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工程第六章
Wi bi h1i m h2 i
——土的湿容重; m ——土的饱和容重。
在稳定渗流情况下,土体通常均已固结,由附加荷重引起 的孔隙应力均已消散,土条底部的孔隙应力ui,也就是渗 透水压力 。
ui w hwi
hwi ——土条底部中点处的渗透水头。
若地下水面与滑裂面接近平行,或土条取得很薄,土条两 侧的渗透水压力接近相等,可相互抵消。抗滑力矩为:
取条块宽度b=R/10,则三角函数值在任何圆心位置、任 何半径与圆弧情况下都是固定不变的数值,即:
sin 1 0.1
sin 2 0.2
sin 3 0.3
cos 2 0.980
O
5
sin n 0.n
cos 3 0.945
cos 1 1 sin 2 1 0.995
AB 2 R 360
得: 67.42
所以弧长 AB
67.2 3.14 10m AB 11.76(m) 180 180
5)塔吊荷载750kN,分布在2m宽基础的8、9两个土条上, 每个土条上受塔吊荷载375kN,轮压基础长度按2m计算, 土坡稳定计算取1m长,则作用在8、9两土条上计算塔 吊荷载187.5kN。
土坡土层分层计算 1)土条自重Wi; 2)滑面上的力学参数取值。
R
8 7 6 5 3 4
5
sin 5 5 R R 0. 5 10
-1 0
1
2
R/10
最危险滑动面的搜索
[例题1] 某高层建筑基坑开挖后发生了滑坡,经加固后,边坡 高度为6.5m,坡顶塔吊基础宽2.0m,离坡边缘2.0m,坡脚至 坡顶水平距离为5.0m。已知塔吊最大轮压力750kN,坡面土实 测指标:天然重度19.0kN/m3,内摩擦角23°,粘聚力32kPa。 验算此基坑边坡的稳定性。
因此,只要 取F=1.0-1.5。
,土坡就是稳定的。一般
结 论:
砂土的内摩擦角也称为自然休止角。 无粘性土简单土坡稳定安全系数 F,只与内摩擦角和 坡角有关,与坡高 H 无关。
§6.3 粘性土土坡稳定分析
粘性土坡稳定分析有多种方法,目前工程上最常用的是条分法。 条分法最早于1915年由瑞典科学家Hultin和Petterson提出,后 由Fellenius(1922)修改并在世界各国普遍推广应用,被太沙基认为 是现今岩土工程中的一个里程碑。这个方法具有较普遍的意义,它 不仅可以分析简单土坡,还可以用来分析非简单土坡,例如土质不 均匀的、坡上或坡顶作用有荷载的土坡等。
表 6-1 a角 29° 28° 26° 25° 25° 25° b角 40° 37° 35° 35° 35° 36°
6.3.3 计算技巧
当地基土的抗剪强度不小于土坡土层的抗剪强度,且 内摩擦角大于10°,则最危险的滑动圆弧通过坡脚A点, 因此,不必在A点以外试算圆弧。 土条分条编号的技巧:以圆心O的铅垂线左右各b/2宽 为0条,向上顺序编为1,2,3,…条;向下顺序为-1, sin 0 ,00条的滑动力矩即为0,可 -2,…条,这样, 不计算。0条以上各条的滑动力矩为正值;0条以下各 条的滑动力矩为负值,物理概念十分清楚。 半径R取整数。
N W cos
切向分力
最大摩擦力
T W sin
T N tan W cos tan
稳定安全系数F
抗滑力 N tan W cos tan tan F 下滑力 T W sin tan
时,安全系数F=1.0,处于极限平衡状态。
切向力 Ti Wi sin i 0.95 4.97 11.97 20.36 29.33 33.24 26.99 15.29 0.33 143.43
cos i
0.995 0.980 0.954 0.917 0.866 0.800 0.714 0.600 0.436
法向力
Ni Wi cos i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的分类
极限平衡法;
解析法; 数值计算方法: ① 有限单元法
② 离散单元法
③ 快速拉格朗日差分法
极限平衡分析方法
假想滑动面以上的滑体在滑动面上引起的剪力的合力如果 大于抗滑力的合力,边坡将发生滑动破坏。 滑动面上岩土体的抗剪能力用 莫尔—库仑准则 表示。 安全系数定义:
解:
1)取滑动圆弧:下端通过坡脚 A点,上端坡顶取吊塔基础 外缘B点,半径R=10.0m, 圆心为O点。
2)取土条宽b=R/10=1m。 3)土条编号:作圆心O点的垂 线,垂线处为0条。依次向上 编号为1,2,3,…共9条。
