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的分类》说课稿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的分类》说课稿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的分类》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三角形的分类”。

一、说教材及学情
首先我说说对这部分教材的分析和理解。

“三角形分类”是新课程教材中“空间与图形”领域内容的一部分。

学生们在这一课之前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认识,能够在物体的面中找出三角形。

学习了角的知识,认识了常见的角,为学生研究三角形的特征,从角和边的不同角度对三角形进行分类做好了有力的知识支撑。

学好这部分内容,为进一步学习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打下了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的分析和理解,我为本课制定了三点教学目标
①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发现三角形角和边的特征,会给三角形分类,理解并掌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

②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③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自我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所以我认为,本课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能按角和边的特征给三角形分类。

教学难点是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

四、教学准备
需要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板、量角器,直尺、装有不同三角形的学具盒若干个等。

五、说教法、学法
在教法、学法方面,我是根据新课程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直观教学为主运用观察、动手操作、分组讨论等多种方法,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结合教材,发挥学生相互之间的作用,让学生自己在动脑、动手、
动口中促进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自学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
下面我对三角形的分类这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仔细的分析:
(一)课前谈话,感受分类。

首先,我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按一定的标准给教室里现有的人进行分类。

(板书:分类)
这是因为学生对分类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马上会按性别分为男生和女生(这儿可能会有疑惑老师归哪一类)。

有了这个情节做铺垫学生很容易又发现一种分法,按不同的身份分可以分成老师和学生。

或者还会出现按年龄、兴趣来分等等。

这样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事物,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们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也为多角度地给三角形分类做好铺垫,同时引出分类的“三要素”。

设计意图:分类是数学中最常用的思想方法,必须遵循同一标准、无遗漏、不重复等原则。

学生要探究三角形分类,首先就得了解这些原则,并依据这些原则在新课学习时来检验自己的分类是否正确。

因此,在课前很有必要让学生懂得这些基础性知识,同时也借助此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根据分类的“三要素”引出课题——三角形的分类并板书课题。

2.学生借助工具或采用折、量等方法来操作,给老师出示的三角形分类,并小组讨论。

3.汇报交流。

(1)按角分
有的学生按是否有直角分两类;有的学生会按有一个直角、有一个钝角、三个锐角分三类。

设计意图:上述两种分法都是正确的,不仅符合概念分类的原则,也符
合学生认知的个体差异性,即分析能力较低的学生,能采用“二分法”进行分类;分析能力稍高的学生,其分类更加细化。

但重要的是,尽管产生这样的差异,然而两者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

也就是说,通过这样详实的反馈过程,既使学生全面认识三角形角的特征,又深刻地体会到其中蕴涵的分类思想。

(2)猜一猜
教师将文件袋里的三角形露出一个角,猜一猜另外两个角是什么角?通过“猜想、印证、结论”的过程,得到准确描述: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从而揭示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的概念。

设计意图:按角分得到的三种三角形,其内角特征的差异,如果单靠表面的观察,学生的感悟是粗浅的,也难以理解三类三角形的概念表述方式为何是有区别的。

因此,借助有趣且有一定挑战性的游戏,让学生通过争论、思考,达到从本质上理解概念的目的。

(3)按边分
从边的长短来考虑的。

一类是三条边都不相等,一类是只有两条边相等,另一类是三条边都相等。

通过对“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和“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的比较,引出在数学上,把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设计意图:三角形按边分与按角分相比,不管是从概念的抽象方式还是从概念系统的内部结构来看,差异是很大的,按边分所具有的难度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困难。

因此,考虑到知识本身的特征、学生的认知特征、学习时间等因素,在教学三角形按边分时,适当淡化分类要求,突出对边特点的感知,直接地揭示等腰三角形的概念,然后重点认识它的一些名词及特征,应是较为合理的选择。

借助其中一个等边三角形,直接告诉学生: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或正三角形。

通过观察、比较、讨论,挖掘出等边三角形的特征:三条边都相等、三个角也相等、是锐角三角形。

设计意图:在要求学生深入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同时,还要求他们将本课的知识融会贯通。

全面掌握各类三角形的特征,并且着重学会从不同角度去看待问题,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三)应用延伸,解决问题。

在顺利完成了以上内容的教学之后,接下来我是以游戏、判断、生活中的应用、动手操作等四个方面对该部分知识进行巩固和提高训练。

1.判断。

(1)一个三角形如果的有两个是锐角,必定是一个锐角三角形。

()(2)所有的等腰三角形都是锐角三角形。

()
(3)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是锐角三角形。

()
设计意图:要求学生用手势表达,目的是辩明概念,促使人人参与学习,达到面向全体的目的。

2.说一说在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见到过等腰三角形或等边三角形。

(红领巾、流动红旗、交通标志)
3.动手实践
在点子图上画一个你喜欢的三角形。

设计意图:由三角形的分类到画出一个角或边有特点的三角形,对学生而言既巩固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又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效果。

(四)巩固认知,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体会到什么?(让学生自由畅谈自己学到的知识、心情、对自己的评价或是成功的体会等。


七、说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分类
1、按角分: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
2、按边分:等腰三角形两条边相等,等边三角形三条边相等,也叫正三角形
八、说教学反思
《三角形的分类》是小学四年级学生在对三角形有了初步认识之后进行的教学活动。

我认为分类是一种数学思想,它是根据一定标准对事物进行有序的划分和组合的过程,三角形的分类在于给学生一种数学模型,为学生今后更好地应用三角形,进一步认识和研究三角形奠定知识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