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楼宇亮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楼宇亮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西城名都】项目一期外立面亮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审核:批准:2016年11月施工组织设计1.1 编制说明1.1.1 概述1.1.2 编制依据1.1.3 工程概况1.2 照明工程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1.2.1照明工程施工工艺流程1.2.2 施工准备工作1.2.3 管线敷设1.2.4 配电箱(控制箱)安装1.2.5 灯具安装1.2.6 接地保护、等电位联结、漏电保护1.2.7 联动调试1.2.8本工程施工的难点及解决方案1.3 质量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1.3.1 质量管理体系1.3.2质量目标1.3.3 实现质量目标的保证措施1.3.4电气安装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1.4 工程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1.4.1 工期目标1.4.2本照明工程进度计划横道图1.4.3 进度计划保证措施1.5安全施工保证措施1.5.1安全生产管理体系1.5.2安全生产管理措施1.5.3 安全生产技术措施1.6 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1.6.1编制依据1.6.2 文明施工管理1.6.3施工现场消防管理1.6.4 防止噪音污染措施1.6.5场容环境保护措施1.6.6文明守则1.7进场计划1.7.1 劳动力配备计划1.7.2进场计划1.8 成品保护措施1.8.1 对已完工工程成品的保护1.8.2 对自己单位的成品保护1.8.3 地上地下管线等设施的保护措施1.9 紧急情况的处理及应急预案1.9.1流行疾病管理措施及应急预案1.9.2 消防管理措施及应急预案1.9.3 治安联防措施及应急预案1.9.4 施工现场伤亡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预案1.9.5 机械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预案1.9.6 打架斗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1.9.7 施工现场伤亡事故送医预案1.10 冬雨季施工保证措施1.11 与其他单位的配合协调措施1.11.1与业主、设计单位的配合、协调1.11.2 与监理单位的配合、协调1.11.3 与总包、主包(外装)单位的配合、协调1.1 编制说明1.1.1 概述本技术标作为中标后施工作业的指导性文件,在编制过程中我们对施工工艺和技术措施、质量保证措施、工期保证措施、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劳动力计划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考虑,显示出了其科学性和可行性。

1.1.2 编制依据本技术标依据以下几项编制:1.招标人颁发的本工程招标文件。

2.本工程施工图及工程量清单。

3.对本工程现场踏勘所了解的实际情况。

4.现行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和规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 2008)灯具一般安全要求与试验(GB7000.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照明控制与灯具安装(D800-4)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常用电气设备安装与控制(D800-5)《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版)《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163-2008《城市夜景照明技术指南》(北京照明协会)《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15《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 《灯具一般安全要求与试验》GB7000.1-2007《投光灯具安全要求》GB7000.7.2005《固定式通用灯具安全要求》GB7000.201-2008《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 (JGJ/T 163-2008)《套接紧定式钢导管电线管路施工及验收规程》(CECS120:2000)及其他现行国家和行业标准1.3 工程概况工程名称:【西城名都】项目一期外立面亮化工程建设地点:富顺西城名都计划工期:60日历天1.2照明工程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1.2.1照明工程施工工艺流程 1.2.2 施工准备工作1.2.2.1人员准备工作(1)接到业主或监理工程师签发的开工令,则立刻组织具有丰富照明施工经验的人员进场就位,组建项目经理部,开展施工和管理工作,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做到持证上岗。

(2)对所有施工人员进场前进行全面体检,确保参加施工人员身体健康。

(3)遵守成都市对外来人员的管理制度,到相应的管理机关登记、办理暂住证、就业证、健康证等相关证件。

(4)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安全培训。

编制安全技术操作手册,做到人手一本,考试合格者方可上岗。

(5)组织所有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以及环境保护知识的培训,确保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都做到安全文明施工,并做好环境保护。

1.2.2.2技术准备工作(一)调查与勘查(1)根据工程现场以往天气资料,以制定施工期间季节性天气施工措施。

(2)对各种物质资源的生产和供应情况、价格、品种等进行详细调查,及早进行供需联系。

(3)根据设计图纸,对现场进行实地勘察,对管线所经路径做到心中有数,需哪些单位协调配合的,掌握办公所在地和联系方式,以便沟通。

(二)与设计的沟通(1)通过学习,熟悉图纸内容,了解设计要求施工达到的技术标准,明确工艺流程。

(2)通过组织各施工管理人员对本工程的有关图纸进行熟悉,掌握和了解图纸中的细节,并有针对性地分解各自的项目目标。

(3)组织各施工班组共同熟悉施工图纸,商定施工配合事宜。

施工准备 管路敷设 线缆敷设灯具安装 设备安装调试(4)参加图纸会审,由设计方进行交底,理解设计意图及施工质量标准,准确掌握设计图纸中的细节。

(三)编制方案、图纸会审、对施工管理人员和班组交底。

(1)由专业技术负责人和技术员认真研究图纸,编制安装施工方案。

(2)组织所有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熟悉图纸,认真学习施工方案。

(3)组织所有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使所有施工人员掌握安全规范和相关技术规范。

(4)在正式施工前,所有参与施工的各个专业的技术负责人和施工负责人在设计人员的组织下,进行图纸会审。

(5)简单部位的施工由技术人员对施工班组进行口头技术交底;复杂部位的施工,技术人员要书面技术交底,并在现场指导,关键部位的施工要求技术人员与施工人员共同完成,设计人员和专业技术负责人必须在场指导。

