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14年抽样测试高三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2014-4 6.下列措施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A B C D焚烧废弃塑料处理污水风力发电推广电动汽车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油脂都不能使溴水褪色B.氨基酸是两性化合物,能与酸、碱反应生成盐C.福尔马林可用作食品防腐剂D.蔗糖和麦芽糖的水解产物都是葡萄糖8.用下列各组仪器或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a组:制备少量乙酸乙酯B.b组:除去粗盐水中的泥沙C.c组:用CCl4提取碘水中的碘D.d组:配制100 mL 1.00 mol/L NaCl溶液9.下列解释事实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氯化铜溶液显酸性:Cu2++2H2O Cu(OH)2+2H+B.氯气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Cl2+2I-=2Cl-+I2C.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氨水出现白色胶状沉淀:Al3++3OH-=Al(OH)3↓D.实验室不用玻璃塞试剂瓶盛装氢氧化钠溶液:SiO2+2OH-=SiO32-+H2O 10.已知16S、34Se位于同一主族,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热稳定性:H2Se > H2S >HCl B.原子半径:Se>P>SiC.酸性:H3PO4>H2SO4>H2SeO4 D.还原性:Se2->Br->Cl-11.对常温下pH=3的CH3COOH溶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c(H+)=c(CH3COO-)+c(OH-)B.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后,c (CH3COO-)降低C.该溶液中由H2O电离出的c(H+)是1.0×10-11 mol/LD.与等体积pH=11的NaOH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显酸性12.欲检验CO2气体中是否含有SO2、HCl,进行如下实验:①将气体通入酸化的AgNO3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a;②滤去沉淀a,向滤液中加入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沉淀a为AgCl B.沉淀b为BaCO3C.气体中含有SO2D.气体中没有HCl25.(17分)以乙炔或苯为原料可合成有机酸H2MA,并进一步合成高分子化合物PMLA。
Ⅰ.用乙炔等合成烃C。
已知:(1)A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是、。
(2)A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属于乙酸酯,其结构简式是。
(3)B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是,其反应类型是。
Ⅱ.用烃C或苯合成PMLA的路线如下。
已知:(4)1 mol有机物H与足量NaHCO3溶液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的CO2 44.8 L,H有顺反异构,其反式结构简式是。
(5)E的结构简式是。
(6)G与NaOH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7)聚酯PMLA 有多种结构,写出由H2MA制PMLA的化学方程式(任写一种)。
26.(13分)氨是重要的化工产品和化工原料。
(1)氨的电子式是。
(2)已知:①合成氨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②降低温度,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有人设想以N2和H2为反应物,以溶有A的稀盐酸为电解质溶液,可制造出既能提供电能,又能固氮的新型燃料电池,装置如图1所示。
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A是。
图1 图2(4)用氨合成尿素的反应为2NH3(g)+CO2(g)CO(NH2)2(l)+H2O(g)。
工业生产时,原料气带有水蒸气。
图2表示CO2的转化率与氨碳比[n(NH3)/n(CO2)]、水碳比[n(H2O)/n(CO2)]的变化关系。
①曲线Ⅰ、Ⅱ、Ⅲ对应的水碳比最大的是______。
②测得B点氨的转化率为40%,则x1=______。
27.(13分)以铝灰(主要成分为Al、Al2O3,另有少量CuO、SiO2、FeO和Fe2O3杂质)为原料,可制得液体聚合氯化铝[Al m(OH) n Cl3m-n],生产的部分过程如下图所示(部分产物和操作已略去)。
已知某些硫化物的性质如下表:物质性质Fe2S3、Al2S3在水溶液中不存在FeS 黑色,难溶于水,可溶于盐酸CuS 黑色,难溶于水,难溶于盐酸(1)操作Ⅰ是。
