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应急预案模板
防汛应急预案
编制人:
批准人:
编制日期:
防汛应急预案
一、目的
为了保证项目生产施工的正常进行,职工生命财产的安全,在事故发生后能迅速有效的控制、处理,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对人身伤害的程度或降低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
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
三、编制原则
预案坚持“以防为主、常抓不懈;属地管理、分工负责;科学调度、全力抢险”的原则,加强工地河道疏通,巡查,做到防患于未然,尽最大可能减少人民群众的损失。
四、适用条件
发生险情后,或根据预报可能发生较大险情时,指挥部防洪、防汛领导小组和各工区防洪、防汛领导小组立即投入紧急运转,启动防洪防汛应急预案,及时转移险区员工,有条件的抢出物资,并密切监视堤坝险段,随时准备采取堤防培厚、护岸等补救措施,最大程度地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五、应急小组
组长:陈小波
副组长:范永武
郭世豪
成员:张守强、徐涛、袁法亭、徐涛、陈晓光、岳发全
项目应急领导小组,下设通信,警戒,疏散,应急器材供应,抢险等保障责任人。
(1)通信负责人:张守强
主要任务:发生事故第一时间通知项目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召集小组成员,对外联络,及时向主管部门汇报等。
(2)警戒负责人:袁法亭
主要任务:负责保护事故现场,避免闲杂人员围观、监视事故发展情况等。
(3)疏散负责人:徐涛
主要任务:组织人员撤离、安排疏散路径、方向,引导救护车、消防车等进入现场等。
(4)应急器材供应负责人:陈晓光
主要任务:负责应急器材的发放、管理及维护工作。
(5)抢险负责人:岳发全
主要任务;指挥人员抢救伤员或物资等,急救员对伤员进行必要处理,电工负责现场照明、安全用电管理。
职责分工:
1、组长职责:发生事故时,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指令;组
织指挥应急小组实施现场救援行动;向上级和防汛有关
单位通报事故情况;组织事故调查,总结紧急救援经验
教训。
2、副组长职责:协助组长实施现场紧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
作。
并负责伤员的护送和转院工作。
3、应急小组成员职责: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有条不紊的
进行救援抢险工作。
4、应急小组所有成员在救援过程中都要保证通讯畅通,
任何成员都有权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向“110、
120”等单位联系。
5、准备要求:
挖掘机2部(包括操作手),铲车1部(包括驾驶员),10人组成的抢险队伍,锨镐各10把、雨具20个、潜水泵、抽水机各4台。
项目部准备麻袋500只、足量砂石料,等防汛物资(4)领导小组副组长要随时掌握危房情况,必要时做好人员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雨后抓紧房屋维修工作。
三、应急措施
1、及时收集有关汛期的信息,来源可包括电视、电台的天
气预报,上级下达的文件及网络等渠道。
2、将收集的信息及时整理由防汛小组组长分析分类。
3、如遇到预警预报或者上级的预告信息,领导小组组长或
副组长马上组织小组其它成员和协作施工单位召开会
议,布置分工各人员队伍的任务。
4、如有汛情预警,由防汛小组立即组织人员撤离危险
地带,并尽可能确保集体财产的安全。
5、组织有关人员对所属建筑进行全面检查,封堵、关闭危
险场所。
各区队对已完成的工程实体采取保护措施进行防护,将损失降到最低点。
6、人员疏散工作应充分考虑被疏散的人群、数量,疏散区
域、距离、路线、运输工具等进行事先考虑和准备。
对已实施临时疏散的人群,要做好临时生活安置,保障必要的水、电、卫生等基本生活条件。
7、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物品的管理,加强供
电、输电、机房等重要设备、场所的防护,保证防洪抗汛顺利进行。
8、加强对广大员工的宣传教育,做好参建员工的思想稳定
工作。
9、加强各类值班值勤,保持通讯畅通,及时掌握工程各部
位的情况,全力维护员工生命、财产安全。
10、迅速关闭、切断输电、燃气、供水系统(应急照明系统
除外)和各种明火,防止洪水后滋生其它灾害。
11、迅速开展以抢救人员为主要内容的现场救护工作,及时
将受伤人员转移并送至附近医疗机构进行抢救。
12、加强对重要设备、重要物品和历史文物的救护和保护,
加强本标段内值班值勤和巡逻,防止各类犯罪活动。
13、险情发生以后,组成监测小组,负责对险情发展进行动
态监测并做好记录。
监测的内容包括:险情影响的范
围,对食物、饮用水、卫生及环境的污染。
14、抗洪排险过程中,应对参与救灾人员(指挥人员)的安
全进行周密的考虑和监视。
必要时,应有专业抢险人员
参与指挥或作业。
在救灾过程中,要将员工及群众的人
身安全放在首要位置。
15、汛期期间,经常性召开防汛会议,以常备为目的,做到
有备无患。
16、遇突发性汛情由防汛应急组长、副组长领导小组成员
按照职责分工实施救援。
17、当汛情得到有效控制,险情得以消除时,由领导小组组
长下达终止应急令。
当终止应急救援后,现场依然存在
可能的不明隐患时(如可能存在泥石流、山体滑坡、建
筑物及救援临时设施有可能倾覆等),现场警戒不予解
除,直至经技术部门技术鉴定确认无不明隐患后,告知
安全管理部门,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下令解除现场警
戒。
警戒解除后,由应急救援队伍负责恢复现场。
主要
清理临时设施、救援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恢复现场办
公生活基本功能等。
由办公室组织被疏散人员的回撤和
安置。
四、演练
应急预案的培训由安全与环境管理组织实施。
培训时间间隔不应超过12个月。
培训对象应包括参与应急救援的指挥人员、救
援队伍人员、辅助等相关人员。
培训方式采用集中培训。
培训地点为项目部会议室。
应急预案的演练主要采用桌面演练,即由项目部组织机构各部门负责人、各部门经理、应急救援辅助及相关人员参加的,按照应急预案要求讨论紧急情况时应采取行动的口头演练活动。
主要是锻炼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应急组织相互协作和职责划分的问题。
本部分演练由项目安全与环境管理组织,间隔时间不应超过12个月,地点为项目部会议室。
另外,在组织桌面演练的同时,针对应急联络系统的功能进行功能演练(在允许条件下,可对外部救援资源如110、119、120的通讯系统功能一并进行演练),确认通讯系统的准确性、畅通性、及时性是否满足应急的要求,即通讯系统的响应能力的检测。
本部分功能演练由项目办公室主任在项目办公室实施。
五、预案的评审与改进
根据应急预案的培训与演练过程记录,应对应急预案的功能和效果进行评审,对在培训或演练过程中反映功能不足或效果不佳的局部或阶段,应进行分析总结,确定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及时间的充分性。
根据分析总结的结果对预案功能予以改进。
预案的评审与改进由应急领导小组授权安全与环境管理部组织,由应急组织机构各部门负责人、应急救援队伍和其它辅助等相关部门或人员参加。
评审与改进的时间为预案培训与演练结束后进行,地点在项目部会议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