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阅读及十二种题
型答题技巧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小学阅读及十二种题型答题技巧
阅读技巧
1.通读文章,了解主要内容,揣摩中心思想。
2.认真通读所有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
3.逐条解答,要带着问题,仔细地阅读有关内容,认真地思考、组织答案。
4.检查,看回答是否切题,内容是否完整,语句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
题型及答题技巧
题型一:概括主要内容、中心思想把握
1、写人或物的文章
(一)写人或物(指动或植物)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
( 1)必须包含两个要素:人(物) +事件(可借鉴采用文题中的关键词或文中高频出现的词语来概括。
)
( 2)其他要素如: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等情境密切关系到文章中心思想,也应概括在内。
(二)写人或物文章的中心思想把握:
( 1)肯定人或动物的一些个性特点,表达出作者的肯定、喜爱之情。
( 2)赞颂人或物的一些崇高的品质(如爱、坚强、执著等)
( 3)写动、植物托物言志或称(借物喻人)的文章,其中心思想通常是借物的什么积极的方面来比喻人也该怎样。
( 4)要明确人或物的文章中心思想可从三方面综合考虑。
一是找中心句
(但中心句并不一定就是全文的中心思想,有时是全文的主要内容);二是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议论则是作者评析事例并表达自己的见解或观点,如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抒情句(指作者或主人公直接倾吐内心
感受或寄情于景,融情于物、托物言志,或于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字里行间抒发感受的句子)(这些句子通常就是作者写作目的的流露);三是找文章的题目(有时文题中的关键词(修饰词中除数量、时空等方面的)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
举例说明:
( 1)、写人的文章《父亲的收藏》
主要内容概括为:在“ 我” 的一再追问下,父亲拿出了他的收藏。
中心思想为:歌颂深沉的父爱。
( 2)、写物的文章《桃花心木》
主要内容为:桃花心木在不确定的环境下茁壮成长
中心思想为:借桃花心木的成长来比喻人的成长,告诉人们应当勇敢面对
人生中那些如坎坷、曲折、磨难等“ 不确定” 因素,才能独立自主地生活得很好。
2、记事文章
(一)记事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
( 1)因为事在人为,概括时必须包含两个要素:人+事情(可借鉴采用文题中的关键词或文中高频出现的词语来概括。
)
( 2)其他要素如: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等情境密切关系到文章中心思想,也应概括在内。
(二)记事文章的中心思想把握:
( 1)如是叙事说理的文章,说理部分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可借助文题的关键词或中心句来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 2)如是《难忘的一件事》这类文章,文题中的关键词“ 难忘” 就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3、状物(介绍某物品或事物)文章
(一)记事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
一般概括为:介绍了事物外貌怎样且具有怎样的内在价值。
(二)状物文章的中心思想把握:
通常为肯定或赞美其独特的外貌美观或新颖及内在价值,表达出自己的喜爱之情。
4、写景文章
(一)写景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
一般概括为:(什么)地方具有怎样独特的风景美或人情美。
(二)写景文章的中心思想把握:
表达作者对(什么)地方的赞美、热爱或向往之情。
5、散文
注意把握“ 形散而神不散” ,“ 神” 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 形” 表面散但却总是紧紧围绕“ 神” 。
题型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修辞有很多,常用的有 8 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其中考得最多的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
比喻的作用有三:一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帮人加深体味;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叫人便于接受;三是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
拟人的作用是可以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运用拟人表现喜爱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亲切自然;表现憎恨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丑态毕露,给人以强烈的厌恶感。
夸张的作用是可以深刻地表现作者对事物的鲜明的感情态度,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通过对事物的形象渲染,可以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
排比的作用在于能突出文章的中心,表达强烈奔放的情感,增强语言的气势;是提高表达效果的重要环节。
还有叠词、短句使用,使文章富有节奏感,具有音韵美,
读起来朗朗上口。
还有一种修辞用的比较多的就是引用,有时阅读理解中会有引用的诗句、名人故事、还有名人语言或名人著作中的有关内容,问题会有“文章中引用的内容有什么作用”
,这种题目回答时要注意答到这样两个关键词,一个是“衬托了记述对象的品质,突出了主人公的某种精神”。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4.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题型三:理解含义
所谓的含义就是蕴含在文章里面的意思,不是一下子就能看出来的,要通过我们仔细的揣摩,采取一找二写的方法来完成。
句子的意思有明暗两种。
明的就是在文章结束那些议论性的话,你把它拿过来,稍加整理,也能回答。
暗的难度大一点,必须在通晓全文的基础之上,把文章中一些重要的事件所反映的思想感情等的关键词摘录出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题型四: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总起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引起下文
3.文末: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篇末点题;照应开头
题型五:归纳段意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题型六: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意思
方法 1. 顾名思义,采用扩充关键字的意思,然后连接成一句话
方法 2. 找近义词的方法,注意要能替代到文中,仍保持通顺
方法 3. 结合这个词所描述的对象具体描述
题型七:选择正确读音
一般出现的是多音字,根据自己的积累和文章中的词语作出恰当的选择。
题型八:选择恰当字词
1.仔细阅读字词所在的句子,了解句意,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
2.认真分辨两个词语的区别是什么,以 1 为依据作出选择。
题型九:标点符号的作用
1. ——(破折号)的作用
① 解释说明; ② 话题的转换; ③表示话语的中断; ④ 时间或声音的延续。
2. ……(省略号)的作用
①引文的省略;②列举的省略;③说话断断续续。
3 .“”(引号)的作用
①直接引用②特殊含义③强调意思④特定称谓
题型十:给文章加上恰当的题目
1.根据文章的主要事件、主要人物,加上简短的修饰语。
(比较
保险)
2.根据文章的中心,用中心词作为题目。
题型十一:文章的写作顺序
1 .时间先后顺序。
2. 地点变换的顺序。
3. 事情发展的顺序。
4. 按总后分、总分总、先分后总的的顺序。
题型十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 并列
……一面……一面…… ……一会儿……一会儿…… ……
既……又……
2. 递进
……不仅……而且…… ……不但……还…… ……连……
也……
3、选择……不是……就是…… ……或是……或
是…… ……宁可……也不……
4. 转折
尽管……可是…… 虽然……但是…… ……却…… ……然而……
5. 假设
如果……就…… 假使……便…… 要是……那么……
6. 条件
只要……就…… 只有……才…… 无论……都…… 不管……也……
7. 因果
因为……所以…… 由于……因此…… 既然……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