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中考题集锦
(3)第4次实验发生的反应是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则所得到溶液中溶质是硫酸铁和硫酸亚铁,故化学式为Fe2(SO4)3、FeSO4。
(4)设该样品中单质铁的质量为x
该样品中单质铁的质量分数为
【点睛】
5.在学生完成“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后,吴老师发现部分小组制取氧气后的试管内还有暗紫色固体。吴老师称得某实验小组剩余固体的质量为 ,经溶解、过滤、洗涤、烘干后所得黑色固体的质量为 ,请计算:
则该小组的高锰酸钾的分解率为: =63.2%。
6.现用质量分数为29.2%的盐酸溶液配制500g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用所配稀盐酸测得某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1)需要加入_____g水来配得上述稀盐酸。
(2)测得溶液pH=7时,消耗稀盐酸200g。求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_(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保留一位小数)
(3)若所测NaOH溶液在空气中放置时间较长,已经变质,那么测定的NaOH质量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或“无法确定”)。
【答案】3758.4%不变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题意设需要29.2%的盐酸溶液的质量为x,则有:
解得x=125g,则需要加入水的质量为500g-125g=375g。
(2)设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过氧化氢的质量为a,
a=3.4g
过氧化氢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所以使用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
【点睛】
本题计算时,需要根据前后质量变化求得气体质量,再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物中溶质质量,进而求得溶质质量分数;同时硫酸铜作为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8.在实验室做实验过程中,某小组同学不小心往氯酸钾中混入了一部分杂质,为了探究该混合物中氯酸钾的纯度,进行了如下操作:实验小组取混合物80g,按照氯酸钾制氧步骤进行实验操作(杂质不参加化学反应),加入10g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热到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实验结束后称量剩余固体质量61.2g。计算:(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混合物中氯酸钾的纯度为91.9%。
9.某品牌白色粉笔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硫酸钙(硫酸钙不与稀盐酸反应)。若将一支3.2g的粉笔研磨成粉末,加入到20g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得到的固液混合物质量为22. 54 g。计算:
(1)这支白色粉笔中碳酸钙的质量_____________。
(2)这支白色粉笔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
【详解】
(1)二氧化碳的质量=12g+73g-80.6g=4.4g
(2)设样品中Na2CO3的质量为x,生成NaCl的质量为y
x=10.6g y=11.7g
答: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是10.6g。
(3)纯碱样品中NaCl的质量=12g-10.6g=1.4g
∴溶液中NaCl的总质量=11.7g+1.4g=13.1g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取样品质量(g)
31.0
31.0
31.0
31.0
31.0
31.0
取稀硫酸质量(g)
30.0
90.0
120.0
150.0
180.0
210.0
产生气体质量(g)
0
a
0.3
0.5
0.6
0.6
(1)食品袋内放入“双吸剂”是为了吸收_____(填化学式),用铁粉而不用铁块作“双吸剂”的理由是_____。
(3)NaOH溶液在空气中放置时间较长,已经变质,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根据氯元素守恒可知测定的NaOH质量不变。
7.硫酸铜溶液对过氧化氢分解有催化作用。取68g过氧化氢溶液加入锥形瓶中,再向其中加入11.6g硫酸铜溶液,在过氧化氢完全分解后,得到78g硫酸铜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2)第4次为恰好完全反应,因为继续加入稀盐酸,生成气体的质量不再变化。
(3)解:设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x=10g
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答: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50%。
(2)a的数值为_____。
(3)第4次实验,所得到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
(4)计算该样品中单质铁的质量分数_____(保留至0.1%)。
【答案】O2、H2O增大与氧气、水分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0.1Fe2(SO4)3、FeSO454.2%
【解析】
【分析】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
【答案】44.4%32g
【解析】
【分析】
【详解】
(1)过氧化钙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解:设理论上可以制得氧气的质量为X。
答:理论上可以制得氧气的质量为32 g。
4.铁的锈蚀对社会生产造成损害,但也有有利的一面,如某些食品包装袋内常放入还原性铁粉作“双吸剂”以防止食品腐败。某同学发现了一包破损的还原性铁粉(含少量杂质,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他们取六份样品,分别加稀硫酸反应。测得实验数据如下:
(1)该实验中生成氧气的质量是_____克
(2)混合物中氯酸钾的纯度为多少?_____
【答案】28.891.9%
【解析】
【详解】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氧气的质量=80g+10g-61.2g=28.8g;
(2)设样品中氯酸钾的纯度为x。
x≈91.9%。
答:(1)该实验中生成氧气的质量:28.8克
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100%≈16%
答: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6%。
故答案为:(1)4.4;(2)10.6g;(3)16%。
2.初三(112)班的小敬同学将22.5g的大理石(杂质不参加反应,也不溶于水)放到盛有100g稀盐酸的烧杯中,发现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118.1g,请你帮他计算:(反应的方程式: )
(查阅资料)
1含钾元素的化合物都能溶于水;
2 。
(1)高锰酸钾中锰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_;
(2)生成氧气的质量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小组高锰酸钾的分解率__________。
【答案】55:640.64g63.2%
【解析】
【分析】
【详解】
(1)高锰酸钾的化学式为:KMnO4。可以计算出,锰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5:(16×4)=55:64。故答案为:55:64;
(1)产生氧气的质量是_____。
(2)所用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
【答案】1.6g5%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m,则反应前质量=过氧化氢溶液质量+硫酸铜溶液质量=68g+11.6g=79.6g,反应后质量=生成硫酸铜溶液质量+氧气质量=78g+m,所以79.6g=78g+m,m=79.6g-78g=1.6g;
由 解得x=7.3g
则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
3.过氧化钙是一种常用的制氧剂,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当反应消耗掉150g含过氧化钙96%的样品时,请计算:
(1)过氧化钙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保留至0.1%)_____________
(2)理论上可以制得氧气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中考题集锦
一、中考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某厂生产的纯碱中含有少量氯化钠.取12g该样品于烧杯中,并滴加稀盐酸至73g时,气泡不再冒出,此时称得烧杯内溶液的总质量为80.6g.请计算:
(1)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g?
(2)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睛】
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 ;
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10.小文同学取瑞金市石灰石样品20g进行测定实验,现将100g稀盐酸分五次加入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气体的总质量如表所示。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2)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对应物质中,只有二氧化锰不溶于水且是黑色固体,所以1.74g为二氧化锰。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分解的高锰酸钾的质量为y,生成的锰酸钾的质量为z。
解得x=0.64g,y=6.32g,z=3.94g。
所以生成氧气的质量为:0.64g。
(3)没有分解的高锰酸钾的质量为:9.36g-1.74g-3.94g=3.68g
(1)生成二氧化碳_____g。
(2)所用100g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4.47.3%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题意二氧化碳逸出烧杯,反应前后质量的减少量即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2.5g+100g-118.1g=4.4g。
(2)设生成4.4gCO2需要的氯化氢的的质量为x,则有:
(2)由题意当测得溶液pH=7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消耗稀盐酸200g。设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y,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z,则有:
由 解得y=16g
由 解得z=23.4g
则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
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氯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