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经典高考作文素材:15个哲理故事及写作启示二[2020年最新]

2020经典高考作文素材:15个哲理故事及写作启示二[2020年最新]

2020经典高考作文素材:15个哲理故事及写作启示二16、对联人生宋朝的苏东坡,年轻时就已是常识渊博,人见人夸的青年才俊。

日子一久,不免自满起来。

一天苏东坡在书房门上贴了一幅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苏东坡的父亲苏洵看了,担心儿子自大,不知求进,又怕撕下对联伤了儿子的自尊心,于是提笔在对联上各加了两个字: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东坡回来,看见父亲的字,心中十分惭愧,从此虚心学习,有了非凡的成就。

吾生有涯,而知无涯。

【启示】: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吾生有涯,而知无涯。

掌握本领是无止境的,决不能轻易言满。

这是因为,整个世界是无限的,是不断变化的,人们的认识也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

我们不可能有足够的精力去掌握浩如烟海的知识,无数事实证明,知识永无止境。

即使再退一步,如果当时掌握了某个方面的?绝对真理,他的这项知识就满了吗?当然没有,因为世界是在变化的,在某一时刻是真理,而在其他时候也许就不再是真理了。

我们应该在取得一定成绩后,继续向着更大目标前进,这样才能取得更大的、更多的成绩。

对学习不感兴趣,或是?忙得没功夫看书?的人,终会被时代的激流所淘汰。

也就是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17、你是别人的一棵树有个人一生碌碌无为,穷困潦倒。

一天夜里,他实在没有活下去了勇气了,就来到一处悬崖边,准备跳崖自尽。

自尽前,他号啕大哭,细数自己的种种遭遇和挫折。

崖边岩上生有一棵低矮的树,听到它的种种经历,也禁不住地流下了眼泪。

此人见树流泪,就问道:?看你流泪,难道你同我有相似的不幸吗?树说:?我怕是这世界上最苦命的树了。

你看我,生在这岩石的缝隙之间,食无土壤,渴无水源,终年营养不足;环境恶劣,让我枝干不得伸展,形貌生得丑陋;根基浅薄,又使我风来欲坠,寒来欲僵。

看我似坚强无比,其实我是生不如死呀!此人不禁与树同病相怜,就对树说:?既然如此,为何还要苟活于世,不如随我一同赴死吧!树说:?我死倒是极其容易,但这崖边便再无其他树了,所以不能死呀。

此人不解。

树接着说:?你看我头上这个鸟巢没有?此巢为两只喜雀所筑,一直以来,它们在这里栖息生活,繁衍后代。

我要是不在了,两只喜雀可咋办呀?此人听罢,忽有所悟,就从了悬崖边退了回去。

【启示】: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其实,每个人都不只是为了自己而活着,一个再渺小、再卑贱的人,对于他人来说都是一棵伟岸的树。

18、眼中只有野兔一位总经理要从三个很优秀的人中选择一位做助手,他再三权衡,难下结论,最后索性带着他们去打猎。

到达目的地,一切准备就绪,在开始行动之前,总经理问:?你们看到了什么?甲说:?我看到了一望无际的草原、蓝天、白云,还有奔跑的野兔。

乙:?我看到了经理、同事、猎枪、眼前优美的景色,还有奔跑的野兔、水中的野鸭。

丙说:?我只看到了野兔。

回到公司,总经理就确定丙为经理助手,后来丙干得很出色,不久就获得了提升。

【启示】:我们在看问题、办事情时,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如果不分主次,或抓不住中心,就不可能把事情办好。

职员丙与职员甲、职员乙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善于抓住中心,这也正是他取胜的关键。

两恶权重取其轻,两处权重取其重。

人生处处都在选择,成功或失败就在于选择的重心不同。

19、心境朋友小王爱好写作,总是埋怨没有好的环境,没有合适的时间。

别人在单位说笑,他怕别人吵闹,又怕别人笑他迂腐。

在家中租来的房间里,又嫌房间太小又阴暗,让人压抑。

他说:?要是能有一个清洁的环境,我一定能写出好作品。

结果不久他搬了家,环境一切满意,但始终没有如愿。

他又说:?太安静了,缺乏灵感。

【启示】: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其实,更多时候当我们埋怨一切不如意时,事实上不一定是外界环境的变化,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自身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

20、《昆虫记》的诞生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自幼爱好自然,经常观察昆虫和贝类的生活情况。

他观察研究的热情,简直到了如醉如痴的地步。

为了了解昆虫的生活,他有时在野外纹丝不动地伏在地上,从太阳升起一直观察到太阳下山。

他为了捕捉一只昆虫,常常跟着昆虫跳来跳去。

他观察雄槲蚕蛾?求婚的过程,花了整整三年的时间。

当快要取得成果的时候,槲蚕蛾?新娘却不巧被一只螳螂吞食。

法布尔毫不气馁,从头再来又整整观察了三年,才得到结果。

法布尔对观察是这样的热情,这样有耐心,正因为如此,他才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他写的《昆虫记》共十卷,这部巨著在生物学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启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出真知。

通过实践,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是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前提。

正是由于法布尔多年耐心细致地观察,才有了《昆虫记》这部巨著的诞生。

人们要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有所建树,就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人生道路的上不可能一帆风顺,成功的结果固然让我羡慕,赞叹,但面对成功路上的坎坷与磨难更需要我们百倍的信心和坚韧去面对。

