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化学实验报告篇一:化学实验报告格式提示:1.每一次实验前要求写预习报告,否则不能做没有预习的实验。
2.每次实验前交上一次实验的实验报告和预习报告(预习报告夹在实验报告中交上来)3.实验报告统一写在实验报告纸上(自行购买),如果买不到实验报告纸,则一律用a4打印纸书写,并且装订好。
化学实验报告格式例一定量分析实验报告格式(以草酸中h2c2o4含量的测定为例)实验题目:草酸中h2c2o4含量的测定实验目的:学习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及有关仪器的使用;学习碱式滴定管的使用,练习滴定操作。
实验原理:-2-5 h2c2o4为有机弱酸,其ka1=5.9×10,ka2=6.4×10。
常量组分分析时cka1>10-8,cka2>10-8,ka1/ka2<105,可在水溶液中一次性滴定其两步离解的h+: h2c2o4+2naoh===na2c2o4+2h2o2计量点ph值8.4左右,可用酚酞为指示剂。
naoh标准溶液采用间接配制法获得,以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kooc-cooh +naoh=== kooc-coona +h2o此反应计量点ph值9.1左右,同样可用酚酞为指示剂。
实验方法:一、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用台式天平称取naoh1g于100ml烧杯中,加50ml蒸馏水,搅拌使其溶解。
移入500ml试剂瓶中,再加200ml蒸馏水,摇匀。
准确称取0.4~0.5g邻苯二甲酸氢钾三份,分别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20~30ml蒸馏水溶解,再加1~2滴0.2%酚酞指示剂,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半分钟不褪色即为终点。
二、h2c2o4含量测定准确称取0.5g左右草酸试样,置于小烧杯中,加20ml蒸馏水溶解,然后定量地转入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用20ml移液管移取试样溶液于锥形瓶中,加酚酞指示剂1~2滴,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半分钟不褪色即为终点。
平行做三次。
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一、naoh标准溶液的标定实验编号123备注mkhc8h4o4 /g始读数终读数结果vnaoh /ml始读数终读数结果cnaoh /mol·l-1naoh /mol·l-1结果的相对平均偏差二、h2c2o4含量测定实验编号123备注cnaoh /mol·l-1m样 /gv样 /ml20.0020.0020.00vnaoh /ml始读数终读数结果ωh2c2o4h2c2o4结果的相对平均偏差实验结果与讨论:(1)(2)(3)……结论:例二合成实验报告格式实验题目:溴乙烷的合成实验目的:1. 学习从醇制备溴乙烷的原理和方法2. 巩固蒸馏的操作技术和学习分液漏斗的使用。
实验原理:主要的副反应:反应装置示意图:(注:在此画上合成的装置图)实验步骤及现象记录:1. 加料:将9.0ml水加入100ml圆底烧瓶,在冷却和不断振荡下,慢慢地加入19.0ml 浓硫酸。
冷至室温后,再加入10ml95%乙醇,然后在搅拌下加入13.0g研细的溴化钠,再投入2-3粒沸石。
放热,烧瓶烫手。
2. 装配装置,反应:装配好蒸馏装置。
为防止产品挥发损失,在接受器中加入5ml 40%nahso3溶液,放在冰水浴中冷却,并使接受管(具小咀)的末端刚好浸没在接受器的水溶液中。
用小火加热石棉网上的烧瓶,瓶中物质开始冒泡,控制火焰大小,使油状物质逐渐蒸馏出去,约30分钟后慢慢加大火焰,直到无油滴蒸出为止。
加热开始,瓶中出现白雾状hbr。
稍后,瓶中白雾状hbr增多。
瓶中原来不溶的固体逐渐溶解,因溴的生成,溶液呈橙黄色。
篇二:化学实验报告的写法-20111214化学实验报告的写法【实验目的】(略)【实验用品】(略)【实验内容】一、锌、镉、汞氢氧化物和氧化物的生成和性质 1.锌、镉氢氧化物的生成和性质----提供试剂:0.2mol·l1znso4、0.2mol·l1cdso4、2mol·l1naoh、2mol·l1h2so4。
制备少量zn(oh)2及cd(oh)2沉淀。
将沉淀分成两份,一份试验氢氧化物与h2so4的反应,另一份试验与naoh的反应。
由此实验得到什么结论? 2.氧化汞的生成和性质---提供试剂:0.2mol·l1hg(no3)2、2mol·l1naoh、2mol·l1hno3、40%naoh。
用提供的试剂制备hgo沉淀,将沉淀分为两份,分别与稀hno3和浓naoh进行反应。
由此实验说明具hgo有何性质?由上述实验1、2对ⅱb族氢氧化物(氧化物)的酸碱性递变规律做出归纳。
二、锌、镉、汞硫化物的生成和性质以上是具有部分性的实验教材中“实验内容”的写法,在一般“验证性”的教材中常常这样写:一、锌、镉、汞氢氧化物和氧化物的生成和性质 1.锌、镉氢氧化物的生成和性质--向两支分别盛有0.2mol·l1znso4和0.2mol·l1cdso4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新配制的-2mol·l1naoh溶液,观察溶液的颜色及状态。
--将各试管中的沉淀分成两份:一份加2mol·l1h2so4,另一份继续滴加2mol·l1naoh溶液。
观察现象,写出反应方程式。
2.氧化汞的生成和性质--取1ml0.2mol·l1hg(no3)2溶液,滴加新配制的2mol·l1naoh溶液,观察溶液的颜色-和状态。
将沉淀分为两份:一份加入2mol·l1hno3,另一份加入40%naoh溶液。
观察现象,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
