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十三五”中国机场建设规划方向解读

“十三五”中国机场建设规划方向解读

“十三五”中国机场建设规划方向解读
中投顾问在《2016-2020 年中国机场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提
到,目前我国现有210 个民用机场,其中3000 万人次级机场9 个、1000 万
人次级机场26 个,远不能满足未来中国航空业快速发展的要求,因此十三五期间我国将打造国际枢纽机场,建设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世界级机场群,加快建设哈尔滨、深圳、昆明、成都、重庆、西安、乌鲁木齐等国际航空枢纽,强化区域性枢纽机场功能,实施部分繁忙干线机场新建、迁建和扩能改造工程,建设支线机场和通用机场。

预计十三五末,将建成干线机场260 个,建成通用机场500 个以上。

一、京津冀世界级机场群建设成为领头羊
民航航线过去都是点对点型的机场和航线,十三五要大力发展枢纽型机场,打造三个世界级机场群: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机场群。

就机场建设来说,京津冀机场群已经成为了领头羊。

未来京津冀地区将打造四大机场枢纽(首都机场、天津滨海机场、石家庄正定机场、正在建设中的北京新机场),并建设多个支线机场,真正形成三地民航一张大网。

到2020 年,三地要形成定位明确、功能最佳的四枢纽、多支线京津冀机场群。

北京新机场是建设在北京市大兴区礼贤镇、榆垡镇与河北廊坊市广阳区的超大型国际航空综合交通枢纽,北京新机场工程投资799.8 亿元,规划建设7 条跑道,满足年旅客吞吐量1 亿人次需求。

一期工程按2025 年旅客吞吐量7200 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00 万吨,飞机起降62 万架次的目标设计,
建设4 条跑道,70 万平方米航站楼及相应的货运、空管、航油、市政配套、综合交通枢纽等设施。

2016 年北京新机场主体工程已开工建设,配套设施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