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美术人美版12册说课稿(精心整理)

小学美术人美版12册说课稿(精心整理)

六年级美术说课稿第一课追寻文明的足迹生:(1)阿布辛拜勒神庙组:建造于什么地方、什么时代、有什么特点?神庙前的四尊雕像是谁?(2)库库尔坎金字塔组:介绍库库尔坎金字塔所在地、建造的时间、艺术特色。

说一说埃及金字塔和库库尔坎金字塔两者从外形看有什么不同?(3)法隆寺组:法隆寺的建筑特点,它和中国传统的塔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4)奥林匹亚遗址组:介绍奥林匹亚遗址所在地、艺术特色。

《掷铁饼者》《竞技表演》表现的是哪方面的容?用的是什么表现手法?一、师生问好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看看老师手里拿得是什么?世界地图!今天啊,我们就一起外出旅游去,好吗?二、故事导入、欣赏、分析拉斯科岩画师:先听我给大家讲个故事: 1940年,在法国拉斯科地区,4个来自蒙蒂尼的法国少年,想去探究30多年前因一棵大树连根拔起而遗留下来的洞穴的秘密。

这个洞穴的通道把他们引向拉斯科山坡附近的另一个洞穴,结果惊奇地发现在洞中的岩壁上画着数百个动物,经考古学家考察后发现,这是15 000年前原始人类艺术家的作品(出示拉斯科岩画)师:从画中你还能看出哪些容?画面是以粗壮、雄浑的黑色线条勾勒出轮廓,表现出动物的体积感,使整体效果雄伟壮观。

这是先人留给我们巨大的财富,地球上还有许多优秀文化遗产,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遨游在世界文化遗产的海洋中,感受先人留给我们的辉煌文化----追寻文明的足迹三、小组交流这节课之前,我们已经分小组对世界文明的足迹进行分头收集资料了,下面时间啊,我们就要展开我们的探秘之游了。

我们先到——A 阿布辛拜勒神庙组交流:欣赏非洲文明——阿布辛拜勒神庙的建筑和雕塑,简单了解非洲其他建筑——金字塔1.阿布辛拜勒神庙。

(1)建造于什么地方?什么时代?有什么特点?(幻灯片出示片)倾听故事,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感悟拉斯科岩画不朽的艺术魅力,体会原始人类创作的艰辛,向学生渗透绘画和生活的关系。

了解古埃及阿布辛拜勒神庙和拉美西斯雕像,感受其建筑和雕塑的宏伟壮观和悠久的文明,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

简单了解埃及金字塔(2)神庙前的四尊雕像是谁?这组雕塑给你什么感受?(幻灯片出示图片)生:1(1)阿布辛拜勒神庙约建于公元前1300―前1233年间,它是古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修建的。

阿布辛拜勒神庙除了外面的院墙和一个小的太阳神神龛外,其余都是在一块巨大的岩石上修建的。

(2)阿布辛拜勒神庙门前有四座等大的拉美西斯二世坐像。

雕像高20米,面宽4米,嘴宽1米。

雕像如迎接太阳般面向,坐姿稳如磐石,神态安详。

雕刻者在有限的高度中,给人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

其他组学生畅谈感受。

2.小结:(1)由此我们知道建筑、雕塑和也有着密切联系。

你还知道埃及什么建筑?(幻灯片出示图片)(2)看到这样的建筑,你会有什么感受?(3)它们是哪个洲的文明遗迹?请你在世界地图中标出来。

生:2(1)金字塔的建造外形像“金”字,故而得名,是法老的陵墓。

金字塔是由巨石砌成,巨石和巨石之间缝隙非常小且均匀,没有黏合剂,而是靠精确的刨平砌叠组成。

(2)以庞大的体积,屹立在茫茫沙海之中,给人以神秘永恒、雄伟壮观之感。

(3)非洲。

B库库尔坎金字塔组交流:欣赏美洲文明——库库尔坎金字塔,简单了解美洲其他建筑——毛阿伊石像1.库库尔坎金字塔。

(1)埃及有金字塔,还有哪个洲有?标在世界地图上。

(2)介绍库库尔坎金字塔所在地、建造的时间、艺术特色。

说一说库库尔坎金字塔哪儿给你留下深刻印象?(幻灯片出示图片)(3)说一说埃及金字塔和库库尔坎金字塔两者从外形看有什么不同?2.在美洲,还有哪些文明遗迹?请你说一说并在地图上标明(幻灯片出示图片)。

