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孟小冬1956年的最后一面
吕铭康
(刊于:《半岛都市报》2011、1)
近日,我的新著《青岛与京剧》(青岛出版社出版)寄赠已是91岁高龄的著名剧作家、戏曲理论家马少波。
他在接到书的次日(2月7日)早晨,就给我打来电话表示祝贺,赞扬我的书是实事求是地记载了青岛与京剧的深远渊源,并鼓励我继续努力。
马少波是我国戏曲改革早期开创者之一,早在新中国建立后,他担任中国戏曲研究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并且还是中国京剧院党委书记、副院长。
届时,梅兰芳都是任院长。
马少波不仅是与梅兰芳共事多年,而且他是作为党的书记。
正鉴于此,2月24日上午我给马少波打去电话,特意求证梅兰芳与孟小冬1956年5月在香港见面的具体详情。
思维敏捷的马少波记忆犹新地告诉我:1956年5月26日至7月16日,应日本朝日新闻社等团体邀请,在周恩来总理直接关心和帮助下,组建了阵容最强大的中国京剧访日代表团,梅兰芳任团长、欧阳予倩任副团长兼总导演、马少波任副团长兼秘书长。
这也是梅兰芳第三次访问日本。
先后在东京、九州、大阪、京都、名古屋等地演出。
就在中国京剧访日代表团抵达香港准备在此转机日本时,孟小冬托人捎话给梅兰芳,希望彼此能够见上一面叙谈一番。
接着,梅兰芳就把此情告知了时任中国京剧院党委书记的马少波。
他考虑此乃人之常情,应当满足他们的愿望。
此时,孟小冬的丈夫杜月笙已于1951年在香港病逝。
鉴于当时的出访纪律以及防备国民党特务的破坏捣乱,马少波就陪同梅兰芳乘车到孟小冬的住宅,三人在客厅握手后,孟小冬就邀梅兰芳进入内室,两人单独交谈,大约有半个小时,马少波就一直在客厅等候。
这是梅兰芳与孟小冬于1927年分手后的首次会面畅谈,也是他们的最后一次。
1947年,杜月笙60大寿时,上海的中国大戏院组织了10天的堂会。
梅兰芳和孟小冬都应杜月笙之邀请到上海演出,但他们没有同台——10天的大轴,梅兰芳占8天,孟小冬占2天,有意识回避了见面的尴尬。
而后,梅兰芳与孟小冬先后于1961年和1976年病逝。
马少波还告诉我,梅兰芳与孟小冬此次会面的情况,当时一直是绝对保密的。
主要是考虑到梅兰芳的家属。
时至今日,就应该实事求是地公诸于众了。
2009、2、27下午青岛“夹缝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