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CSSCI历史学期刊引用网络分析

CSSCI历史学期刊引用网络分析

CSSCI历史学期刊引用网络分析何立阳[摘要]本文以2003-2007年间CSSCI均收录的历史学来源期刊的引文数据为对象,运用引文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历史学期刊引用网络、历史学期刊与其他学科期刊及外文期刊引用网络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引文分析;社会网络;期刊网络;历史学;CSSCI中图分类号:G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26(2011)09—0233—07作者简介:何立阳(1988-),男,江苏南京人,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信息检索、数据挖掘。

江苏南京210093引言引文分析法是目前情报学领域常见的并且应用广泛的方法。

应用在期刊评价中,它可以揭示学科期刊的学术影响力,也可以从总体上反映其在学术交流中所起的作用和所处的地位。

然而,引文分析法的研究对象是每个个体,对于网络内部个体之间的联系却无从得知。

为此,我们引入社会网络分析法。

社会网络分析法是一种研究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分析方法,适用于研究小整群体的人际关系与群体结构。

我们可以将期刊视为节点,期刊论文间的引证关系视为联系,构成期刊引用网络。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是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开发研制的引文数据库,用于检索中文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论文收录和引用情况。

本文将借助CSSCI提供的2003-2007年CSSCI来源期刊以及期刊在这五年的引用及被引用数据,结合引文分析方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历史学期刊进行分析,以期把握历史学期刊引用网络的内在规律。

数据的选取与统计对象为2003-2007年间CSSCI均收录的历史学来源期刊。

共有如下20种期刊:《当代中国史研究》、《华侨华人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抗日战争研究》、《历史档案》、《历史研究》、《民国档案》、《清史研究》、《史林》、《史学集刊》、《史学理论研究》、《史学史研究》、《史学月刊》、《世界历史》、《西域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国地方志》、《中国历史地理论丛》、《中国史研究》和《中国史研究动态》。

一、历史学期刊引用概况分析我们从上述20种历史学来源期刊的引用和被引用情况两个方面出发,结合引用其他期刊次数、引用其他期刊种数、被引次数以及被引广度这四个指标,对历史学期刊在整个CSSCI来源期刊网络的总体引用情况进行宏观分析。

本文主要讨论的是CSSCI期刊引用网络,故剔出了非来源期刊的引用和被引用数据。

引用其他期刊次数主要指引用的CSSCI其他来源期刊的次数;引用种数指引用的其他来源期刊的种数;期刊被引次数反映了期刊在学术交流网络中产生作用的大小;期刊被引广度反映了期刊在科学交流中的辐射度。

表1给出了2003-2007年历史学期刊引用其他期刊次数、种数和五年的平均值。

表1历史学CSSCI来源期刊引用其他期刊次数/种数统计(单位:篇次/期刊种数)序号期刊名称20032004200520062007平均值次数种数次数种数次数种数次数种数次数种数次数种数1中国史研究动态148318100157515811541512447.279.6 2史学月刊412118426112423132390134383146406.8128.4序号期刊名称20032004200520062007平均值次数种数次数种数次数种数次数种数次数种数次数种数3近代史研究340853871003081072458123789303.492.4 4历史研究533912187418380254841727127280 5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12449144196801817012168140.261.2 6中国史研究14451864114257168501455913751.6 7史学理论研究9339884212462209751565613454.8 8西域研究84349333120441215519860123.245.2 9史林7840934592471195513978104.253 10世界历史301351301736719465673710342.4 11清史研究1215397521225296467346101.849.8 12当代中国史研究62307035864418481894598.247 13中国边疆史地研究82424329163568754110549747 14史学集刊452610533332312364114648442 15抗日战争研究4827472546305430623851.430 16史学史研究3918311642303930764445.427.6 17民国档案3919472230213018703443.222.8 18历史档案171325184431503244323625.2 19华侨华人历史研究3016291731254527221831.420.6 20中国地方志33981614633529242416.8由表1可见,排在期刊引用其他期刊次数前四位的来源期刊为:《中国史研究动态》、《史学月刊》、《近代史研究》以及《历史研究》。

它们的五年平均引用次数分别达到447.2、406.8、303.4和272次。

仅《历史研究》的五年平均值就比排在第五位的《中国历史地理论丛》高出将近一倍。

然而,排在首位的《中国史研究动态》五年间的引用其他期刊次数跳跃性巨大。

2003年引用次数高达1483次,而2004年却低至0次。

通过仔细地查阅CSSCI数据库以及原始期刊,我们发现,2003年该刊的论文多为综述性文章,其中很多文章单篇引用上百篇来源期刊论文;而2004年期刊所载论文的总引用记录只有1次非来源期刊《大学》和2次自引,其他引用都是图书和其他文献类型。

