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B)。
A.康有为第一次上书B.公车上书C.“南学会”创立D.《孔子改制考》发表2.百日维新失败后,拒绝出走日本的劝告,并坦然表示“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的是( C )。
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刘光第3.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的是(B)。
A.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B.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C.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D.问题"与"主义"的论战"4.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官僚张之洞反复强调封建的纲常伦理不可变的著述是(A)。
A.《劝学篇》B.《醒世恒言》C.《盛世危言》D.《天演论》5.洋务运动中,李鸿章率领的用洋枪装备的军队是(B)。
A.鄂军B.淮军C.新军D.川军6.(C)是世界上少有的历史文化没有间断、一直延续到今的国家。
A.古埃及B.巴比伦C.中国D.印度7.1924~1926年国民党的性质是( B ).A.民族资产阶级政党B.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政党C.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政党D.官僚资产阶级政党8.清末“预备立宪”的根本目的在于CA仿效欧美政体B发展资本主义C延续清政府的统治D缓和阶级矛盾9.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社会的经济状况是(B)。
A.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较快,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土地高度集中C.对外贸易发达,财政收支状况良好D.中国已经开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0.英国强迫清政府割让香港的条约是(A)。
A.1842年《南京条约》B.1860年《北京条约》C.1858年《爱珲条约》D.1895年《马关条约》11.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C )。
A.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B.儒家思想与拜上帝的矛盾C.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D.满族与汉族的矛盾12.提出大力发展民族工商业,同西方国家进行“商战”,设立议院,实行“君民共主”制度等主张的著作是( A )。
A.《盛世危言》B.《四洲志》C.《海国图志》D.《筹海篇》13.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是(A)。
A.《资政新篇》B.《海国图志》C.《天朝田亩制度》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4.在粉碎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斗争中发挥了重大的历史作用的事件是(A)A.义和团运动B.戊戌维新C.太平天国运动D.辛亥革命15.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 )。
A.社会制度腐败、经济技术落后。
B.清廷消极备战、积极求和。
C.文官贪财、武将惜命。
D.军队素质差、军事装备落后。
16.第一次整风运动的主要任务是(A)A、反对主观主义B、反对宗派主义C、反对官僚主义D、反对党八17.(B)被称为文化新军的最伟大的和最英勇的旗手,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伟人. A.邹韬奋B.鲁迅C.茅盾D.王稼先18.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由(D)首先发动的。
A.维新派B.保皇派C.立宪派D.革命派19.毛泽东提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的文章是(D)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B.《井冈山的斗争》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D.《反对本本主义》20.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 C )A.主张“御敌于国门之外”B.进攻受挫后采取消极防御方针C.“左”倾错误的进一步发展D.丧失了与福建十九路军的合作良机21.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确定的总方针是( A )A.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B.到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C.建立革命统一战线D.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22.有学者认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村合作社迅速增多的原因,是南京国民政府对合作社的扶植政策和乡村建设运动的发展。
这一看法忽略了(A)A.革命根据地的土地革命B.抗日根据地的减租减息运动C.解放区的土地改革D.抗日根据地的大生产运动23.下列关于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CA.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B.强调建设资产阶级民主政权C.在文学革命方面取得突出成就D.能够正确看待东西方文化24.大革命开始时的革命根据地在何处?BA.湖南B.广东C.广西D.江西25.在新文化运动中,首先提出“民主”与“科学”口号的是B26.组织“护国军”,发起护国运动的人是CA.孙中山B.黄兴C.蔡锷D.宋教仁27.孙中山晚年指出,“中国之统一和平”的主要障碍是(A)A.扰乱中国的外部势力B.长期的军阀混战C.全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D.不平等条约的存在28.早期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A)的思想文化运动。
