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焊接双相不锈钢2205-彭伟雄

焊接双相不锈钢2205-彭伟雄

双相不锈钢2205焊接广东火电工程总公司彭伟雄摘要:文章针对2205双相不锈钢的性能特点,分析了双相不锈钢2205的焊接工艺要点,制定了采用国产焊接材料的焊接工艺,并介绍了现场焊接工艺过程,证明了使用国产焊接材料能达到产品要求。

关键词:双相不锈钢;2205;焊接1.引言广东惠州平海发电有限公司2台1000MW机组配套建设一套海水反渗透(SWRO)系统的海水淡化装置,此装置为广东省首套海水淡化处理装置。

海水淡化系统中反渗透系统高压海水管道、所有阀门及其他与海水相关的附件均采用了价格昂贵的国外进口双相不锈钢材料,其中海水采用#2205双相不锈钢,浓水采用#2507(S32760)超级双相不锈钢,在现场安装过程中,双相不锈钢管道安装需进行现场焊接,规格为Φ273×11.7, Φ325×11.7等。

双相不锈钢2205由瑞典AvestaPolarit公司生产,商业牌号是2205CodePlusTow,已纳入ASTM和ASME的A240和A480中,UNS编号为SS2205,属于第二代双相不锈钢。

2205CodePlusTow与UNS编号为S31803的同种双相不锈钢2205有所不同,它提高了氮含量的下限,并通过有害金属相析出测试。

2205CodePlusTow具有更高的强度、耐蚀性和焊后冶金稳定性,焊接接头易于获得平衡的两相组织,高氮含量更有效抑制有害金属相的析出,这对焊接是非常有利的。

2.材料特性2.1 成分特点第二代双相不锈钢一般称为标准双相不锈钢,成分特点是超低碳、含氮,其典型成分为22%Cr+5%Ni+0.17%N(见表1)。

与第一代双相不锈钢相比,2205进一步提高氮含量,增强在氯离子浓度较高的酸性介质中的耐应力腐蚀和抗点蚀性能。

氮是强烈的奥氏体形成元素,加入到双相不锈钢中,既提高钢的强度且不显著损伤钢的塑韧性,又能抑制碳化物析出和延缓σ相形成。

进口焊接材料Sandvik22.8.3.L, Avesta2205AC/DC的化学成分亦见表1.国产锦泰焊接材料ER2209焊丝与焊条化学成分为:C:0.01~0.05(%),Si:0.76%, Mn:3.6%,P:0.021%,S :0.26%,Ni:22.94% ,Cr:8.67%, Mo:3.09% N:0.16。

化学成分与进口焊接材料相当。

2.2组织特点双相不锈钢在室温下固溶体中奥氏体和铁素体约各占半数(双相不锈钢2205铁素体含量应为30%~55%,典型值是45%左右),兼有两相组织特征,见图1。

它保留了铁素体不锈钢导热系数大、线膨胀系数小、耐点蚀、缝隙及氯化物应力腐蚀的特点;又具有奥氏体不锈钢韧性好、脆性转变温度较低、抗晶间腐蚀、力学性能和焊接性能好的优点。

图1 2205DSS 板材典型显微组织2.3 性能特点在性能上的突出表现是屈服强度高和耐应力腐蚀。

双相不锈钢比奥氏体不锈钢的屈服强度高近1倍,同样的压力等级条件下,可以节约材料。

比奥氏体不锈钢的线性热膨胀系数低,与低碳钢接近。

使得双相不锈钢与碳钢的连接较为合适,这有很大的工程意义。

锻压及冷冲成型性不如奥氏体不锈钢。

双相不锈钢2205的机械性能见表2。

3 焊接性双相不锈钢2205具有良好的焊接性,焊接冷裂纹和热裂纹的敏感性都较小。

通常焊前不预热,焊后不热处理。

由于有较高的氮含量,热影响区的单相铁素体化倾向较小,当焊接材料选择合理,焊接线能量控制适当时,焊接接头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

