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教案资料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教案资料

第一单元活动玩具第一课课程表教学目标:1. 通过自学制作步骤,学会制作"课程表",给自己的学习到来方便。

2. 了解抽拉玩具的主要部件:操纵杆和摇臂。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抽拉使人物活动起来。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已经制作好的"课程表"1份。

2. 学生准备:剪刀、胶水、01号制作材料。

教学过程:1. 教师出示"课程表"成品,抽拉几次调动起学生制作活动课程表的浓厚兴趣和迫切要求。

2. 完成该制作件的难点:(1)怎样粘贴上下底板让课程表动起来;(2)怎样使课程表中的小男孩站起来?为突破难点教师应准备相应的多媒体课件或放大了的教具演示说明让学生看清楚明白该怎样做?复习一下纸工制作符号的操作要点,如山线怎样折叠等等。

(3)在学生制作体验的基础上,帮助学生了解通过操纵杆完成抽拉连动的现象启发学生动脑筋。

想一想抽拉连动在生活中的应用我们还能设计制作别的抽拉纸玩具吗?3.评价作品第二单元纸筒制作第二课小鸟的家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知道平时见到的圆纸筒都是由平面的纸张卷制而成的。

2、学会制作"小鸟的家"。

3、在制作中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动手动脑、发挥想象、独立完成制作任务。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录像片"树林与小鸟"、"小鸟的家"示范作品。

2、学生准备:剪刀、刻刀、胶水、02号制作材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激发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先放一段录像:小鸟的家在树林里,那里有茂密的大树,小鸟在那里生活得自由自在。

学生可以先说说看了录像之后的感受。

然后导入课题。

2、制作之前先复习一下几种制作符号。

制作时由学生自己观察,研究应该如何制作小鸟的家。

理出操作顺序,再剪、刻、卷折、粘贴、插接。

整个制作过程应该是学生发现问题自己想办法克服困难的过程。

提倡在小组里同学间及时交流讨论,互相启发,团结协作解决问题。

第二课时3、小鸟的家安在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上。

制作好的圆筒使大树的树干绿色的部分是树叶的位置。

树叶的设计、选择及怎样拜访则要求各自发挥想象:你认为小鸟喜欢在什么树上安家?形态各异的树叶造就了各式各样小鸟的家这一制作步骤意在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利用不同的树叶创造性的安排小鸟的家,使制作件"小鸟的家"多姿多彩4、作品评价第三单元美化生活第三课立纸花教学目标:1、通过自学制作步骤学会制作"立体花"。

2、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

3、用花瓣组合成一朵立体花培养学生严谨的作风。

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学生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立纸花之范作品相关的电教多媒体课件及设备。

2、学生准备:美工刀、直尺、胶水、03号制作材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了解墙面装饰。

你认为经过装修的墙壁是不是更好看?(出示有关墙面装饰的图片--彩色涂料粉刷的墙壁、做出纹理效果的墙面、画有壁画的墙面、挂了花或装饰了浮雕的墙面等)你家的墙壁是怎样装饰的?说说你见过的经过装饰的墙壁。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制作一种可以装饰墙面的工艺制品--立纸花。

(展示立纸花作品)二、制作立纸花。

1、制作立纸花的一个单元部件。

立纸花是由几片"花瓣"组成的,一个"花瓣"就是一个单元部件。

制作件上已标出一些切割线,我们应该用什么工具?怎样切割呢?小组讨论。

并强调提示注意安全。

制作步骤:切割--将折线画痕--粘贴成圈--折叠。

第二课时2、组合立纸花。

看一看这些立纸花作品,观察、探究组合单个部件的方法。

独立组合完成立纸花制作。

3、如果制作卡上画好折线和切割线的部件不够,还可以在另一半卡纸上画出折线和切割线。

自己设计制作部件。

三、作品展示。

比一比,看谁的立纸花做得更漂亮?四、作品评价。

第四课松鼠宫灯教学目标:1. 能正确使用剪刀和刻刀进行松鼠宫灯的制作。

2. 能识读松鼠宫灯上一些简单的图样,并利用工具安全、有效地对材料进行加工。

教学重点:1、能识读松鼠宫灯上一些简单的图样。

2、利用工具安全、有效地对材料进行加工。

教学难点:剪松鼠时鼠鼻要圆滑,折叠宫灯时要粘合到位。

教学准备:剪刀、刻刀、胶水。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出示教师作品《松鼠宫灯》出示图片(各式宫灯的图片),展示教师作品。

明确要求本课任务做松鼠宫灯。

二、了解剪纸过程:让学生观察松鼠宫灯,交流注意点:灯座的折叠要注意,弯曲得当。

松鼠的剪制尤为复杂,需要心细,灯须要齐整、紧缩。

第二课时三、学生制作。

1.剪切宫灯各部件。

2.折叠并粘贴。

3.制作等须。

四、作品展评。

1.学生自己评价自己的作品。

2.评价他人的作品。

(从做工方面评价)第四单元学会生活第五课液晶电视教学目标:1. 通过自学,学会自制液晶电视。

2. 掌握刻、画、折、粘等技法。

教学重点:通过自学,学会自制液晶电视。

教学难点:掌握刻、画、折、粘等技法。

教学准备:剪刀、美工刀、胶水。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 同学们,你们家的电视是什么样的?你能给大家描述一下吗?它有哪些构造?2. 给电视分类。