高考作文素材:63个哲理故事及写作启示(中)21、查理卓别林笑对人生19世纪末,英国伦敦,诞生了一个不幸的男孩。

出生后一年,父母离婚,他跟了母亲。

然而母亲在他6岁时精神失常被收入精神病院,他也被收入孤儿院。

他自小当过药店的徒工、旅馆的服务生、书店的伙计、玻璃厂的零工,印刷厂的学徒。

他的童年饱尝都市里的苦难,没有一个正常儿童应有的快乐,但他后来却发现了对付苦难的有效方法,他掌握了笑的秘密和诀窍。

于是他就把他的笑拍成电影,他的每一部影片均在世界范围内拥有3亿观众。

他征服了观众、征服了世界,他就是查理?卓别林。

【启示】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各自相反的方向转化。

病痛、苦难、挫折等是人生的不幸,但如果我们能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它,并用积极的行动去战胜它,它就会变成人生宝贵的财富。

卓别林用笑的秘密和诀窍对付人生的苦难,征服了观众,征服了世界,自己的人生境界也得到了升华。

22、唐僧师徒防腐败唐僧师徒西天取经走了16年,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成正果。

其间也有许多腐败的机会,可以说困难重重,诱惑处处。

但师徒四人最终还是战胜了困难,抵住了诱惑。

唐僧师徒为何不腐败,有分析家认为,唐僧是因为信仰坚定,心中有佛;孙悟空是石猴出身,无七情六欲;沙悟净胆小老实,不敢腐败;猪悟能得益于唐僧的教育开导和悟空的严密监督。

【启示】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取经途中,唐僧、孙悟空、沙僧能够做到不腐败,归根到底是内因起根本作用。

唐僧是因为一心向佛,四大皆空,能够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孙大圣是石猴,无七情六欲,是以视金钱美色如粪土;沙和尚则因性格因素,怕伸手而被捉,故能洁身自好;猪八戒之所以没犯原则性错误,其师父的谆谆教导和孙猴子的严密监督这样的外因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外因的作用再重要,也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正是由于唐僧苦心婆心的教育开导,使猪悟能自身树立了许多正气,使得其虽然屡犯小错误,却能够抵御诸多诱惑,在大是大非面前把持自己,继续迈开西行的步伐,终成正果。

23、捕鼠器和鸡、猪、牛一只老鼠透过墙壁上的洞,看见农夫和他的妻子正在摆弄一个捕鼠器,急忙跑到农场的院子里发布警报。

但院子里的鸡、猪、牛等动物均一笑臵之,认为与自己无关。

当天晚上,一条毒蛇被捕鼠器夹住了,农夫的妻子赶来查看时不小心被毒蛇咬伤了。

为给住进医院的妻子补身子,农夫把鸡杀了。

邻居和朋友们听说了此事,纷纷轮留照顾农夫的妻子,为了款待他们,农夫又把猪杀了。

后来农夫的妻子毒发不治而死,许多人前来参加葬礼,于是农夫又杀了牛款待。

一个小小的捕鼠器竟累得鸡、猪、牛等动物失去了生命。

【启示】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但联系又是具体的,每一事物与他事物相联系又是有条件的。

这就要求我们在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时候要注意到联系的条件性。

从表面上看,一个捕鼠器与老鼠有着联系,而与鸡、猪、牛等动物关系不大。

但由于出现了捕鼠器误捕到了毒蛇,使得鸡被杀掉用来给农夫的妻子补身子,猪、牛被杀掉用来待客。

24、男孩与死驴的故事一个城里的孩子移居到了乡下,从一个农民那里花了100美元要买一头驴,这个农民接过钱同意第二天把驴牵给他。

第二天农民来找男孩,说驴子死了,钱也花光没法退了。

男孩就让农民把那头死驴给了他。

几天后,,农民遇到了男孩,问他是如何处臵死驴的。

男孩说:?我举办了一次幸运抽奖,并把那头驴作为奖品,我卖出了500张彩票,每张2美元。

多年后,长大男孩成了一家大公司的总裁。

【启示】在分析与综合的思维过程中,如果伴随着合理想象与创造性思维,人们的认识能力就会得到进一步的发挥,认识的成果甚至是惊人的。

男孩花了100美元买了一头死驴,应该说十分倒霉,但他没有简单处理了事,而是打破常规,从人们急于中奖的心理出发,将驴作为奖品举办幸运抽奖,用创造性思维处臵了死驴,并得到了1000美元。

如果这个男孩墨守成规,不积极主动进行创造性思考,而且每每遇事如此的话,也许世界上就少了一个当总裁的人才了。

25、分粥有七个人曾经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

要命的是,这一大桶粥天天都不够分。

刚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结果一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能吃饱的,那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

后来,他们决定推选一个道德高尚的人,让他给大家分粥。

开始就有人挖空心思地去讨好、贿赂分粥的人,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瘴气。

然后,大家又组成三个分粥委员会及四人评选委员会,还是互相攻击、扯皮,当粥吃到嘴里时已经是凉的了。

最后又想出了一个办法: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到其他人都挑完后,端剩下的最后一碗。

为了不让分粥的人吃到最少的,大家都尽量分得平均些。

这样一来,大家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

【启示】唯物辩证法认为,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在事物总体数量不变的情况下,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能引起质变。

这要求我们要优化结构,理顺体制。

轮流分粥,但分粥人要等到其他人挑完后,自己才能端剩下的一碗是理顺体制,是量变。

?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是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26、吃蛋原理有这样一个故事:一户人家养了一只母鸡,这只母鸡每天下一个蛋。

对于这户人家来说,可有三种消费方案:一是坚持一天吃一个蛋——收支平衡;二是把鸡杀了吃掉——透支;三是坚持在一段时期内少吃鸡蛋,省出10个,孵成小鸡,如果成活8只,有4只母鸡,4只公鸡,过些日子,这家人可以一天吃5个鸡蛋,遇上特殊的日子,还可以杀只公鸡改善一下生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