3.1 热裂纹热裂纹的敏感性比奥氏体不锈钢小得多。

这是由于含镍量不高,易形成低熔点共晶的杂质极少,不易产生低熔点液膜。

另外,晶粒在高温下没有急剧长大的危险。

3.2 热影响区脆化双相不锈钢焊接的主要问题不在焊缝,而在热影响区。

因为在焊接热循环作用下,热影响区处于快冷非平衡态,冷却后总是保留更多的铁素体,从而增大了腐蚀倾向和氢致裂纹(脆化)的敏感性。

3.3 铁素体475℃脆化双相不锈钢含有50%左右的铁素体,同样也存在475℃脆性,但不如铁素体不锈钢那样敏感。

4 焊接冶金双相不锈钢焊接过程中,在热循环的作用下,焊缝金属和热影响区的组织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

在高温下,所有的双相不锈钢的金相组织全部由铁素体组成,奥氏体是在冷却过程中析出的。

奥氏体析出的多少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4.1 相比例要求双相不锈钢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和耐蚀性能取决于焊接接头能否保持适当的相比例,因此,焊接是围绕如何保证其双相组织进行的。

当铁素体和奥氏体量各接近50%时,性能较好,接近母材的性能。

改变这个比例关系,将使双相不锈钢焊接接头的耐蚀性能和力学性能(尤其是韧性)下降。

双相不锈钢2205铁素体含量的最佳值是45%。

过低的铁素体含量(<25%)将导致强度和抗应力腐蚀开裂能力下降;过高的铁素体含量(>75%)也会有损于耐蚀性和降低冲击韧性。

4.2 相比例影响因素焊接接头中铁素体和奥氏体的平衡关系既受到钢中合金元素含量的影响,又受到填充金属、焊接热循环、保护气体的影响。

4.2.1 合金元素的影响根据研究和大量试验发现,母材中含氮是非常重要的。

氮在保证焊缝金属和焊后热影响区内形成足够量的奥氏体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氮和镍一样是形成奥氏体和扩大奥氏体元素,但是,氮的能力远远大于镍。

在高温下,氮稳定奥氏体的能力也比镍大,可防止焊后出现单相铁素体,并能阻止有害金属相的析出。

由于焊接热循环的作用,自熔焊或填充金属成分与母材相同时,焊缝金属的铁素体量急剧增加,甚至出现纯铁素体组织。

为了抑制焊缝中铁素体的过量增加,采用奥氏体占优势的焊缝金属是双相不锈钢的焊接趋势。

一般采取在焊接材料中提高镍或是加氮这两条途径。

通常镍的含量比母材高出2%~4%,例如,2205填充金属的镍含量就高达8%~10%。

用含氮的填充材料比只提高镍的填充材料效果更好,两种元素都可以增加奥氏体相的比例并使其稳定,但加氮不仅能延缓金属间相的析出,而且还可提高焊缝金属的强度和耐蚀性能。

目前,填充材料一般都是在提高镍的基础上,再加入与母材含量相当的氮。

4.2.2 热循环的影响双相不锈钢焊接的最大特点是焊接热循环对焊接接头内的组织有影响,无论焊缝还是热影响区都会有相变发生,这对焊接接头的性能有很大影响。

因此,多层多道焊是有益的,后续焊道对前层焊道有热处理作用,焊缝金属中的铁素体进一步转变为奥氏体,成为以奥氏体占优势的两相组织;毗邻焊缝的热影响区中的奥氏体相也相应增多,且能细化铁素体晶粒,减少碳化物和氮化物从晶内和晶界析出,从而使整个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性能显著改善。