这从侧面印证了历史学的引用文献很大程度上还是集中在国内外图书、古籍等历史文献上。

除了《中国史研究动态》外,剩下的19种期刊的五年平均引用其他期刊次数和种数排序基本一致。

这说明对于历史学来源期刊,引用其他期刊次数与种数之间存在比较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

某一种期刊引用其他期刊次数越多,该刊引用的期刊种数就越多。

根据最新的2010-2011年CSSCI来源期刊目录,历史学来源期刊总种数为26种。

排名引用其他期刊次数二到四位的《史学月刊》、《近代史研究》、《历史研究》三种期刊五年平均引用其他期刊种数分别是128.4、92.4和80种,大大超出了历史学来源期刊总数,说明这三种期刊引用了大量其他学科的来源期刊,在整个CSSCI来源期刊引用网络中与非历史学学科期刊联系紧密,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跨学科性。

而反之,排在最后面的《抗日战争研究》等六种期刊的引用主要局限在历史学科的来源期刊上,研究方向比较窄小,与其他学科期刊交流过少。

表2给出了2003-2007年历史学期刊被其他刊物引用次数、种数和五年的平均值。

其中,引用指定期刊的期刊种数也就是该刊的被引广度。

考虑到被引强度的不同,本文将期刊被引广度按照各期刊引用次数进行加权计算[1]。

具体为:某期刊引用该刊1次,广度分值为0.2;引用2次,广度分值为0.4;引用3次,广度分值为0.6;引用4次,广度分值为0.8;引用5次以上,广度分值为1。

表2历史学CSSCI来源期刊被其他期刊引用次数/种数统计(单位:篇次/期刊种数)序号期刊名称20032004200520062007平均值次数种数次数种数次数种数次数种数次数种数次数种数1历史研究50957.659967.857172.270892.661578.2600.473.68 2近代史研究18326.82153424635.431041.822936.8236.634.96 3中国史研究2702816830.819329.229545.224438.223434.28 4史学月刊15217.817227.823333.827643.228646.6223.833.84 5世界历史7512.81222110117.417228.817429.4128.821.88 6史学理论研究7010.88915.88115.216827.410919.6103.417.76 432《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9期序号期刊名称20032004200520062007平均值次数种数次数种数次数种数次数种数次数种数次数种数7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005.89411.29416.412919.49420.4102.213.8 8历史档案457.811916.48916.211019.611622.495.816.08 9清史研究1129.8589.28213.812921.89317.694.814.44 10史林619.44579416.413824.412716.29315.92 11民国档案416.4589.610016.48415.68016.472.612.52 12史学集刊649501062128916.48714.670.412.76 13抗日战争研究477527.49113.87910.87812.869.410.24 14当代中国史研究275.4458.8528.610914.87612.261.89.76 15史学史研究7311.4479387.67712.26411.259.810.6 16中国边疆史地研究424.4234.6479.28313.86512.2528.84 17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34.2489.4537.4538.650745.47.32 18西域研究434.6324.8487.2376.26011.8446.92 19中国史研究动态305.8316.2265.2448.840834.26.8 20中国地方志10.261.261.2122.4163.28.21.64由表2可知,《历史研究》的他刊引用次数雄踞榜首,五年的他引平均值达到600.4次,是排在第二位的《近代史研究》平均值236.6次的2.5倍。

而排名最后的《中国地方志》他引平均值只有8.2次。

这种绝对优势说明《历史研究》在历史学期刊引用网络中有着非常高的权威度和认可度,在学界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另外,《近代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和《史学月刊》在他刊引用次数这个指标上也有上乘表现,五年的平均值均大幅超过100次。

这三种期刊与《历史研究》共同构成历史学期刊引用网络中最为权威的节点组。

它们在历史学研究学术交流网络中发挥着很大作用。

另外,《历史研究》以五年平均被引广度73.68一枝独秀,远远超过其他19种历史学来源期刊。

这说明该刊不仅在历史学期刊引用网络中权威度高,在整个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和综合性期刊引用网络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同时《近代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和《史学月刊》的平均被引广度均大于CSSCI历史学来源期刊总数26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