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主制度的基本原则

民主制度的基本原则


霍布斯是把主权理论用于论证君主主权的 重要代表人物。霍布斯认为契约产生国家, 国家收受人们让渡的全部权利和权力,但当 起他们的人格,他们则要承担国家在公共事 务方面所做的一切都是大家同意的。这样, 国家便获得了原所未有的公共权力——主权。
霍布斯的理想是君主政体, 在君主政体中,国家属于 君主,君主私利和国家利 益融为一体,显然,国家 主权就是君主主权。
卢梭的人民主权论第一次以如此完 整的形式、如此彻底的精神打开了西 方近代政治的大门,深刻地影响了西 方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建立。 但是卢梭的民主思想存在着他无法 克服的局限性。他的政治学说却无法 提供一条实现人民主权的具体路径。
第一节
一 二 人民主权思想的提出 政府合法性的来源 三 监督和限制政府权力的依据 四 人民主权的阶级属性
政府合法性的来源
政府的合法性仍需要回到契约论。
任何一种社会的政治秩序都面临着一个 合法性的问题,即这种政治秩序是不是和 为什么应该获得社会成员的支持和忠诚的 问题。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说:“社会 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 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绝不是出 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
所谓主权是指“不受法律约束的、 对公民和臣民进行统治的最高权力。”
由主权者和臣民构成具有最高权力的 合法政府。
第一,它是绝对的,即它是至高无上的、 不可分割的。 第二,它是永恒的,即它不受时间、任 期的限制。 第三,它是不可转让的,即它是非授予 的权力。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最高权力不能高于神法 和自然法。
“这些约定”有不同的含义,这 涉及他们对“自然状态”——国 家产生以前的状态的理解。
斯宾诺莎认为,在自然状态下,人们 不受任何法律的约束,只受自然法则的 支配。为了避免同归于尽,人们必须放 弃部分权利,缔结社会契约,把判断善 恶和实施惩罚的权力交给国家。
即国家的目的在于保护人民的 福利和政治、思想自由,表现 在他的主张上就是反对君主制, 鼓吹民主制。
于是,君主主权论让位于议会主权论。
议会主权论的力倡者则是洛克。 洛克认为,国家从契约中产生后,契约的 订立者构成社会并仍然拥有国家主权的最后 决定权。为了有效地保护人民委托的生命、 自由和财产,洛克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 执行权和对外权。
当政府违背人民建立它的目的时, 人民有权用革命的手段,终止委托, 收回权力,并把它重新授予被认为 最能够保障他们安全和财产的人。 这就是洛克著名的“政府解体和 革命”的思想。
第一节
一 二 人民主权思想的提出 政府合法性的来源 三 监督和限制政府权力的依据 四 人民主权的阶级属性
监督和限制政府权力的依据
洛克通过社会契约宗旨的论证给出了评判政府 合法性存在与否的根本标准:当政府违背人民 组成公民社会的目的,侵害人民的生命、自由 和财产权利时,政府的合法性将不复存在,政 府应该解体。在这种情况下,人民有权“用强 力对付强力”建立新政府。 在卢梭这里,人民主权获得了彻底的性质:它 是对政府权力的根本约束、是政府合法性的根 本基础。
卢梭的人民主权论直接来源于社会契约论。 在卢梭看来,社会契约完全是出自人类自身 的理性要求,是要寻找一种结合的形式,这种 形式是通过每个人把自己的一切权利全部转入 给整个整体,从而使自己完全融入整个集体, 成为整个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实现的。 这样,由社会契约产生的“道德和集体的共 同体”,就是一个“公共的打我”。作为一种 “公共人格”,它可以称为“国家”、“主权 者”或“政权”。
人民主权的阶级属性
在人民权利中,真正有意义的是财产 权和自由权,而这两项权利显然也牵 挂着阶级利益,沾染了阶级统治的色 彩。反映的是资产阶级占有财富的财 产关系。
财产权是解释资本主义历史运 动的最具有直接性和实质性的 因素。 财产的私人占有和自由支配是 自由资本主义的灵魂。
自由权利在资产阶级的政治利益与经 济利益中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所谓自由,则是指对政治统治者的暴虐 的防御。而在强大的统治者阶级面前, 自由权对弱小的被统治阶级来说很大程 度上不过是一直空位。因为自由权对资 产阶级自身极具重要性,限制政府权力 的最大收益者是统治阶级自身而不是被 统治阶级。
洛克认为“自然状态有一种为人 人所应遵守的自然法对它起着支配 作用;而理性,也就是自然法。” 在洛克的社会契约论中,契约一 经订立,自然状态立即转化为公民 社会,公民社会得以为继的条件是 马上成立政府。
所有形式的政府(君主专 制政府除外)都必须建立在 人民同意的基础上,这就是 政府合法性的唯一来源。
第一节
政治权力来源的
人民主权原则
第一节
一 人民主权思想的提出 二 政府合法性的来源 三 监督和限制政府权力的依据 四 人民主权的阶级属性
人民主权思想的提出
人民主权论对君主主权论的 彻底否定和对议会主权论的批判 改造,确立了人民的自由意志在 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
布丹
霍布斯
洛克
卢梭
布丹最大的贡献是第一次确立“国 家”与“主权”两个概念的联系,把 主权视为国家最本质的特征。
按照卢梭的观点,人民主权有这几个原则:
(1)主权是至高无上的。这是因为构成主权的 公意——人民的整体意志,没有任何一种权力可 以凌驾于人民意志之上。主权的至高无上性规定 了人民主权的权威地位。 (2)主权是不可转让的。主权是人民意志的提 现,权力可以转移,意志不可转移。 (3)主权是不可分割的。卢梭认为,构成主权 的公意是一个整体,意志要么是公意的,要么不 是。 (4)主权是不能代表的。
由上可见,政府合法性问题实际上 涉及人民权利与政府权力的关系。 资产阶级思想家大都鼓吹必须对政 府的权力加者的各项自 由权利。 第二,政府制定的重要政策和措施应 得到被统治者的同意。(积极自由和 消极自由)
第一节
一 二 人民主权思想的提出 政府合法性的来源 三 监督和限制政府权力的依据 四 人民主权的阶级属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