也正是由于焊接热循环的影响,双相不锈钢焊接时要求与介质接触的焊道应先焊接,这一点与奥氏体不锈钢焊接顺序的要求恰恰相反。

4.2.3 工艺参数的影响焊接工艺参数即焊接线能量对双相组织的平衡也起着关键的作用。

由于双相不锈钢在高温下是100%的铁素体,若线能量过小,热影响区冷却速度快,奥氏体来不及析出,过量的铁素体就会在室温下过冷保持下来。

若线能量过大,冷却速度太慢,尽管可以获得足量的奥氏体,但也会引起热影响区的铁素体晶粒长大以及σ相等有害金属相的析出,造成接头脆化。

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最佳的措施是控制焊接线能量和层间温度,并使用填充金属。

4.2.4 保护气体的影响钨极氩弧焊时,可在氩气中加入2%氮气,防止焊缝表面因扩散而损失氮,有助于铁素体与奥氏体的平衡。

5 焊接工艺5.1焊接材料的选择:由于进口焊接材料Sandvik22.8.3.L, Avesta2205AC/DC价格昂贵,500元/KG,而国产锦泰焊接材料ER2209焊材才100元/KG,因此考虑经济因素,采用国产锦泰焊接材料是满足要求的。

SS2205焊丝采用国产TGS-2209,Φ2mm,焊条TS-2209,Φ3.2mm。

5.2坡口加工:采用坡口机或专用磨光片进行加工;坡口单面角度不得小于35度,焊接时焊缝应留2~3mm左右间隙,焊口钝边1-2mm。

5.3、施焊前将坡口及两侧20mm范围内的污物、油垢、水渍等清除干净。

5.4、双相钢不允许自熔焊,焊接时必须填充焊丝;管道焊接时使用背部保护措施。

背部保护采用99.9%氩气+2%氮气,保护气体流量在5-15L/min。

5.5、打底焊接采用TIG,填充金属为Φ2mm双相钢焊丝,电流在80A左右,焊接速度50-70 mm/min。

用TIG焊接第二遍时,为防止二次反加热,第二遍焊道一定要饱满,焊接速度不能快。

焊接参数见表3.表3 双相钢2205焊接参数5.6、所有焊缝不能一次成型,每道焊缝必须根据焊材的厚度分3-4层焊接完成。

每层焊接完成后,必须等待焊缝温度下降至100℃以下时方可进行下一层的焊接。

在急的情况下,采取水冷方式如图2。

图2 采取水冷方式冷却5.7、焊缝层与层之间必须清理,清理时采用SS刷子(220目);所有焊缝必须进行酸洗。

5.8、双相钢管材、管件在焊接前应使用铁素体检测仪进行基础参数检测,以确认本批次双相钢材料的铁素体含量基础参数,供焊接完成后,与焊缝铁素体含量对比。

6 检验结果6.1 焊接工艺评定按JB4708—2000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平均抗拉强度高达782MPa,塑性断裂在热影响区;4支侧弯试样无裂纹出现。

6.2 相比例评定金相法观察到的组织形貌是白色奥氏体基体上分布有浅灰色条状、块状铁素体。

经评估,焊缝铁素体含量约为30%;热影响区为50%~60%;母材为40%~45%。

采用国产焊接材料,经过严格的工艺措施,使焊缝品质达到了使用要求,而且合格率100%。

图3现场双相钢金相检验7、经济效益分析7.1直接经济效益在整个工程中,使用了380KG焊接材料,采用国产焊接材料替代进口焊接材料,光此一项就节约了380×400=15.2万元.7.2无形经济效益此次海水淡化为广东省首台机组,双相钢也是首次在火电机组中出现,我们通过此次的工艺探索,使我们熟练掌握了双相钢的焊接技术,培养了一批焊接技术人才,同时也为公司在以后的双相不锈钢焊接领域赢得了好的名声,增强了公司的竞争实力。

8.结束语工程实践证明:采用过产ER2209的焊丝和焊条,采取严格的工艺措施,能够与进口焊接材料一样获得平衡的双相组织,达到产品的使用要求。

此次工艺探索的成功,为以后的双相钢焊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参考文献:1.许适群,王菁辉.双相不锈钢性能的探讨[J].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2006,23(5):21—22.2.杨晔晖,关凯书. 2205双相不锈钢焊接接头裂纹失效机理分析.压力容器. 2007,第24卷第12期.26~28.3.广东火电双相不锈钢焊接工艺评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