二、锌、镉、汞硫化物的生成和性质请同学们注意,所列举的“验证性”教材的写法,它的叙述语言其实是一种很常见的化学专业习惯语言,同学们应当尽快熟悉。
注意其中的“观察溶液的颜色及状态”和“观察现象”,显然,这是以指导学生的口吻写的,同学们在“实验预习”中也可以这样写。
但是,同学们在“实验报告”中不能以这样的口吻来写,而是要站在一个做过实验,观察、得到了实验结果的实验工作者的位置,用向教师报告的口吻来写。
比如可以写成“有白色沉淀生成”、“沉淀溶解”等。
首先,根据实验目的——在此即制备少量zn(oh)2及cd(oh)2沉淀,选择适当的仪器,并在实验预习中明确写出来。
显然,这里的仪器应该是试管。
实验步骤,先加入少许(在实验预习报告中就要明确试剂的浓度和以ml计的用量)何种试剂。
然后向其中以什么方式加入何种浓度的何种试剂?是逐滴加入还是一次加入?若是滴加,就要在滴加的过程中注意观察现象,还可能需要在滴加过程中不时地振荡仪器,一边观察,一边仔细地尝试着做出最好、最明确的结果来。
若是一次加入,就要事先在实验预习报告中明确写出所需加入的用量,并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现象,可能还要振荡仪器,以使反应充分进行。
性质实验的关键,常常在于要做出并观察到实验现象,这并不总是容易做到的事,有时需要多次重复试验才能做出比较好的结果来。
因此必须认真地做,并且仔细地观察实验现象。
有时还会因为试剂失效、污染等原因而无法观察到正确、明显的实验现象。
为了提高效率,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实验预习报告本”也兼做“实验记录本”,所以本文在其“实验现象记录”栏中,楷体字表示这些文字是在实验过程中所做的记录。
2 元素性质实验报告的写法:【实验目的】(略)【实验用品】(略)【实验内容】问题和讨论:(略)小结:(略)思考题:(略)3 测定实验报告写法:3.1 二氧化碳分子量的测定一、实验目的:(略)二、数据记录装满空气的锥形瓶连塞子的质量第一次装满co2的锥形瓶连塞子的质量第二次第三次装满水的锥形瓶连塞子的质量锥形瓶的容积 v=w1= w2(1)= w2(2)= w2(3)= w3=w3?w1v= 1实验时的室温 t=实验时的大气压p=三、实验结果1.数据计算(1)锥形瓶内空气重(w空气)w空气=(2)空瓶(连塞子)重(w瓶)w瓶=w1-w空气=(3)锥形瓶中co2的质量(wco2)wco2=w2-w瓶=(4)二氧化碳对空气的相对密度(d空气)d空气=(5)二氧化碳的分子量mco2=29.0d空气=2.百粉误差计算和讨论百分误差=造成误差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注意,在化学实验报告中必须将有关数据处理的计算公式列出并代入数据计算,如:pvm空气rt=wco2w空气=m理论值?mco2m理论值100%=wna2co3chcl?v2?mna2co3?10?3l/ml100%1ms?4wnaohchcl?(v1?v2)?mnaoh?10?3l/ml100%1ms?43.2 电离平衡一、实验目的:(略)二、实验内容1.同离子效应(1)步骤 2ml0.1m氨水+酚酞+nh4ac(固) 现象解释 (2)步骤现象解释2.盐类的水解和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1)0.1m nacl 实验ph值=0.1m naac 实验ph值=0.1m nh4ac 实验ph值=(2)温度对水解的影响步骤 2ml0.1m naac+酚酞? 现象解释(3)溶液酸度对水解的影响步骤现象方程式和解释3.能水解的盐类间的相互反应 (1)现象方程式 (2)现象方程式 (3)现象方程式4.缓冲溶液的配制及其ph值的测定计算ph值=计算ph值=计算ph值=5.结论篇三:初中化学实验报告实验1 物质的变化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实验目的:1.观察实验现象,认识物质的不同变化,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初步熟悉液体的取用、液体的加热、固体颗粒的研磨、溶解、溶液的滴加、液体的倾倒等正确的实验操作。
实验用品:铁架台(带铁夹)、试管、酒精灯、火柴、玻璃片、研钵(研杵)、单孔塞(带导管);蒸馏水、硫酸铜晶体、氢氧化钠溶液、石灰石(或大理石)、稀盐酸、澄清石灰水。
1.化学变化中常常伴有哪些实验现象?2.请列举2-3个生活中属于化学变化的例子。
实验2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实验目的:1.能说出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部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初步认识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实验用品:酒精灯、火柴、木条、集气瓶;氧气、二氧化碳。
1.将“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名词填在下列横线上。
(1)碳酸氢铵(nh4hco3)是一种白色固体,属于;(2)加热碳酸氢铵能生成氨气(nh3)、二氧化碳(co2)和水(h2o),属于;(3)氨气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属于;(4)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属于。
2.通过上述实验,请你归纳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
实验3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类型:探究性实验实验目的:1.学会观察物质的性质、变化并描述变化现象;2.学习检验蜡烛燃烧的产物等基本操作;3.初步学习书写实验报告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