3.看到美洲的古代文明,你有何感想?生:1(1)美洲。

(2)建于公元6世纪,位于今天的墨西哥尤卡坦州的中南地区,是古代中美洲玛雅文化遗址之一。

库库尔坎金字塔和塔顶上的羽蛇神庙是这片)。

(2)《掷铁饼者》《竞技表演》表现的是哪方面的容?用的是什么表现方法?说一说你的感受,并请你模仿一下(幻灯片出示图片)。

(3)总结:古代的建筑、雕塑和体育已经完美地结合了。

说一说你还知道奥运会的哪些项目?2拉斯科岩画和奥林匹亚遗址都属于欧洲的古代文明(标在地图中)。

书中的建筑还有哪些在欧洲?请简介并在世界地图中标出。

生:1(1)这是古希腊的圣地,也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祥地,至今残存着世界上最古老的运动场。

它坐落在长满橄榄树、柏树和桂树的丘陵地带,仍有保留完好的一侧石制看台。

周围建筑物残存的石柱直径都在2米开外,非常壮观。

表现的都是体育方面的容。

(2)《掷铁饼者》这尊圆雕最重要的意义是在造型样式上以动态造型突破了古风传统的静止造型,以均衡代替了对称,使身体具有了自由动态所产生的完整、流畅的人体曲线,给人以深邃、动人的艺术感染力。

《竞技表演》以浮雕的形式表现了古希腊人竞技表演的场景,体现了古希腊人民对体育的热爱,也表现了他们高超的雕塑艺术。

(3)有游泳、体操、田径、射击、乒乓球、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等。

2(1)意大利的比萨斜塔是一个8层圆柱形石建筑,1173年开始奠基,到1350年完工。

整个塔高567米,由下至上逐层缩小,层与层之间有螺旋式阶梯294级,直到塔顶。

比萨斜塔自完工以来,每年就以1毫米~2毫米的速度倾斜。

到1992年时,整个塔的倾斜度已达55度。

(2)英国的巨石阵是一组环形石柱群,直径32米,单石高6米,重30吨~50吨。

全环共有细心雕琢的巨石130块,呈向心圆状排列。

外环石柱群每3块石的顶端横放有3米多长又厚又重的石楣梁,形成柱廊形状,东边开口,有一座巨大的石拱门,使得整个石环呈马蹄形。

整座巨石阵威武、雄伟。

今天的探秘之旅,我们可以感受到历史留给我们的这一笔不小的财富、我们今天看到的是存在于现实的,那么还有很多已经遗失的古迹,它已成为了一个印迹,比如巴特农神殿,在公元1687年被威尼斯军队炮轰致毁;还有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它是人们梦想中的花园,但它是否真正的存在,人们仍无法寻得根源;还有罗德港巨人雕像,摩梭拉斯陵墓,都因为年代的久远无从考证。

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都是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的,为了保护历史留给我们的遗产,我们应该为它做些什么呢?我们游客应该注意什么呢?板书设计:追寻文明的足迹阿布辛拜勒神庙(非洲)库库尔坎金字塔(美洲)法隆寺(亚洲)奥林匹亚遗址(欧洲)课后反思:第二课探访自然的奇观教材分析:本课位于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学期课本第二课,本课是“世界遗产”系列课程的第二课,以世界自然遗产为专题进行欣赏和陆地活动。

在我们美术教材中出现这些自然景物的欣赏,主要是引导学生去感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壮美,体会自然界的崇高之美。

因此教材中呈献的图片注重了审美元素的体现。

无论从构图还是色彩上都能够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学生状况分析:中心小学地处农村,这里靠海边,学校网络资源丰富,学生上网搜集资料的能力较强。