4)计算滑动面长度: AB 由于 sin 2 0.555 2 R 又由于
i 1
W cos
i 1 i n i 1 i
n
i
tan cli
i
W sin
或者 F
MR MT
n
R Wi cos i tan RcL
i 1
n
R Wi sin i
i 1
n
W cos
i 1 i n i 1 i
n
i
tan cL
Wi bhi
⑤ 将士条的自重分解为作用在滑动面ab上的两个分力(忽 略条块之间的作用力)。
N i Wi cos i
Ti Wi sin i
⑥ 计算滑动力矩 MT T1 R T2 R R Wi sin i
⑦ 计算抗滑力矩
i 1
n
M R N1 tan R N 2 tan R cl1 R cl2 R
i
W sin
其中
L li
i 1
⑨ 选择不同的圆弧半径,重复② ~ ⑧得到一系列Fi,取其中 最小安全系数,对应的为最危险的圆弧。
6.3.2 简单土坡最危险滑动面的确定
a,b 角的数值
土坡坡度 1: 0.58 1: 1.0 1: 1.5 1: 2.0 1: 3.0 1: 4.0 坡角 60° 45° 33°41´ 26°34´ 18°26´ 14°03´
M R ( N1 u1l1 ) tan R ( N 2 u2 l2 ) tan R cl1 R cl2 R
摩阻力 N i tan 5.6 15.8 23.9 31.1 34.9 29.7 21.9 60.3 38.2 261.4
总粘聚力 cbL/kN
32×11.76 × 1.0=376.32
7)土坡稳定安全系数
F MR MT
W cos
i 1 i n i 1 i
n
i
tan cL
i
W sin
261.4 376.3 1.09 584.3
[例题2] 某工程场地勘察地基土分为两层,第一层为粉质粘土, 天然重度18.2kN/m3,粘聚力5.8kPa,内摩擦角23°,层厚 2.0m;第二层为粘土,重度l 9.0kN/m3,粘聚力8.5kPa,内摩 擦角18°,层厚8.3m。基坑开挖深度为5.0m。设计此基坑开挖 的坡度。
[解] 根据经验初定基坑开挖边披为1:1。 1)用坐标纸按比例尺画出基坑剖面图, 如图6-6所示。 2)取滑弧半径R=10.0m,滑弧下端通 过坡脚A点。取圆心O,使O的垂线离 A点的水平距离为0.5m,可得滑动面 AC。 3)取土条宽度b=R/10=1m。 4)土条编号:圆心O点垂线处为0条,向 上依次编为l,2,3,…共8条。
总粘聚力 cbL/kN
7.52×8.5 +2.51× 5.8=78.48
7)基坑开挖土坡稳定安全系数
MR F MT
W cos
i 1 i n i 1 i
n
i
tan cL
i
W sin
84 .64 78.48 1.14 143 .43
安全系数为1.14>1.1,安全。
9.45 24.21 38.06 46.68 50.79 44.32 27.53 11.47 0.16
tan
0.3249 0.3249 0.3249 0.3249 0.3249 0.3249 0.3747 0.4245 0.4245
摩阻力 N i tan 3.07 7.87 12.37 15.17 16.50 14.40 10.32挖坡度改为1:0.8,坡面由AB改为AB’,重新计算, 结果安全系数为1.11,仍然大于1.1,说明仍然是安全的, 但可以节省工程量。
6.3.4 边坡内有地下水时的稳定性分析
当土坡内部有地下水渗流作用时.滑动土体中存在渗透压 力。边坡稳定分析计算时应考虑地下水渗透压力的影响。 对于任一土条i,将土和水一起作为脱离体来分折, 土条 重量为土条和土条中的水体重量,即
第6章 圆弧形破坏的稳定分析
圆弧形破坏的条件;
无粘性土简单土坡稳定分析;
粘性土土坡稳定分析;
毕肖普(Bishop)条分法; 简布(Janbu)的普遍条分法。
§6.1 圆弧形破坏的条件
破坏条件
1 土体或岩体中的单个颗粒与边坡尺寸相比 极其小时,而且这些颗粒不是互相咬合的;或者 是完整均质的土体或岩体。 2 当某一个连续圆弧面上的剪应力超过了岩 土体的抗剪强度时,或者说满足了M-C准则时。
5)分段计算两层土各自的弧长 AD=7.52m; DC=2.51m 6)各土条的滑动力和摩阻力列表计算如下:
编 号 1 2 3 4 5 6 7 8 9 合 计
土条重量 Wi /kN 9.5 24.7 39.9 50.9 58.65 55.4 38.56 19.11 0.364
sin i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