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常见的数学教学模式
讨论交流教学模式适合于:
理解数学知识 运用数学方法 分析数学问题 评价数学结果
讨论交流教学模式教学程序
教师调控
设计 策划
组织 主持
总结运用 布置任务 创设情境 形成共识 实现目标 特点:讨论民主,交流平等,话题活泼
第五节 情境—问题教学模式
"情境—问题"教学模式,是学生在教 师的指导下,从熟悉或感兴趣的数学情境 中,通过主动探究,提出问题,研究问题 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科学创新精神 的学习活动. 教学程序:
所谓教学情境,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 教学时不仅与学生进行自然地感情交流,还 要为学生创设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 在这种环境下学得知识,形成能力. 创设情境,作为支持和鼓励学生的源泉, 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好 的数学情境能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参与意 识和合作意识,使学生在情境中产生好奇, 渴望,探究,协作,交流等学习欲望和活动, 不断地提出问题,探索分析和解决问题,从 而获得对数学的真正理解.
第一节 数学教学模式的含义,特征与类型 一,数学教学模式的含义,特征
1,数学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 思想,数学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针 对数学教学内容,为实现教学目标 所形成较稳定的,简明的教学活动 框架,式样.
2,数学教学模式不同于数学教学方法
二者的区别: 数学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为实现教学目标, 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 式的总称.包括: 谈话法 练习法 读书指导法 演示法 实验 法 实习作业法 讨论法 研究法 教学模式是在教学观念,教学目标指导下,体现 基本教学原则的整体操作程序和教学方法体系所 构成的动态系统. 对各种教学方法,教学策略进行系统的组合就构 成了教学模式.
创设情境的方法:
1,创设例题情境,让学生在兴趣中接受知识 2,利用数学故事,数学典故 3,设置悬念 4,通过游戏或竞赛的方式 5,利用现实生活中的事实,数据 6,开展活动,动手操作 7,介绍数学史 8,利用多媒体课件
第六节 指导自学的教学模式
指导自学的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师的指 导下,学生明确学习任务,根据自学目标 阅读,思考,总结,获取数学知识,掌握 数学方法,发展数学能力,达到学习目标. 这种模式有利于学生主动获取数学知 识,学会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最终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理念.
教学程序 信 息 提 取 思 考 重 建 综 合 运 用 反 思 提 高
思考与练习
1,常见的教学模式有哪些? 2,创设数学教学情境的意义是什么?创设教 学情境的方法有哪些?各自的教学程序怎 样? 3,试利用情境—问题教学模式试讲以下课题 有理数的乘方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角边角) 一次函数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2,提出问题: 老师:为了处理和利用情境材料提供的信息, 我们现在需要先确定一下研究的问题,请同 学们大胆提出问题. 问题(1)求出以x表示y的函数关系; (2)求出问题1中函数定义域; (3)求出问题1中函数值域; (4)求出问题1中函数图像; (5)研究问题1中函数的单调性;
xy
(6),研究问题1中函数的奇偶性; (7),研究问题1中函数的周期性; (8),研究问题1中函数的最值; (9), 求出问题1中函数的反函数; 3,解决问题 4,回顾问题
x
5
a(1 + 8%) = 2a
1.08 = 2
x
x=?
这是已知底数和幂的值,求指数的问题.
(二) 对数的概念 (讲一讲) (三)指数式与对数式之间的关系(做一做) (四)例题 (五 )两种特殊的对数 (六)求值 (七)评价与小结 (八)作业
第三节 引导探究的教学模式
引导探究的教学模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 生探究情境,采用实验,观察,分析,类比,归 纳等方法,进行探究学习活动,发展探究能力, 培养科学态度,构建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框架, 式样. 数学探究是作出数学发现的重要途径.这是 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常见的有: 问题探究式 实验探究式 活动探究式 课题学习 研究型学习
指导自学模式的策略:
先学后教,先练后讲 教师指导,学生自学 教学程序: 布 置 任 务 学 生 自 学 检 测 反 馈 学 生 演 练 评 价 总 结
第七节 复习总结的教学模式
复习总结的教学模式是指通过提问思考, 归纳总结,综合运用等形式对数学的基础 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进行有针对性 的综合性的教学,达到基础知识系统化, 基本技能自动化,基本方法熟练化的目标.
