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浅谈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和特征
作者:张欢
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14期
摘要:中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文明古国,每个民族,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地理环境、生活习俗等方面的特点,这种历史上各民族和地区的社会发展水平的不等,以及各族各地文化观念、宗教礼俗和审美情趣的不同,造成了中国民间舞样式之多,内容之广,风格之别,动律之异的鲜明特色。
民间舞蹈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既表现了一定历史时期经济条件,又表现了一定时期的历史文化。
关键词: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发展;文化;艺术变现形式;传统
民族民间舞蹈是在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传统舞蹈形式,是中华民族的舞蹈艺术的根,是专业舞蹈工作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它是以载歌载舞为主要形式,比较注重内容,具有地域性,民族性等特点,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长期来休戚与共、朴素影响,共同创造了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一、中国名族民间舞的特征
在远古代,舞蹈作为一种肢体语言存在,随着历史社会的发展,民间舞蹈不仅局限与巫术活动和对神崇敬的表达。
在内涵里面,民间舞便作为一种文化积淀的传承方式,是其自身的层面得到本质的飞跃。
所以,民间舞的继承性成为中国民间舞蹈的发展基本特征之一。
民间舞是在一种群体化的自我审美中来完成继承文化的过程。
它从最初的个体感情抒发,演绎成群众集体创作的成果,又从最初的田间地头式的劳动讴歌发展成为一种自我娱乐,并在娱乐中接受传统文化及民族精神的陶冶,因此群众性和娱乐性就已经构成了中国民间舞蹈发展的另一基本特征。
中国民族民间文化的发展根植于民族,昌盛时代。
(一)“舞、戏”合一
民间舞“舞、戏”合一的艺术形态及本质特征,在于产生民间舞蹈的民族文化背景中所具有的民俗性。
民间舞的艺术创作,是群众自己的创造,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反映人们的习俗和社会状况的,创作者们根据当时一个民族的传统风俗习惯、信仰、民间故事、歌谣、谚语等等来编制一个舞蹈,是最具有生活气息,最有血有肉的舞蹈艺术。
正因为如此,在民族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民间舞蹈便具有了很强的“故事性”和“戏剧性”的特征,就形成了“舞、戏”合一的特性。
(二)自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