Al2O3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滤渣2为黑色,该黑色物质的化学式是。
(3)向滤液2中加入NaClO溶液至不再产生红褐色沉淀,此时溶液的pH约为3.7。
NaClO的作用是。
(4)将滤液3的pH调至4.2~4.5,利用水解反应得到液体聚合氯化铝。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将滤液3电解也可以得到液体聚合氯化铝。
装置如图所示(阴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阴离子通过,电极为惰性电极)。
①写出阴极室的电极反应:。
②简述在反应室中生成聚合氯化铝的原理:。
28.(15分)某小组对Cu 与浓HNO 3的反应进行研究。
记录如下:装置药品现象实验10.64 g Cu 片(0.01 mol)和20.0 mL 浓HNO 3Cu 片消失,得到绿色溶液A ,放置较长时间......后得到蓝色溶液B ,……Ⅰ.Cu 与浓HNO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Ⅱ.探究实验1中溶液A 呈绿色而不是蓝色的原因。
(1)甲认为溶液呈绿色是由Cu 2+离子浓度较大引起的。
乙根据实验记录,认为此观点不正确,乙的依据是 。
(2)乙认为溶液呈绿色是由溶解的NO 2引起的。
进行实验2:先将NO 2通入B 中,再鼓入N 2。
结果证实假设成立。
则以上两步操作对应的现象分别是______、______。
(3)为深入研究,丙查阅资料,有如下信息:i .溶有NO 2的浓HNO 3呈黄色;水或稀HNO 3中通少量NO 2溶液呈无色。
ii .NO 2溶于水,会发生反应2NO 2+H 2O =HNO 3+HNO 2;HNO 2是弱酸,只能稳定存在于冷、稀的溶液中,否则易分解。
ⅲ.NO 2-能与Cu 2+反应:Cu 2+ (蓝色) +4NO 2-Cu(NO 2)42- (绿色)据此,丙进一步假设:① 可能是A 中剩余的浓HNO 3溶解了NO 2得到的黄色溶液与Cu(NO 3)2的蓝色溶液混合而形成的绿色;② 可能是A 中生成了Cu(NO 2)42-使溶液呈绿色。
丙进行如下实验: ① 亚硝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② 请用平衡原理解释加入稀H 2SO 4后绿色溶液变蓝的原因:______。
③ 根据实验得出结论:实验1中溶液A 呈绿色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请依据实验现象....阐述理由: 。
操作现象实验3i.配制与溶液A 的c (H +)相同的HNO 3溶液, 取20.0 mL ,通入NO 2气体溶液呈黄色 ii.再加0.01 mol Cu(NO 3)2固体搅拌至完全溶解 溶液变为绿色 iii.加水稀释溶液立即变蓝 实验4i.向20.0 mL0.5 mol/L Cu(NO 3)2蓝色溶液中通入少量NO 2 溶液呈绿色 ii.加入稀H 2SO 4有无色气体放出, 遇空气变红棕色, 溶液很快变为蓝色北京市西城区2014年高三一模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理科综合能力测试2014.4选择题(20个小题每题6分共120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A B D C D B C非选择题(共11题共180分)化学科评分说明:其它合理答案均参照本标准给分。
25.(17分)(1)羟基、碳碳三键(2分)(2)(2分)(3)(2分)消去反应(2分)(4)(2分)(5)(2分)(6)(3分)(7)(2分)26.(13分)(1)(2分)(2)①N2(g)+3H2(g)=2NH3(g) ΔH= - 92 kJ/mol (2分)②增大(2分)(3)N2+8H++6e-=2NH4+(2分);NH4Cl(2分)(4)III(1分);3(2分)27.(13分)(1)过滤(2分)Al2O3+6H+=2Al3++3H2O(2分)(2)CuS(2分)(3)将Fe2+氧化为Fe3+,使Fe3+转化为Fe(OH) 3沉淀(2分)(4)mAlCl3+nH2O = Al m(OH) n Cl3m-n+nHCl(写“”得分)(1分)(5)①2H++2e-=H2↑(2分)②电解过程中反应室中的..-.通.....OH.....,阴极室中的.....Cl..-.通过阴离子交换膜进入阳极室过阴离子交换膜进入反应室.....,生成聚合氯化铝。
(2分)28.(15分)Ⅰ.Cu + 4HNO3(浓) = Cu(NO3)2 +2NO2↑+2H2O(2分)Ⅱ.(1)溶液A和溶液B中,c(Cu2+)基本相同。
(2分)(2)溶液由蓝变绿(1分);溶液由绿变蓝(1分),有红棕色气体逸出(1分)(3)① 3HNO2=HNO3+2NO↑+ H2O(2分)②加入稀硫酸,抑制HNO2的电离,并使HNO2分解,降低c(NO2-),造成Cu2++4NO2-Cu(NO2)42-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绿色变蓝色。
(2分)③A中剩余的浓HNO3溶解了NO2得到的黄色溶液与Cu(NO3)2的蓝色溶液混合而形成的绿色;(2分)实验4中加稀硫酸,溶液变为蓝色,说明酸性较强的A溶液中NO2-不能大量存在。
因此在A溶液中,绿色的Cu(NO2)42-不能大量存在,Cu2+与NO2-反应生成Cu(NO2)42-不是使溶液呈绿色的主要原因。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