(6)进场后即进行放线定位工作,为尽早开展施工做好准备。

(7)在项目经理的组织下,对进场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文明、环保教育,并做好记录。

(8)及时编制材料计划,组织材料及设备进场,保证各项施工按时进行。

(9)及时进行现场临时设施布设和搭建工作。

(四)材料准备:(1)原材料必须保证质量,订货时选择正规厂家名牌产品,并核对其生产许可证、质量检验报告、认证证书。

(2)材料进场时,核对品牌、规格、数量、质量,通知并会同监理工程师对其进行抽验,安装前逐一检查。

(3)确保质量,对不合格产品,随时发现随时用合格产品替换,并将不合格产品另行码放,做好标记、记录。

1.2.3 管线敷设本工程主要采用JDG管作为穿线导管。

下面介绍这种导管的配管及穿线工艺。

1.2.3.1 JDG管配管工艺工艺流程为:本照明工程使用JDG(套接紧定式钢)导管作为穿线导管敷设,下面介绍这种导管配线的施工工艺。

在室内电气安装及光彩照明工程施工中,经常采用套接紧定式钢导管(以下简称JDG 管)用作管路的明暗敷设。

JDG 管的使用,解决了厚壁钢导管及普通电线管在电线管路敷设中存在管路连接、接地跨接和管线防腐的复杂问题。

JDG 管在施工工程中与普通金属电线管相比,它可省去套丝、跨接地线、管线防腐工序,提高了工作效率。

其工艺流程如下:1)管路敷设⑴ 套接紧定式钢导管管路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中间应增设拉线盒或接线盒,其位置应便于穿线:a 管路长度每超过30m ,无弯曲;b 管路长度每超过20m ,有一个弯曲;c 管路长度每超过15m ,有两个弯曲;d 管路长度每超过8m ,有三个弯曲。

⑵ 套接紧定式钢导管管路弯曲敷设时,弯曲管材弧度应均匀,焊缝处于外侧。

不应有折皱、凹陷、裂纹、死弯等缺陷。

切断口平整、光滑。

管材弯扁程度不应大于管外径的10%。

⑶ 套接紧定式钢导管管路垂直敷设时,管内绝缘电线截面应不大于50mm 2,长度每超过30m ,应增设固定导线用的拉线盒。

⑷ 套接紧定式钢导管管路明敷设时,管材的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管材外径的6 倍。

当两个接线盒间只有一个弯曲时,其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管材外径的4 倍。

⑸ 套接紧定式钢导管管路明敷设时,支架、吊架的规格,当无设计要求时,不应小于下列规定:a 圆钢:直径6mm ;b 扁钢:30mm ×3mm ;c 角钢:25mm ×25mm ×3mm 。

⑹ 套接紧定式钢导管管路水平或垂直明敷设时,其水平或垂直安装的允许偏差为1.5‰,全长偏差不应大于管内径的1/2。

⑺ 套接紧定式钢导管管路明敷设时,排列应整齐,固定点牢固,间距均匀,其最大间距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支架吊架预制加固定点位置测定支架吊架固定 管路敷设 管路连接 地线连接 管内穿线⑻套接紧定式钢导管管路明敷设时,固定点与终端、弯头中点、电气器具或盒(箱) 边缘的距离宜为150~300mm。

⑼套接紧定式钢导管管路暗敷设时,宜沿最近的路线敷设,且应减少弯曲。

⑽套接紧定式钢导管管路暗敷设时,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6倍。

埋入混凝土内平面敷设时,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10倍。

⑾套接紧定式钢导管管路埋入墙体或混凝土内时,管路与墙体或混凝土表面净距不应小于15mm。

⑿套接紧定式钢导管管路暗敷设时,管路固定点应牢固,且应符合下列规定:a 敷设在钢筋混凝土墙及楼板内的管路,紧贴钢筋内侧与钢筋绑扎固定。

直线敷设时,固定点间距不大于1000mm。

b 敷设在砖墙、砌体墙内的管路,垂直敷设剔槽宽度不宜大于管外径5mm。

固定点间距不大于1000mm。

连接点外侧一端200mm 处,增设固定点。

c 敷设在预制圆孔板上的管路平顺,紧贴板面。

固定点间距不大于1000mm。

⒀套接紧定式钢导管管路进入落地式箱(柜)时,排列应整齐,管口高出配电箱(柜)基础面宜为50~80mm。

⒁套接紧定式钢导管管路进入盒(箱)处,应顺直,且应采用专用接头固定。

⒂套接紧定式钢导管管路与其它管路间的最小距离,应符合下表的规定:注:1 对蒸汽管路,当管外包隔热层后,上、下平行距离可减至200mm。

2 当不能满足上述最小间距时,应采取隔热措施。

2) 管路连接⑴套接紧定式钢导管管路连接的紧定螺钉,应采用专用工具操作。

不应敲打、切断、折断螺帽。

严禁熔焊连接。

⑵套接紧定式钢导管管路连接处,两侧连接的管口应平整、光滑、无毛刺、无变形。

管材插入连接套管接触应紧密,且应符合下列规定:a 直管连接时,两管口分别插入直管接头中间,紧贴凹槽处两端,用紧定螺钉定位后,进行旋紧至螺帽脱落。

b 弯曲连接时,弯曲管两端管口分别插入套管接头凹槽处,用紧定螺钉定位后,进行旋紧至螺帽脱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