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豆蛋白残渣的综合利用

大豆蛋白残渣的综合利用

大豆蛋白残渣的综合利用
张效伟(郑州油脂化学厂), 王喜泉(黑龙江省大豆技术开发研究中心) 大豆蛋白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蛋白加工厂也逐渐增加。

但蛋白残渣的综合利用却仍是一个空白,目前各加工厂除了直接卖给农户喂养牲畜外,就是丢掉废弃,即没有深加工利用又污染了环境,也给工厂带来了一定的处理难度。

充分发挥残渣的综合利用价值,符合国家的环境保护政策能变废为宝,减轻企业负担,又可增加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因而意义重大。

大豆蛋白生产中,低温粕经碱水溶液浸提、酸沉淀、分离、喷雾干燥后,可制得大豆分离蛋白产品,但也产生了大量的含水80%以上的残渣,其固形物产量和蛋白产品产量相近似。

如此大量的残渣不采取办法加以处理,综合利用是不行的,夏季一天就会发酸、发臭、腐烂,严重污染环境。

城市内的工厂更是如此。

清理、运输就耗费大量人工、车辆,给企业增加负担,所以将残渣处理,变废为宝是必要的。

残渣中含有大量的纤维和约28%的粗蛋白质,可用其生产纤维食品或其他食品原料,可制成动物饲料的原料,也可利用生物发酵技术生产核黄素(维生素B2)。

甚至和其他食品原料一起制成食品。

如膨化食品、老年保健食品等。

为此我们根据蛋白残渣产生的特点提出先采用挤压烘干技术,将其脱水后干燥成含水14%以下的干豆渣。

不但便于存放,还可直接做为饲料原料出售,既避免了因含水大无法存放,变质污染环境带来的害处也为进一步加工利用奠定了基础。

干燥后的豆渣可进一步加工粉碎成豆渣粉,做食品的添加原料然后豆渣粉和其他粮食谷物一起混合配料,利用膨化生产线生产豆渣膨化食品。

这样就完善丰富了大豆残渣产品的系列化生产,增加了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生产流程和方案如图。

上述流程对大豆加工厂而言是简单可行的,也是比较实际的。

豆渣粉碎生产线可使用其他谷物粉碎生产线,如脱脂蛋白粉生产线、米粉生产线等;膨化食品生产线可生产多种原料为主体的膨化食品,也包括组织蛋白产品。

残渣干燥前的脱水,可回收提高蛋白产品率,同时降低干燥的成本。

蛋白生产所产生的残渣,在加工过程中,豆腥味已大为改善,糖份减少,经干燥粉碎后,可称脱腥脱糖豆粉,属纤维食品,有利于人体肠胃消化,防止血管老化,对糖尿病患者更是很好的保健食品。

世界上已将纤维素列为人体的第六大营养来予以推广。

膨化食品也是利用高温高压使谷物进一步组织纤维化,使之松脆可口的,而添加豆渣的膨化食品,可以改变淀粉为主体膨化食品的口感单调,粘牙的缺点,使产品纤细、柔软度适中,外观大方,又降低了成本。

做为饲料的原料,豆渣中所含成分和玉米等谷物比较也是理想的,并有可喜的市场。

据资料的介绍,目前全国饲料年产量4500万吨左右,到2000年将达到1亿吨,缺口很大。

我国饲料工业和粮油加工业蓬勃发展,畜牧业也得到了大力发展,但我国的耕地有限,粮食也有限,充分利用粮食加工副产品,最大限度发挥其作用显得更为重要了。

豆渣的利用除了上述方法外,仍有许多方法。

如日本还用豆渣制酱;澳大利亚用其生产“丹贝”食品;我国在用其从事核黄素的研究应用。

总之,我国是个人口大国,充分开发食品资源,提高全民体质是一个发展方向,前景广阔。

生产流程和方案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