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价编制在工程招标中的作用分析
摘要:工程项目控制价编制是招投标中的关键性工作,主要是加强对招标投标活动的监督管理,进一步建立完善有形建筑市场监管的制度体系。
本文通过分析了工程控制价编制的影响因素以及与工程概、预算的区别,探讨了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招投标控制价在招投标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说明了编制控制价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控制价编制:工程招标;作用
引言:工程招标控制价指的是招标人以国家或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所颁布的有关计价规定为基础,计算施工图纸并得出的招标工程的最高工程造价。
招标人在工程施工的招标阶段公布招标控制价,该价格可以说是一种预期价格,一旦投标人的报价高于该价格就会被拒绝。
工程招标控制价的编制就是通过测算价格来加深招标单位对工程各项费用的了解,从而为项目的评标、定标、中标谈判和施工等方面做好基础工作,最终实现对项目的全过程管理与控制。
1影响工程招标控制价编制的基本因素
总结起来,工程招标控制价的编制主要受一下四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分别是设计工程量、施工方案、材料价格与计
价依据。
在这四个因素中, 设计工程量与计价依据属于不可变因素,是相对不变的。
但是施工方案与材料价格属于可变因素,易于受到各方面较大的影响。
当然, 这里的可变与不可变是相对的。
只有在充分熟悉图纸的基础上,准确确定材料价格、选择切实有效的施工方案、适合的定额项目与编制合理的补充定额才能编制好招标控制价。
2工程招标控制价与工程概、预算的区别
招标控制价的编制与工程的概、预算有重合点也有不同之处。
首先招标控制价必须在批准的概算内,其次由于现阶段技术的限制, 招标控制价编制还必须依赖概、预算定额和相应的编制办法为基础来测算。
由于以上的因素导致有人片面的认为编制招标控制价与编制概、预算没有多大的区别,不同的只是最终的用途与表现形式。
这这种想法必定会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编制招标控制价的质量。
所以搞清楚招标控制价与概、预算之间的区别就显得很有必要,它们的主要区别有:
(1)编制招标控制价只计算工程量清单的费用,主要有建筑安装工程费用。
但编制概、预算则要计算建设项目全部的投资预计数额,包括工程施工费、购置设备、征地拆迁、预备费、勘察设计与建设单位管理费等各项费用。
(2)编制招标控制价时应根据具体工期要求和施工组织计划,编制概、预算不会考虑工期等具体情况。
3招标控制价编制的作用
招标控制价又称拦标价,是招标人依据国家或省级、行业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计价依据与办法,按照设计施工图纸进行计算,在招标过程中向投标人公开展示工程项目最高限额的总价格,也是招标人期望价格的最高上限,如果投标人报价超过它,则视为废标。
为了防止避免哄抬标价,出现招标项目上所有投标人的报价都高于标底,导致中标人的中标价高于招标人的预算的情况,招标人应当编制招标控制价,作为能接受的最高交易价格。
3.1避免投标人合谋超额利益,遏制围标串标
因为目前工程建设市场的诚信机制还不够完善,招投标活动规范管理有较大难度,招标控制价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合谋利益驱动投标人间围标串标行为。
如果采用招投标过程监管不仅付出的代价大最重要的是也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难以有效保护招标人的利益。
特别是那些由政府投资的项目,由于项目法人责任制难以落到实处、主体事实缺位、监管难度较大,为了合理控制报价,保障招标人的合法利益,可以从造价控制方面着手。
对于招标人而言,合理编制的招标控制价可以从利益的分配上避免投标人为了获得超额利润从而合谋的驱动力,即使仍然存在投标人围标串标,最终只可能获得社会平均利润,所以可以达到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
3.2避免投标决策的盲目性,增强投标的选择性与经济性
工程量清单招标实质上是一种市场确定价格的规则,通过提前向所有投标人公布招标控制价,为各投标人提供更为透明、公平的竞争平台。
因为提前向所有投标人公布招标控制价的缘故,投标人能够依据本企业的管理水平与技术实力,合理评估工程的招标控制价,考虑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进一步决定是否参与投标。
如果认为企业生产成本高于工程招标控制价,或认为招标控制价不合理,可以通过开标前书面通知的形式不予投标,既符合交易双方公平的原则,也增强投标活动的选择性与经济性,避免投标人盲目决策。
因为投标人不受标底的影响,可以进行自主报价,就有许多报价策略选择的余地,例如为了抢占某地区的市场,可以通过在投标报价中追求微利或保本的策略,依靠精心管理施工流程,累计企业形象,为将来占领市场积累资本。
3.3促进投标人技术革新速度并提高管理水平
经评审的合理最低价中标的评标办法是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基准原则。
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是指在满足招标文件的实质要求基础上,投标价格高于成本价,经评审的投标价格最低的为中标人。
对某一投标人来说,在招标控制价限制的条件下,如果想要中标且保持一定的利润,就要求在管理水平、技术装备方面具有优势,这样才可以有较大机会中标。
这就使得投标人的利润分布更为合理,促进建筑企业走上向生产技术要利润、向管理要效益的道路,如果不能提高企业先进
技术水平,就会面临被市场淘汰的危险。
经过实践证明,招标控制价编制,避免了非合理偏高投标价格中标的情况,合理降低招标人的风险,有效保证招标人控制项目投资的目标,特别是国有资金投资的项目。
4编制招标控制价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为使招标控制价能够实现编制的根本目的,真正反映市场价格机制作用,保护招标人的利益,应当遵循以下这些原则。
4.1社会平均水平原则
招标控制价编制的过程中, 招标人希望选择到拥有先进技术与经验的承包人,这样的企业除了具备技术与管理层面上的优势,其强大的工程成本管理与控制方面可以充分反映社会平均先进水平。
这种平均先进原则能够反映较为成熟的技术与经验,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降低工料消耗,最终达到鼓励先进、勉励中间、鞭策落后的目的。
作为投标报价的最高限制价, 遵循了社会平均水平原则,这样不仅能制约哄抬标价行为,或将其控制在社会平均水平范围之内,还能使投标人看到利润空间而加大投标积极性,最后帮助招标人通过经评审的合理低价中标的方法选择到满意的承包人。
4.2诚实信用原则
虽然招标控制价的编制是招标人或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造价咨询人来进行,但必须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严格执行
清单计价规范,合理反映拟建工程项目市场价格水平,才能从根本上保护招标人的长期利益。
应在拟订好招标文件的前提下,以清单为基础,力求费用完整,符合施工条件情况与工程特点、质量和工期要求;充分利用市场价格信息,追求与市场实际价格变化相吻合;同时考虑风险因素,包干明确,牢记造价控制的目的,以不低于社会常规施工管理和通用技术水平,鼓励先进施工管理和技术发展为准则,达到增加投资效益的目标。
5 结语
只有招标控制价编制的规范性,才能保证工程项目计价的准确性、合理性与及时性,在招标控制价范围内投标人展开自由竞争,从而实现招投标双方互利互惠、双赢的目标。
保证工程质量,提高投资效益,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及招标投标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S].GB50500-2008.
[2] 苏金霞、刘志杰.刍议工程招标中拦标价的设立[J].价值工程,2008(4)
[3] 张宝玲.编制工程量清单和招标控制价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J].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2009(6):43-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