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听课记录
生:因为他们的直径不一样。两脚之间定的距离不一样。
师:所以我们得出,画圆的大小跟什么有关?
生:直径和半径。
师:要画出最大的圆,半径是多少?2厘米,同学们再试着画一下。(生动手画,师巡视)
师:我们可以看出,原来正方形还可以画出最大的圆。(???)
师: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
生:。。。。。
师:同学们,生活中有很多圆,只要我们用数学的眼睛去观察,我们就能看到很多数学中的问题,同学们放学后去观察一下,好不好?
三、精读课文引入重点段研读:课文哪一段在写这奇怪的事情呢?呈现段落: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中直掉下来。
1、自由读语段。指名读,齐读。师:同学们,这里虽然只有一句话,但是却讲了好几层意思,你们说说,这段话先讲了什么,再讲了什么?
2、理解——朗读——填空更羸( ),只听得( ),那只大雁(直 ),( 直 )。
3、品读两个“直”。能不能给“直”换个词?(拼命,笔直)师疑问:这是怎么回事呢?课文哪里讲到原因了呢?引入课文最后一段研读,读懂了什么?呈现段落:更羸说:“它飞得慢,叫的声音很悲惨。飞得慢……”自由读语段。填空练习:更羸看到 ,想到 ,更羸听到 ,想到 。
9时8分 师:打开书本完成第一题,填写下表。生动手。(师补充板书:d=2r r=d/2 )
生:半径是。。。直径是。。。
生2:直径是。。。半径是。。。
生3:
师:他们说得对不对?做对的同学请举手。老师这里也有一个正方形,你能在正方形里画一不圆吗?在书里画。
生:动手9时12分
师:拿两本书,我们看一下,他们两个画的圆一样大吗?(太小了,可能看不清,可放在投影上。)
生交流。师:我们都是这么想的,看看课文是怎么来写的?再读课文语段。
A、感受“大雁”是怎样掉下来的?给课文排一排顺序。
B、交流:听到弦响——心里害怕——直往上飞——伤口裂开——直掉下来
C、小结:推理。
D、连起来读语段。师:你来推测一下更羸在怎么想?出示:更羸仔细看了看,心想:( ),然后,他指着大雁对魏王…
师:同学们有什么新发现,就把它写到我们的发现单上面去。
9时3分
师:看来大家都有自己的发现,哪个小组跟大家
生:在一个圆里可以画无数条直径
师:你是怎么发现的?通过怎样的?
生:通过对折。然后打开,就发现有无数条直径和半径。
师:你还有什么发现?
生: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师:你是通过怎样发现的?
生:通过对折。这就是圆的半径,打开就是圆的直径。
总评:
《惊弓之鸟》是篇老课文,有许多的人上过。听了周老师的课以后,我觉得还是可以生成新的教学方法。只要我们认真的去阅读去推敲都可以做到的。整节课,通过读、讲、分析、理解让学生充分的了解到更赢是个有勇有谋的一个人。语文教学是以“读”占鳌头!李老师更是通过大量的读,让学生来理解课文。使学生学的轻松、学的扎实,这正是现代语文所追求的课堂。
点评:关于圆柱相关知识的回答,学生很积极有6名同学发言,教师能适时总结,及时跟进。建议教师板书学生回答的纲要。
练习1:补充条件,只列式不计算:(用小黑板出示)
一个圆柱 ,高5厘米,它的侧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师:请你先补充条件,再列计算式子。
生1:底面周长5厘米,S侧=5×5。
生2:底面直径8厘米,S侧=3.14×8×5。
二、检查预习,了解大意
1、检查生字词:大王 更羸 愈合 裂开 孤单失群 悲惨重点指导:课文中那个大王是哪个国家的?(引出“魏国”“魏王”) 范写“羸”,区别“赢”。
2、自由读课文,把课文再次读通顺。
3、检查课文大意:你能用一句话说说更羸是谁?生:更羸是古时候魏国著名的射箭能手。理解“能手”。读好句子。在这篇文章中更羸做了一件怎样奇怪的事情呢?(更羸只要一拉弓,大雁就射了下来)
…四、小结。
听课评议
通过说成语让学生能够非常自然的进入到课文中来。揭题后通过图文结合让学生直观形象的了解了弓、雁。在教两个“直”,教师并不是直接的让学生来换词,而是通过朗读、理解、再读的形式有层次的理解字,再来换。这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缓冲的过程,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在下面的学习中,学生会更轻松,学到的东西更扎实。
四年级下册听课记录
授课教师学校班级来自六年级科目数学
课题
《圆》
授课时间
课堂教学简况
师:我们学到现在,我们认识到了半径,圆心,直径。(写错字,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把字改过来。下面利用我们的工具,圆片、尺子这是就是我们的工具,。。。。这是我们的研究方法,下面带着这些问题,去思考研究一下,小组互相讨论。开始。生讨论。8时59分
听课记录表
授课教师
学校
班级
六年级
科目
数学
课题
《圆柱表面积的应用》
授课时间
课堂教学简况
一、复习圆柱知识。
师:我们学过圆柱,知道了哪些知识?
生1:它有两个相等圆,一个侧面。
生2:它的侧面展开图有可能是正方形或长方形。
生3:它还有无数条相等的高。
……
师:谁知道怎样求圆柱侧面积呢?
生:圆柱侧面积等于底面周长乘高。
师:还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圆是一个对称的图形。我是折出来的。
师:第2个问题:在同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你是怎样发现出来的。
生:我是通过比一比和量。我只量了3条,是4厘米。
生:量了5条,2厘米。(????)
生:我们画的圆大小不一样。
师:应该画在同一个圆里。板书:同一个圆。 无数条,相等。(应该强调相等)
听课评议
教学内容准确,教学方法灵活,重点突出,解决难点,语言流畅,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小学听课记录表
授课教师
学校
班级
二年级
科目
语文
课题
惊弓之鸟
授课时间
课堂教学简况
课前谈话:你认识哪些成语?(龙飞凤舞,画龙点睛,打草惊蛇,叶公好龙……)
一、导入揭题板书:惊弓之鸟这个成语里面藏着两样事物,是什么?(弓,鸟)出示图文:弓(认识“弦”字),箭,大雁(大雁排成“一”字形,爱惜小雁)范写“雁”字。学生写三个。
生3:底面半径4厘米,S侧=2×4×3.14×5。
师:S侧=ch=∏dh=2∏rh
点评:练习1的设计很好,所需的三种情况,在一个题目中全部展现了,为学生下面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只列式不计算,提高了时效。
二、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数学问题。
练习2:(用小黑板出示)
一个圆柱形,底面直径6厘米,高10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