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会计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管理会计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二、判断题(几乎全√)
三、名词解释
(1)变动成本(variable cost ):指支付给各种变动生产要素的费用,如购买原材料及电力消耗费用和工人工资等。

这种成本随产量的的变化而变化,常常在实际生产过程开始后才需支付。

(2)盈亏平衡点(Break Even Point,简称BEP)又称零利润点、保本点、盈亏临界点、损益分歧点、收益转折点。

通常是指全部销售收入等于全部成本时(销售收入线与总成本线的交点)的产量。

以盈亏平衡点的界限,当销售收入高于盈亏平衡点时企业盈利,反之,企业就亏损。

盈亏平衡点可以用销售量来表示,即盈亏平衡点的销售量;也可以用销售额来表示,即盈亏平衡点的销售额。

(3)贡献毛益是指产品销售收入减去以变动成本计算的产品成本后所剩可供抵偿固定成本并创造利润的数额,可按单位产品或企业各种产品计算。

(4)零基预算(Zero-base Budgeting)是指在编制成本费用预算时,不考虑以往会计期间所发生的费用项目或费用数额,而是以所有的预算支出为零作为出发点,一切从实际需要与可能出发,逐项审议预算期内各项费用的内容及其开支标准是否合理,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编制费用预算的一种方法。

(5)责任中心指具有一定的管理权限,并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的企业内部责任单位。

四、简答题
(1)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利润计算方法差异: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计算税前利润的思路不一样:
变动成本法下的税前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成本(变动生产成本)-变动非生产成本-固定生产成本-固定非生产成本
完全成本法下的税前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成本(全部生产成本)-期间成本(全部非生产成本)
可见: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税前利润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两种方法在计算利润时扣除的固定生产成本不同。

变动成本法下扣除的固定生产成本是当期的固定生产成本;完全成本法下扣除的
固定生产成本则是当期销售的产品成本中包含的固定生产成本,在计算利润时是包含在销售成本中扣除的。

(2)平衡记分卡的四个维度:财务面、客户面、内部营运面、学习与成长面。

(3)责任中心可划分为成本中心、利润中心、收入中心、费用中心和投资中心。

成本中心的考核指标
成本中心的考核指标包括成本(费用)变动额和成本(费用)变动率两项指标
投资中心除考核利润指标外,投资中心主要考核能集中反映利润与投资额之间关系的指标,包括投资利润率和剩余收益。

利润中心利润就是其唯一的最佳业绩计量标准
费用中心的控制目标控制目标是特定财务期间内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各明细项指标,并据此评估达成效果
对收入中心的考核也包括三个方面的指标:①销售收入目标完成百分比。

②销售款回收平均天数③坏账损失发生率。

费用中心的控制目标控制目标是特定财务期间内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各明细项指标,并据此评估达成效果。

第五题计算题
【1】
【2】
【3】(1)单位变动成本=80-25=55,单位变动成本25<订货价格70,差别损益=(70-55)×200=3000(元),应接受订货;
(2)差别损益=3000-1000=2000,应接受订货;
(3)差别损益=3000-5000=-2000(元),应拒绝订货;
(4)差别损益=200×(70-55)+100×(70-100)-900=-900,应拒绝订货
【4】
2020年7月11日星期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