但学生见识不多,毕竟地处农村。

但学生自主学习有力较强,喜欢探求,喜欢思考。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1)、知道什么是自然遗产,能说出7处以上世界自然遗产。

(2)、能对世界自然遗产的保护有正确的认识。

(3)、能独立搜集有关自然遗产的资料,初步认识、了解感兴趣的自然遗产。

二、教学重难点(1)、通过资料搜集、课外交流等途径,认识七处以上世界自然遗产。

(2)、能向另人较详细在介绍两处以上自然遗产,并发表自已对世界自然遗产。

(3)、树立保护自然遗产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课前我和学生做了充分准备:学生人人搜集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景观资料,制作成资料卡片,让学生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走进世界自然景观,为课堂上的体验活动架设桥梁。

教师制作所需课件,如《自然景观》的短片,世界一级保护自然景观的图片等。

力争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信息,创设体验的情境。

四、教学设计课堂上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1、精心布置,录像导入。

课前,我将教室做了精心布置。

黑板上粘贴着各种各样自然景观图片,课桌椅以小组合作式摆放,每组桌上摆放着孩子们孩子自已搜集的世界自然景观图片。

一上课,老师亲切的问大家:同学们,你们喜欢自然景观吗?简洁的话语将学生直接带入本节课的活动主题,然后播放世界自然景观短片,师生一起走进壮丽的自然景观世界。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一定的场合下产生的。

因此,上课一开始我就有意识的创设与教学容相适应的、具有情感色彩的审美化的教学情境,教师以语言创设情境,以图片展示情境,以现代化的手段展开情境,唤起儿童的审美注意,激发审美渴望,那此色彩纷呈的大自然奇观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地情感体验,对大自然景观的欣赏、喜爱之情油然而生。

2、介绍景观,了解知识。

学生分别展示了自己最喜欢的世界自然景观,有的介绍自己和自然景观拍摄的照片,有的介绍书中的资料,有的介绍网络中的资料,还有的讲解电视中吸收的容。

在学生讲述过程中教师不断的鼓励和激励学生,并适时帮助学生了解自然景观的相关知识。

在这个环节中,我多角度的调动学生的感性认识,深化他们对自然景观的体验。

3、具体欣赏几处重点自然景观,了解其特色。

以书中的图片为例选择几个有特色的,如巨人之路、维多利亚大瀑布、大堡礁等学生最感兴趣地进行配乐解说,引领学生一边欣赏一边想象,让美的情绪在学生的脸上回荡。

在这个环节中,在优美舒缓的音乐声中,同学们自由飞扬着自己的想象。

美自然流进学生心田。

接下的环节是引导学生学会爱护些景观,说出我们该如何保护这些景观。

让学生不仅要学会喜爱景观,更要学会让景观永存的方法,那就是爱护与保护。

4、制作手册,提升认知。

在小组合作将学生亲手制作的景观资料卡片装订成全班同学共享的大的资料册,教师对学生作品的欣赏与认可,使学生人人体验到学习成功者的快乐说课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使我深刻感受到将教学容进行情境化、艺术化、生活化、活动化是培养、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师只有为学生创设一个自由宽松,不受干扰又丰富的学习环境,才能使学生从"要我学习"转变为"我爱学习",并能主动参与活动,尽情地表现自己,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更加热爱生活,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愉悦,在愉悦中形成美的道德。

板书设计:探访自然的奇观色彩奇美形态壮美令人惊叹生态优美第三课我的书包《我的书包》,选自人美版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第十二册第三课。

我从教学容、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流程、板书设计等几方面来谈谈自己对这一课的认识与设计。

一、说教材容:《我的书包》是一节“设计. 应用”领域的课程容。

高年级学生对设计的概念并不陌生,本课的教学正是以设计书包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与创造能力,使学生能够了解设计理念,提高设计意识,学会简单的设计方法,并将设计理念运用到自己的设计中,创造出更有创意的作品,同时培养创新精神,养成善于关注身边事物的习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