A.资产阶级民主主义B.新民主主义C.无产阶级D.马克思主义29.中国共产党第一个早期组织负责人BA.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B.领导了五四爱国运动C.主持了中共“一大”D.出席了中共八七会议30.中国共产党继承了孙中山的未竞事业,这主要表现在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B.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C.实现了平均地权,把土地分给了广大农民D.没收了官僚资本,建立了公有制答案A31.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C.中共八大召开D.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答案B32.建国初期土地改革的完成,“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的含义是:A、土地归集体所有B、土地归国家所有C、土地归农民所有D、土地归乡镇所有答案C33.响应中共“五一”口号,民主人士发表了A.《对时局的意见》B.《对时局的声明》C.《形势与任务》D.《目前形势与任务》答案A34.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中央机关所在地因革命形势的发展变化而同几经转移,下列按转移顺序先后排列正确的一组是A.上海,瑞金,延安,西柏坡,北平B.上海,延安,瑞金,西柏坡,北平C.上海,瑞金,西柏坡,延安,北平D.上海,西柏坡,瑞金,延安,北平答案A35.解放战争时期制定的《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A、没收地主的土地B、调整减租减息政策C、按贫雇农人口分配土地D、废除土地私有制答案(A)36.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人民民主运动高涨的根本原因是A、中国共产党组织了反蒋统治的第二条战线B、上海学生举行了声势浩大的“三反”斗争C、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经济崩溃和政治危机D、民主党派的联合斗争和人民起义遍及各地答案(C)37.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进行的时间是A、1947年12月——1949年2月B、1948年5月——1949年1月C、1948年6月——1949年8月D、1948年9月——1949年1月答案(D)38.在北平接受和平改编的国民党“剿共”总司令是A.傅作义B.杜聿明C.白崇禧D.卫立煌答案A39.抗日战争时期、为了进行经济掠夺,日本侵略者在中国推行“统制事业”,“统制事业”的主要范围包括( D )A.火柴和造纸业B.纺织、烟草和水泥制造业C.面粉和制糖业D.矿产、钢铁和交通运输业40.1941年2月,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对日作战。
陆军第二OO师师长(A)在缅北殉国。
A戴安澜B张自忠C佟麟阁D赵登禹41.建国初期,旨在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运动是A.“三反”运动B.农业合作化C.抗美援朝D.土地改革答案D42.1935年召开的瓦窑堡会议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从而解决中国共产党的( A )A政治路线B思想路线C组织路线D军事路线43.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后,农村的土地所有制是()A.国家土地所有制B.集体土地所有制C.农民土地所有制D.公社土地所有制答案C44.1937年日本积极策划全面侵华的根本原因是(C)A.缓和国内阶级矛盾B.扩大在中国的殖民统治C.摆脱国内经济危机D.制定了所谓的“国策基准”45.中共十三大提出了“三步走”的现代化发展战略,其中第二步所要达到的目标是(C )。
A.人民生活摆脱贫困B.人民生活实现温饱C.人民生活达到小康D.人民生活比较富裕46.胡锦涛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提出了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用十五年的时间把中国建设成为(B)国家,阐述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
A.和谐B.创新型C.法制D.发展47.中共十五大提出了(D)。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B.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D.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48.党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是在(C)通过的。
A.党的八大二次会议B.党的八大六中全会C.党中央政治局北戴河会议D.党中央南宁工作会议49.毛泽东在1959年9月,第二次郑州会议上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强调(C)是一个伟大的学校,只有利用它,才有可能教会我们几千万干部和几万万人民建设社会主义。
A.商品经济B.社会实践C.价值法则D.市场经济50.与孙中山以往领导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相比,广东国民政府北伐的显著特点是(C)A.依靠西南军阀反对北洋军阀B.依靠“新军”反对北洋军阀C.依靠革命武装反对北洋军阀D.依靠会党反对北洋军阀51.中外反动势力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D )A.镇压太平天国B.维护清朝统治C.维护各自利益D.建立总统衙门52.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人民面临的主要任务是(A)、A.进一步推进工业化、现代化建设B.完善社会各界制度,逐步走向稳定C.全面开展阶级斗争,坚决消灭阶级敌人加强教育力度,实现科技兴国,人才强国战略53.蒋介石在抗日问题上由不抵抗政策到提出“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C ) A.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B.中共的坚持斗争C.社会舆论的强大压力D.英美的大力支持54.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的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组织是()A.兴中会B.华兴会C.光复会D.岳王会【答案】A55.1978年,我国开展的一场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是()【答案】BA.揭批"四人帮"B.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C.平反冤假错案D.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的大讨论56.1964年,新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成果是CA.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B.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C.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D.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发射成功57.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的侵略中国东北的事变是(A)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二、多项选择题58.戊戌维新运动具有哪些性质(ABC)。
A.爱国救亡运动B.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C.思想启蒙运动D.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变革运动59.日本“关东军”是(ABCD)。
A.驻守中国旅顺、大连、长春地区的军队B.管理南满铁路沿线C.总督府设在旅顺D.侵略中国的突击队60.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政治上的两面性是指(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