004年,中
国正式开展月球探
测工程,并命名为 “嫦娥工程”。
嫦娥”这个 美丽的名字, 一直以来都 寄托着人们 对月亮的无 限向往,因 此“嫦娥奔 月”的神话 在民间流传 了几千年。 如今,登九 天揽月将不 再只是传说
嫦娥三号是中国 第一个月面软着 陆探测器。和嫦 娥一号和二号绕 月飞行不同,嫦 娥三号要实现落 月,因此在外形 和结构上有很大 变化,它重3700 公斤,而嫦娥一 号和二号只有 2350公斤。嫦娥 三号包括两个系 统,一个是着陆 器,另一个是巡 视器(月球车),
作息很规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一觉14天,白天需午休,寿命3个月
• 1、安全落月难 (在整个落月过程中,嫦娥将经历与
地球失去联系的黑色720秒,这段时间里,着陆器导航 与控制系统的敏感器,将充当“大脑”,指挥着陆器平 稳降落 )
• 2、月面行走难(月尘、地形复杂、昼夜温差大、日
出而作、日落而息、宇宙射线强)
• 3、远距离通信难
嫦娥三号发射成功的意义:
1、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嫦娥三号着陆区
虹湾,又名‚彩虹湾‛,为嫦娥三号着陆区,位于月球北纬 43度左右、西经31度左右,南北长约100公里、东西长约300 公里。虹湾是一大片平地,降落比较容易,另外,能源供应 和通讯条件合适。
三大工程目标
(1)为突破月球软着陆、月面巡视勘察、 深空测控通信与遥操作、深空探测运载火 箭发射等关键技术,提升航天技术 水平; (2)研制月球软着陆探测器和巡 视探测器,建立地面深空站,获得 包括运载火箭、月球探测器、发射 场、深空测控站、地面应用等在内 的功能模块,具备月球软着陆探测的基本能力; (3)建立月球探测航天工程基本体系,形成重大项 目实施的科学有效的工程方法。
我国探月工程的发展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成功发射。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成功发射。 2013年12月2日,我国成功发射“嫦娥三 号”。
嫦三探月‘三步走’战略中极为关键的一步
嫦娥三号着陆器上携带的极紫外月基天文望远 镜、极紫外相机,以及巡视器上携带的测月雷
达、全景相机、红外成像光谱仪和粒子激发X射线谱 仪,都是世界月球探测史上的创举。‚嫦娥三
在月面“行走”风险重重
月球车在月面‚行走‛风险重重,月壤 细粒会大量扬起,形成月尘,一旦附着很难清除。 月尘可能引起月球车很多故障,包括机械结构卡死、 密封机构失效、光学系统灵敏度下降等。 月球昼夜温差非常大,白昼时温度高达150摄氏度, 黑夜时低至零下180摄氏度。为适应极端环境,‚玉 兔号‛月球车利用导热流体回路、隔热组件、散热 面设计、电加热器、同位素热源,可耐受300摄氏度 的温差。
•月球绕地球转一圈需要28天多,月球自转也是28天。 这意味着,月球上的一昼夜相当于地球上的28天。 •古人把月亮称为广寒宫,一点都不假。月面夜间最低 温度可以降至零下180摄氏度,电子设备根本无法工 作。更要命的是,月球上的一晚上相当于地球上的14 天,可谓‘长夜漫漫真难熬’! •为此,科研人员为‚玉兔号‛精心设计了休眠模式— —14天工作,14天‚睡觉‛。
環形山
月海
月球的资源
「氦-3」可供电地球5万年
• 月球资源除了蕴藏着硅、镁、铝、钙、铁、钛、钠、锰、铬、
钾、钍、铀及稀土元素等,月球表面土壤中还富含能够替代 石油的聚变能源「氦-3」。其开发利用前景已成为各国组织 重返月球和开展月球探测的最主要动力。 • 「氦-3」是一种清洁、安全和高效的核聚变发电燃料,每10 吨「氦-3」发的电就能满足中国一年的用电量, 100吨「氦3」原料足可以解决全球一年的电力供应,月球上 的「氦-3」储量据估算有100万吨到5亿吨。因此, 月球资源「氦-3」可供电地球5万年。
实现。
嫦娥工程的二期工 程——落月探测 第二步为“落”, 即发射月球软着陆器, 并携带月球巡视勘察 器(俗称月球车),在着 陆器落区附近进行就 位探测,这一阶段将 主要突破在地外天体 上实施软着陆技术和 自动巡视勘测技术。
嫦娥工程的三期工程——采样返回 第三步为“回”,即发射月球采样返回器,软着陆在 月球表面特定区域,并进行分析采样,然后将月球样品带 回地球,在地面上对样品进行详细研究。这一步将主要突 破返回器自地外天体自动返回地球的技术。 嫦娥工程的三期工程是要完成月球表面采样返回。着 陆器将携带探测仪器开展探测区月貌和物质调查,进行月 基空间环境和空间天气探测,获取探测区的背景资料,并 选择合适地点进行钻孔采样和选择性机械臂采样。采样后 返回舱在月面起飞,将月球样品运送回地球,供实验室作 进一步的系统分析和研究。月球探测三期工程的实施将深 化对月壤、月壳和月球形成和演化的认识,并为月球探测 后续工程提供数据支持。三期工程将是在二期工程基础上 的一个腾飞,也是后续载人登月工程的一个起点。预计在 2020年前后实施。
月球
• 月球是离地球最近一个天体,相距 有38.4万千米。 • 天文学家早已用望远镜详细地观察 了月球,对月球地形几乎是了如指掌。月球上有山 脉和平原,有累累坑穴和纵横沟壑,但没有水和空 气,昼夜之间温差悬珠,一片死寂和荒凉。 • 人们从古代起,就开始对月球发生了兴趣,不断对 月球进行着观察和探索,并幻想着能到月球上去。 • 由于当时的科学技术还很不发达,所以人们就编造 了不少关于月球的神话故事,例如,嫦娥奔月、吴 刚砍桂、玉兔捣药等。
2、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 响力; 3、有利于进一步增强民族凝聚力、自豪 感、自尊心和自信心; 4、有利于促进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的实施
多个「首次」
•首次在软着陆地点利用数据转 发器精确测定地月间距离,进 行月球动力学研究; •首次开展日地空间和太阳系外天体的月基甚低频射 电干涉观测,进行太阳射电爆发与空间粒子流、光 千米波辐射、日冕物质抛射行星低频噪声和太阳系 外天体的甚低频观测研究; •首次在月球上采用极紫外相机观测太阳活动和地磁 扰动对地球空间等离子层极紫外辐射的影响,研究 该等离子层在空间天气过程中的作用; •首次进行月基光学天文观测,研究太阳系外行星系 统、星震和活动星系核。
月面的地形
主要有: 环形山 月海 月陆和山脈等等 月海有22个,绝大多数分布在月球 正面。其中最大的「风暴洋」 面积约五百 万平方公里,差不多九个法国的面积总和。 有五个地形与之类似的「湖」——梦湖、死 湖、夏湖、秋湖、春湖,但有的湖比海还大。 「湾」和「沼」:月海伸向陆地的部分,都 分布在月球正面。 • 湾有五个:露湾、暑湾、中央湾、虹湾、 眉月湾; • 沼有腐沼、疫沼、梦沼三个,其实沼和 湾没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