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余弦定理(1)
学习目标:1.掌握余弦定理,熟记定理的结论,会利用向量的数量积证明
余弦定理
2.理解余弦定理与勾股定理的关系。
学习重点:利用向量的数量积证明余弦定理,余弦定理的初步应用。
学习难点:用向量的数量积证余弦定理的思路。
学习过程:
一、前置性补偿:
1. 正弦定理的内容:
2.正弦定理解决的三角形问题:
(1) ;
(2) 。
3. 已知︒==60,5,4的夹角为与BC AB BC AB ,=
二、新知探究
1.实际问题:
隧道工程设计,经常要测算山脚的长度,工程技术人员先在地面上选一适当的位置A ,量出A 到山脚B 、C 的距离,再利用经纬仪测出A 对山脚BC (即线段BC )的张角(CAB ∠),最后通过计算求出山脚的长度BC 。
2.问题解决:
如果已知三角形的一个角和夹此角的两边,能否求出此角的对边?
即已知⊿ABC 中,BC ,CA ,AB 的长分别为a,b,c ,试证明: A bc c b a cos 22
22-+=。
3.轮换a,b,c ,可以得到另两个类似的等式,由此可得余弦定理:
三角形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2===c
b
a
4.若已知三角形的三边求角,又可表示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cos _____________________
cos _____________________
cos ===C B A 5.用余弦定理可以解决哪两类解三角形问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三、例题分析:
例1:实际问题中,已测得:AB=1千米,AC =1.5千米,∠A=︒60
求山脚BC的长度.
例2:
变式训练
在ABC ∆中,7:5:3::=c b a ,,求这个三角形的最大角。
;
,6,10,7)2.,150,2,33)3;,6013)1B c b a b B c a a A c b ABC 求已知求已知求,,已知中,
在===︒===︒===∆
三、形成性检测
1、在ABC ∆中,33=a ,2=c , 150=B ,求b 。
2、在ABC ∆中,3=a ,5=c ,︒=120B ,求b 及A 。
3、在ABC ∆中,ac c a b ++=222,求B
4、在△ABC 中,若()()3a b c a b c ac ++-+=,求B
5、已知ABC ∆的三条边分别为2,3,x,求x 的取值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