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单元票据权利的取得考点3 票据代理与票据权利的取得(★)1.票据代理行为的生效要件(P348)(1)须明示本人(被代理人)的名义,并表明代理的意思;(2)代理人签章;(3)代理人有代理权。
2.无权代理(1)界定按照票据无权代理处理的案例,从票据形式上看应当符合票据代理的要求,即无权代理人在票面上明示代理关系,无权代理人签署其自己的签章。
(2)仅构成狭义的无权代理(相对人明知或应知而不知行为人无代理权):①相对人不能取得票据权利;②所有票据上的债务人均不对该相对人承担票据责任。
(3)构成表见代理(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①相对人取得票据权利;②代理行为对被代理人有效(被代理人承担票据责任、无权代理人不承担票据责任)。
3.票据行为的代行(1)界定票据行为的代行,是指行为人在进行票据行为时,在票据上记载的是他人姓名或者加盖他人印章,而未签署自己的姓名或者加盖自己的印章。
【提示】区分票据代理与票据代行关键看票面上的签章是谁的。
例如,甲代A公司从事某种票据行为,如果票面是甲的签章,应当考虑是否构成票据代理;如果票面是A公司的签章,应当考虑是否构成票据代行。
(2)有效代行的法律后果如果代行人获得了本人的授权,则应类推适用有权代理的规定,本人承担票据行为的法律效果。
考点4 票据原因关系与票据权利的取得(★★★)(P352)1.票据的签发、取得和转让,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
(主观题必背)(2015年、2014年案例分析题)2.缺乏真实的交易关系的情形:(1)作为原因关系的合同无效、被撤销;(2)票据授受的原因是票据权利买卖(例如,非法贴现)。
3.“真实”≠“有偿”因税收、继承、赠与可以依法无偿取得票据的,不受给付对价的限制;但是,所享有的票据权利不得优于其前手。
(主观题必背)(2014年案例分析题)4.不需要考查真实交易关系的情况(1)银行汇票、银行本票的签发①向银行申请签发银行汇票、银行本票的当事人,需要向银行足额支付金额后,银行才会签发,银行并不特别审查其申请原因。
②申请人可以申请将自己填写为收款人,也可以要求将他人填写为收款人,如果将他人填写为收款人,该收款人与银行之间即不存在任何交易关系,但这一做法法律承认其合法性。
(2)票据贴现(应为合法贴现)是一种单纯的票据权利买卖关系,不以其他交易作为基础。
【例题·案例分析题(节选)】(2015年)2015年2月1日,为支付货款,A公司向B公司签发一张以X银行为付款人、金额为80万元的银行承兑汇票,汇票到期日为2015年8月1日,X银行作为承兑人在汇票票面上签章。
3月1日,B公司因急需现金,将该汇票背书转让给C公司,C公司向B公司支付现金75万元。
……【问题】C公司能否因B公司的背书转让行为而取得票据权利?并说明理由。
【回答】C公司不能因B公司的背书转让行为而取得票据权利。
因为如果票据授受的原因是“票据权利买卖”,应当认定当事人之间不存在真实的交易关系,收款人或者被背书人不能因此而取得票据权利。
在本题中,C公司向B公司支付75万元现金购买了B公司持有的面额为80万元的票据,属于票据权利买卖行为,C公司不能取得票据权利。
【解析】如果案情改为,B公司向C银行贴现票据,C银行扣取贴息后向B公司支付75万元,则属于合法的票据权利买卖行为,C银行取得票据权利。
到期票据不获付款的,C银行还可以直接从B公司账户中扣收票款(当然,也可以要求票据上其他债务人依法承担票据责任)。
考点5 票据权利的善意取得(★★★)1.票据权利善意取得的要件(主观题必背)(P350)(2015年、2014年、2013年案例分析题)(1)转让人是形式上的票据权利人,享有处分权;(形式有权)(2)转让人没有处分权;(实质无权)(3)受让人依照票据法规定的转让方式取得票据;(基于背书)(4)受让人善意且无重大过失;(5)受让人须付出相当对价。
2.票据权利善意取得的后果(1)票据权利:受让人取得票据权利,原权利人丧失票据权利。
(2)票据责任:①无权处分人:以自己名义在票据上作背书人签章,应承担票据责任;未以自己名义签章原则上不承担票据责任。
②原权利人:如果票据上存在其有效签章,应承担票据责任,否则不承担票据责任。
【案例1】(P350)A对B签发转账支票,B取得票据后患精神病而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但仍将支票背书转让给C。
C又将支票背书转让给D。
【解析】(1)由于B背书时无行为能力,背书行为无效,C不能取得票据权利(即C实质无权),B仍然是票据权利人。
(2)从D的角度考虑,除非D明知,否则,B背书时是否有行为能力,单纯从票面上是无法获知的;如果该支票上的确不存在其他影响C取得票据权利的形式瑕疵(例如,出票人签章不符合规定、背书不连续等),那么对D而言,C享有票据权利(即C形式有权)。
(3)C形式有权而实质无权,其对D的背书转让行为属于无权处分,D是否取得票据权利应考虑是否符合善意取得制度的要求;如果D对C形式有权而实质无权不知情也不应当知情,D支付相当对价取得票据,则D可以主张善意取得票据权利,A和C均应向D承担票据责任,B无须承担票据责任(因为B是无行为能力人,其在票据上的签章无效,不向任何人承担票据责任),该支票的付款银行也不承担票据责任(因为支票上的付款银行只是票据关系人,而非票据债务人)。