二、制作过程:1. 出示材料。

指导学生了解本节课手工制作的的材料。

2. 分步讲解各部分的制作方法。

3. 难点讲解:电视座的制作方法和液晶屏幕的制作方法。

第二课时4. 学生动手制作。

教师相机辅导。

三、作品展示:1. 展示学生的作品。

2. 学生自己评价。

3. 他人评价和教师评价。

4. 及时补救。

第六课猪形储蓄罐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讨论、了解动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2、通过欣赏分析猪的图片,引导学生掌握猪的造型特征,学习用纸表现猪的形象。

教学重点:通过了解猪的特点和生活习惯,观察并把握猪结构和造型特点。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今天,可爱的猪宝宝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我们用掌声欢迎他。

(老师出示猪型储蓄罐)1、同学们。

猪在你们的印象中是种怎样的动物呢?2、同学们眼中的猪好像有好多缺点哦,可是有几只小猪不服气了,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心声吧![课件出示小猪的形象,同时播放声音:"小朋友们,其实我们身上有好多优点的,我们猪家族的每个成员全身上下对人类都有很大的贡献3、那你们知道猪对人类有哪些贡献呢?师生交流老师补充小结。

4、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猪的世界,制作这个猪宝贝吧。

二、制作过程:1、引导看制作步骤。

2、学生制作。

3、在小组中交流。

三、拓展:《三只小猪》动画片第五单元交通工具第七课磁悬浮列车教学目标:1、通过自学制作步骤,学会制作"磁悬浮列车"。

2、进一步训练学生掌握节剪切、折叠和粘贴的基本技法。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细心、条理、规范化操作。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细心、条理、规范化操作。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磁悬浮列车示范作品,相关的电教课件及设备。

2、学生准备:剪刀、刻刀、直尺、胶水、08①、08②号制作材料。

教学过程:1、体温激趣,导入课题。

(1)你乘坐过哪些陆上交通工具?(2)你知道目前最快的陆上交通工具是什么?(3)说说你所了解的磁悬浮列车(可先播放磁悬浮列车的相关录像)。

2、制作磁悬浮列车车厢。

(1)复习几种手工制作符号及剪、刻、折、贴等基本技法:(2)观察示范作品,对照认清卡片上提供的"列车"各部件。

(3)分别剪下各部件,有条理地折叠、粘贴(最好剪下一个部件就立即处理好再剪下一个;否则部件过多容易乱)。

3、分小组将个人制作好的车厢组合成一列长长的磁悬浮列车。

4、比一比。

看哪个同学的车厢做得好。

哪个小组的磁悬浮列车组合得好。

第八课卡车教学目标:1、通过自学制作步骤学会制作"卡车"。

2、了解卡车的基本结构。

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自己设计制作卡车的车厢。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卡车示范作品,各种卡车的图片资料或多媒体课件及设备。

学生准备:剪刀、美工刀、直尺、胶水、09号制作材料。

教学过程:1、根据制作磁悬浮列车的经验和已掌握的基本技能,学生自行制作完成卡车车身模型。

2、设计制作车厢是难点,教师要启发、帮助学生完成再创造的制作过程。

(1)提问:卡车有哪些用途?不同用途的卡车车厢样子有什么不同?(2)出示各种卡车的图片或相关的多媒体课件。

(3)在小组里议论。

交流各自知道的各种式样的卡车车厢。

(4)画草图。

设计车厢并完成制作。

3、评价展示。

(1)在小组内自评、互评。

评出具有最佳创意且制作精细的优秀作品。

(2)请优胜者上讲台展示作品,介绍制作经验,心得体会。

第六单元化妆舞会第九课面具教学目标:1、通过自学制作步骤学会制作"面具"。

2、了解面具的种类、材料等知识。

教学重点:了解天使翅膀的连接方法。

教学难点:要求学生有创新。

教学准备:10①号卡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了解面具。

1、展示各种各样的面具(可以让几个同学戴上)调动学生的兴致和动手制作的欲望。

2、赏析面具:从面具表现的题材内容上、从面具造型的形态上给面具分分类。

说说我们见过的(从影视上在舞会中)或自己使用过的面具。

3、介绍面具及面具的种类(人物、动物、卡通、平面半拉体)。

二、制作面具。

1、展示面具示范作品。

2、对照示范作品读懂10①号卡片上的制作步骤示意图(小组内讨论)。

3、按步骤完成面具的制作。

4、用10②号彩色卡纸装饰面具(可以在面具的眼部涂上自己认为合适的颜色)。

尽可能装饰得与众不同。

第二课时三、设计制作面具。

1、熟悉面具的种类和面具的不同造型。

2、自备材料。

创意设计,画出要制作面具的形象草图。

3、用自己掌握的方法制作自己喜爱的面具。

四、戴面具。

做游戏。

1.猜一猜我是谁?选择一种游戏,戴上面具玩一玩。

第十课小熊帽饰教学目标:1、根据制作面具的方法,学会制作"小熊帽饰"。

2、学会制作帽饰头箍。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会设计创作自己喜爱的帽饰。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小熊帽饰示范作品。

学生准备:剪刀、胶水、纸带、卡纸、11号卡纸材料。

教学过程:1、制作头箍--要自备几条宽约3厘米长约60厘米的纸带(质地较柔韧的)。

制作时按照自己的头围尺寸将纸带粘贴成圈做成头箍,然后与帽饰的主题部件粘贴链接起来,也可以用绳带(松紧带)作头箍。

2、根据活动内容的需要,设计制作不同式样的帽饰戴起来,开展课外文体娱乐活动。

3、作品评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