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项目简介范例

工程项目简介范例

公伯峡水库灌区工程项目简介
一、项目概况
公伯峡水库灌区工程是指由公伯峡水库引水,黄河南北两岸各建一条干渠及支斗渠等田间配套工程组成,主要解决该地区黄河河谷两岸灌溉及人畜饮水问题,该工程是我省“十五”计划重点水利工程。

项目区位于青海省境内黄河干流公伯峡水电站下游的两岸阶地上,隶属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等两个少数民族县。

该地区降水量为,蒸发量,沟河多为季节性河流,气候干旱,素有“干循化”之称。

项目区现有人口万人,万头(只)牲畜,其中万人贫困,人畜饮水困难。

项目区由于缺水,经济发展缓慢,群众生活条件艰苦,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长期以来制约区内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因此,兴建该工程,不仅是该地区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脱贫致富的前提,也是黄河河谷两岸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是这一地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环境改善的希望所在。

二、工程主要建设内容、投资、效益
该工程建设主要内容是北干渠长,设计流量为s;南干总长,设计流量为s;支渠66条, km。

工程建设总投资为35499万元,工期为3年。

工程建成后,控制灌溉面积为万亩,其中黄河北岸万亩,南岸为万亩。

工程无复杂的技术问题,技术上可行的。

工程的兴建将极大地改善撒拉族、回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能使万人脱贫致富,促进和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推动社会进步,同时可使黄河两岸绿树成荫,清水环绕,生态环境秀美。

三、前期工作情况
我省对公伯峡水库灌区工程非常重视,为了提高设计质量,节省前期投资,我省于2001年5月采用向省内外招投标形式来开展该工程规划和项目建议书编制工作,这也是我省第一次采用向省内外公开招投标形式来开展前期工作。

该工程规划和项目建议书由甘肃省水利设计院中标,2001年10月份完成。

2009年水土保持工程项目简介
作者:佚名来源:水电局办公室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08年07月15日
一、项目背景
2002年,时任副总理的温家宝同志批示:“丹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工作应及早规划,纳入南水北调中线总体方案”。

历经两年的工作,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规划院、长江委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及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相互配合,于2004年12月编制完成《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2005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环保总局、国务院南水北调办会签同意将《规划》正式上报国务院。

规划确定湖北省境内十堰地区8个县市丹江口、郧县、郧西、竹山、竹溪、房县、张湾区、茅箭区列入规划范围,2010年为近期项目对应的规划水平年。

2006年2月,国务院批复了该规划,明确将规划中的近期项目纳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体方案,与总体工程同步实施。

根据批复,我县共要实施16个项目区,包括我县的所有版图面积。

总投资为个亿,其中国家投资为个亿。

实施年限为四年。

2007年开始,我县进入了该项目的实施阶段。

二、建设内容及规模
六个项目区涉及土门、城关、河夹、观音、涧池、马安、六郎、关防8个乡镇29条小流域115个村98178人,六个项目区总面积,其中:水土流失面积。

初步拟定治理措施为:改粮梯;改果梯103 hm2,水土保持林草 hm2,其中:退耕还经济林,还生态林,荒山造生态林,退耕还草45hm2;生态修复。

修建各类水利工程:谷坊90座,蓄水池330口,沉沙池495口,沟渠,田间道路,疏溪固堤,其中:新建河堤11km,整治河堤, 整治塘堰11座。

辅助措施:沼气池267口,省柴灶446个。

三、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工程总投资万元,其中:国家投资万元,地方配套万元。

四、建设年限
六个项目区建设期为二年(2009年至2010年)。

五、项目效益评价
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减少泥沙万吨,年增加蓄水能力万方,林草覆盖率可增加到%;可产生直接经济效益万元,大大改善项目区的生态环境,提高了当地农民收入,进一步为南水北调优化了水质。

六、项目进展情况
1、前期工作完成情况
可研报告已经评审,正在修改过程中2、计划安排情况
等待计划下达后安排
3地方资金落实及完成情况
无地方配套资金
七、要求及建议
1、建议年度计划投资和建设内容
按照初步设计下达计划和投资内容2、工程效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