【案例2】A公司以B公司为收款人而签发汇票,B公司受C公司的欺诈而背书转让,C 公司又背书转让给D公司。
【解析】(P350)(1)C公司因欺诈取得票据,不享有票据权利(即C公司实质无权);(2)从D公司角度考虑,除非明知,否则D公司从票面上无从知悉C公司的欺诈行为(即C公司形式有权);(3)C公司形式有权而实质无权,其对D公司的背书转让行为属于无权处分,如果D公司善意且有相当对价取得该汇票,D公司善意取得票据权利,而A公司和C公司应向D公司承担票据责任,B公司也应向D公司承担票据责任(虽受欺诈,但签章真实、符合规定),如果该汇票上存在其他票据债务人(例如承兑人、保证人)也应依法向D公司承担票据责任。
【例题·多选题】甲受乙胁迫开出一张以甲为付款人,以乙为收款人的汇票,之后乙通过背书将该汇票赠与丙,丙又将该汇票背书转让与丁,以支付货款。
丙、丁对乙胁迫甲取得票据一事毫不知情。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2008年)A.甲有权请求丁返还汇票B.乙不享有该汇票的票据权利C.丙不享有该汇票的票据权利D.丁不享有该汇票的票据权利【答案】BC【解析】(1)选项AD:丁有权主张善意取得票据权利,甲无权要求返还;(2)选项B:乙因胁迫他人(恶意)取得票据,不享有票据权利;(3)选项C:丙无对价取得票据,其享有的票据权利不得优于其前手,乙不享有票据权利,丙相应也不享有票据权利。
3.善意取得制度的进一步应用(1)未交付即丧失占有+进一步转让(主观题必背)票据行为人完成记载后,非因其意思而丧失对票据的占有:①票面上所记载的票据权利人不能取得对签章人的票据权利。
②如果第三人善意取得该票据而成为权利人,则由于行为人的记载符合票据行为的形式,并且其签章真实,行为人也应对票据权利人负票据责任。
【案例】(P347)甲公司是某张汇票记载的收款人,甲公司拟将汇票背书转让给乙公司,自行完成了背书记载但尚未交付对方。
之后,乙公司业务员正好拾得该汇票便交给乙公司,乙公司又将该票据背书转让给丙公司。
【解析】(1)由于甲公司并未向乙公司交付票据,乙公司不享有票据权利(即乙公司实质无权);(2)从丙公司角度考虑,除非明知,否则丙公司无法单纯从票面上获知票据未交付而乙公司拾得票据的事实(即乙公司形式有权);(3)乙公司形式有权而实质无权,其背书转让行为属于无权处分,如果丙公司善意且有相当对价取得票据,则丙公司善意取得票据权利,甲公司、乙公司在票据上均有真实符合规定的签章,均应向丙公司承担票据责任(当然,如果该汇票有承兑人、保证人,亦应依法承担票据责任)。
(2)狭义无权代理+进一步转让如果票据代理仅构成狭义无权代理,相对人又对他人进行票据行为,假如该人因满足善意取得的要件而取得票据权利,无权代理之下的本人仍然不承担票据责任,但无权代理人须对票据权利人承担票据责任。
【案例】(P350)汇票的收款人是B公司,C公司从B公司受让票据权利时,明知B公司的代理人X并无代理权,C公司又对D公司背书转让。
【解析】(1)由于C公司“明知”,本案构成狭义无权代理,代理行为无效,C公司未取得票据权利(实质无权);(2)如果票据上没有其他形式瑕疵,D公司对C公司实质无权又不知情也不应当知情,且D公司有相当对价取得票据,D公司可以主张善意取得票据权利,C公司、X(狭义无权代理,行为后果由X承担)、B公司和出票人均应向D公司承担票据责任(当然,如果该汇票有承兑人、保证人,亦应依法承担票据责任)。
(3)无真实合法基础关系+进一步转让(主观题必背)虽然未以真实交易关系作为原因关系的出票和背书行为无效,收款人或者被背书人不能因此而取得票据权利,但是由于其形式上是票据权利人,在其向他人背书转让票据权利时,受让人可能基于善意取得制度而取得票据权利。
【例题·案例分析题(节选)】(2015年)2015年2月1日,为支付货款,A公司向B公司签发一张以X银行为付款人、金额为80万元的银行承兑汇票,汇票到期日为2015年8月1日,X银行作为承兑人在汇票票面上签章。
3月1日,B公司因急需现金,将该汇票背书转让给C公司,C公司向B公司支付现金75万元。
4月1日,C公司将该汇票背书转让给D公司,以支付房屋租金,D公司对B公司与C 公司之间的票据买卖事实不知情。
……【问题】D公司能否因C公司的背书转让行为而取得票据权利?并说明理由。
【回答】D公司可以取得票据权利。
根据规定,虽然未以真实交易关系作为原因关系的背书行为无效,收款人或者被背书人不能取得票据权利,但是由于其形式上是票据权利人,在其向他人背书转让票据权利时,受让人可基于善意取得制度而取得票据权利。
在本题中,D公司对前手票据买卖行为不知情、票据用以支付房屋租金,且票面上不存在其他影响D公司取得票据权利的形式瑕疵,D公司可以主张善意取得票据权利。
考点6 票据的伪造(★★☆)(P354)1.票据伪造的构成要件(1)伪造者的行为符合票据行为的形式要件。
【提示】适用“票据的伪造”相关规定解决案例时,前提是票据除了签章的真实性有问题外,不存在其他影响票据有效性或者持票人取得票据权利的形式瑕疵。
(2)伪造者假冒或者虚构他人名义在票据上签章。
①虚构他人之名义,主要指虚构一个不存在的法人或者其他单位的情形,不论主观目的如何,该票据行为应视为有使其法律效果归属于自己的意思,应由其(行为人)承担票据责任,而不构成(狭义的)票据伪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