3,特征 结构性 程序性 方法性 独特性 指向性 发展性 4,常用的数学教学模式: 讲练结合教学模式 引导探究教学模式 情境问题教学模式 讨论交流教学模式 指导自学教学模式 复习总结教学模式
第二节 讲练结合模式
讲练结合模式就是教师通过讲 解典型的范例,传授系统的数学知识, 技能,方法,并让学生用典型的练习 题进行训练,达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数学 能力的教学结构,程序. 基本程序:讲解 训练 评价 特点:案例典型 目标明确 运用简洁 案例:对数及对数的意义
�
特点: 主体性 引导性 情境性 探究性 构建性 教学程序: 1,问题情境 2,提出猜想 3,共同验证 4,总结概括 5,拓展练习 案例:
第四节
讨论交流教学模式
讨论交流的教学模式是数学教学不可缺少的 模式之一. 它是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小组, 针对某个学习主题,在深入思考的 基础上展开讨论,平等交流,发表 各自的意见,提出不同的看法,观点,披露各自 的思考方法,展示多种多样的数学思维方式的过 程.
教学目标: 1,理解对数的概念,了解自然对数和 常用对数的概念; 2,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理解二 者的关系; 3,能求一些对数的值; 4,领悟对数的应用及意义
教学模式:讲练结合
教学主题: 掌握对数的双基,即对数产生的意义, 概念等基础知识,求对数及对数式与指数 式间转化等基本技能 教学程序: 对数的文化意义,对数的概念(讲一讲) 对数式与指数式的转化(做一做) 例题(讲一讲),习题(做一做) 两种特殊的对数(讲一讲) 求值(做一做);评价,小结,作业
对数产生于十七世纪的前二十五年.那 时,航海人员为了确定船舶在大海中的航 程与位置,天文工作者为了处理观察行星 运动所得的数据,都必须对具有很多数位 的数作繁复的计算.对数就是适应这种需 要而产生的. 伽利略说:"给我空间,时间,及对数, 我可以创造一个宇宙" 18世纪法国大数学家拉普拉斯一句很 著名的话,可对纳皮尔所发明的对数的意 义作一评价:"对数的发现,等于将科学 家的寿命延长了1倍."
第三章 常见的数学教学模式
20世纪70年代,西方开始研究教学模式 80年代,我国开始研究教学模式 数学教学模式是教育理论指导数学教 学实践的重要形式,是教育理论联系教学 实践的纽带.
现有的数学教育理论解决了如下问题: 为什么教?通过何种形式?运用何种方法? 采用何种原则去教什么内容? 数学教学模式则具体回答了如下问题: 怎么教?采取何种程序,运用何种教 学策略,围绕何种教学主题实现课程理 念,达到教学目标?
学生学习 :质疑提问,自主学习贯穿全过程 教师导学:激发兴趣,反思,矫正贯穿全过程
设 置 数 学 情 境
提 出 数 学 问 题
解 决 数 学 问 题
注 重 数 学 应 用
案例: 函数的复习
1,创设情境 某工艺厂拟设计一幅 矩形挂历,长X,宽Y, 矩形上部为正方形画 面,下部印制日历, 所需面积 1/9 平方米.
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对数的意义 纳皮尔, 纳皮尔,J.John Napier (1550~ ~ 1617) 曾译纳白尔.苏 苏 格兰数学家,对 格兰数学家 数的创始人.
纳皮尔是当之无愧的"对数缔造者". 伟大的导师恩格斯在他的著作《自然辩证 法》中,曾经把笛卡尔的坐标,纳皮尔的 对数,牛顿和莱布尼兹的微积分共同称为 十七世纪的三大数学发明.法国著名的数 学家,天文学家拉普拉斯 (PierreSimonLaplace,1749-1827)曾 说对数可以缩短计算时间,"在实效上等 于把天文学家的寿命延长了许多倍".
对数可以将乘除法变为加减法,,把天 文数字变为较小的数,简化了数的运算. 对数的导入 先研究如下问题: 假设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为A亿元,如果 每年平均增长8%,5年后是多少?照此增 速,经过多少年,国民生产总值才能达到 2000年的2倍?
(1)5年后的总产值: (2)设经过x年 则
a (1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