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原生动物
常很坚厚,具有保护的功能,称为卵囊。
孢囊或卵囊在环境改善后即行“萌发”。
4、再生:如果一个原生动物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含 核,而另一部分不含核,含核部分能补充出被切去的部分
而长成一个完整的细胞生存下去,原生动物的再生力强,
只要有核存在,即使是极少的一点儿也能对细胞的再生起 作用。
五、生态 1、分布 2、自由生活的原生动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3、寄生、共生和共栖
一、肉足虫纲 肉足虫纲在海水中数量最多,主要在海洋底部,有孔虫 和放射虫目,还是地质学上重要的资料。 肉足虫纲的分类,主要根据伪足构造和形状,以及囊壳 的有无及壳的性质。足内有轴和没有轴是亚纲的特点;囊 足的形状和足的常见形态为目的特点。
肉足虫纲分两个亚纲和七个目(常见有五个目):
1、根足虫亚纲:伪足无轴丝,叶状、根状或丝状。
△再生
1、无性生殖:是最简单的细胞分裂,即细胞质和细胞核
一分为二,形成两个基本相等的子体。无性生殖有四种方 式。
⑴二分裂:即细胞先分裂,一般是有丝分裂,但少数情
况下是无丝分裂(如草履虫的大核),然后,细胞质也平 均分裂为二,因此形成2个相等的子体(如变形虫、眼 虫、草履虫等为无性生殖)。 ⑵出芽:与二分裂基本相同,但是形成的2个个体则各 不相同,通常是一大一小,大的是母体,小的是芽体,子 体由母体产生芽体,成熟后芽体自行脱离母体而成新个 体。有的可以形成许许多多的芽体(如夜光虫)。
适的光度。
E收缩机能:有些种类的细胞膜内分布着肌丝。
三、营养方式 1、全植营养:这是鞭毛虫中具有色素体的原生动物的
营养方式,它们和植物一样,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自身。
2、全动营养:即吞食其他的生物或有机碎片为食。 如:变形虫用伪足把食物包裹到身体里面进行消化吸收。
许多纤毛虫也属于这个典型—由于胞口和胞咽的纤毛摆动,
3、有些原生动物生长在一定温度海水中,它们随着一定
的海流移动,所以可以作为海流指标种。
4、营底栖原生动物有孔虫在海底堆积,当海变成陆地时,
便形成了石灰岩,即地质学上的“造岩作用”。有孔虫的
化石很多,在地层中演变很快,不同时期有不同有孔虫,
加上体积大,在钻探油井时容易获得,因此,常被用来勘
察海底石油和对比含油层及毗连层次,故石油工业上非常
• 原生动物的体形各异、很小:
• 最小只有2um—3um;
• 一般多在30um—300um之间; • 除海洋中的有孔虫个别种类可达10cm长
外,一般最大的只有2mm左右。
二、形态结构 1、体表具细胞膜 2、外壳和骨骼 3、细胞质和细胞核
4、原生动物体内分化出具有执行各种特殊生理机能的胞
器。
1、体表具细胞膜 A、变形虫等只有一层很薄的原生质。
●伪足:是肉足虫纲的运动器官,也就是细胞向前方伸出
的部分。伪足不但可运动,且能摄食、排泄,因为在伪足伸展 过程中,可以把其它细胞和微生物包藏在细胞内,形成临时食
物泡。
B营养胞器:胞口、胞咽和食物胞。
有的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具有胞器、胞咽、食物胞、
胞肛等器官,这些胞器具有摄食、消化、排废等机能。 C排泄胞器:所有的淡水产的原生动物都具有一定排水 的胞器,称为伸缩胞。伸缩胞不断伸缩,从细胞质中收集 水分和代谢废物,并通过在体表的开孔及排出体外。 D感觉胞器:眼点,在鞭毛虫纲的眼虫类是很普通的。 眼虫通过眼点可以感觉出光的强度,从而寻找对它生活合
微小的生物进入胞咽后就成了食物泡的内含物,在胞内被 消化、吸收,不能消化、吸收废物从胞肛排出体外。 3、腐生:一部分自由生活的原生动物与绝大多数的寄 生原生动物都是借渗透营养的,既用身体的表面吸收周围
环境中的现成的有机物(如孢子纲)。
四、繁殖方式 在营养丰富环境优越的条件下,原生动物即大量繁殖。 繁殖方式有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种类型。 △无性生殖:二分裂、出芽、复分裂和质裂。 △有性生殖:配合或受精、接合。 △孢囊和卵囊
A运动胞器:鞭毛、纤毛、伪足等用于运动。 ●鞭毛:是鞭毛虫纲的运动器官。鞭毛是细胞质伸展出来 的丝状伪足,里面基部有一根具有弹性的轴丝。由于鞭毛的摆 动,身体可以向前移动,鞭毛的数目随种类而异,一般只有1 根—4根,多的6根—8根。
●纤毛:是纤毛虫纲的运动器官,它的结构和鞭毛基本相
似,不过,一般纤毛较短,数目较多,纤毛可以愈合成波动膜, 也可合成棘毛。
⑶复分裂:核先迅速分裂,形成了多核之后,通常移到 细胞的表面,后来在每一核周围的细胞质也同时分割,形 成许多小个体,这便是复分裂。孢子虫纲的种类都能进行 复分裂,这是迅速大量繁殖的一种生殖方式。
⑷质裂:有些多核的原生动物,不须进行核分裂,而细
胞质和细胞核可分为两部分,由此便形成2个新个体(如 玛璃虫)。
3、孢囊和卵囊
⑴孢囊:生活在淡水或营寄生生活和极少数的海生的原生
动物,在环境条件不良的情况下,如水的干沽、水温过高或
过低、水中缺氧、缺食物或排泄物堆积得过多而不适合其生
活时,能分泌胶质膜包围身体,形成孢囊。
⑵卵囊:有一些原生动物如多数孢子虫,其受精之后的合
子,也分泌出囊壁,而虫体就在其中进行分裂繁殖。这囊壁
第一章 原生动物门
第一节 概论
• 一、主要特征: • 1.原生动物是单细胞动物,没有组织, 没有器官。 • 2.有由许多细胞组成的群体,但是群 体的每一个细胞在形态和机能上是相 似的,除非是少数生殖细胞。换言之, 群体原生动物是由多个具有相对独立 性的细胞聚集而成的。原生动物虽然 是单细胞,但有机体所有的机能都全 部具备,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
3、寄生、共生和共栖: ⑴寄生:在原生动物中非常普通,除金黄滴虫目、有孔虫
和放射目以外,几乎所有的目都有寄生的种类。一种寄生虫
必须寄生在一定的寄主体内,所以寄生的原生动物的分布要 根据其寄主的分布而受限制,但同寄主却往往可以被许多寄
生虫寄生。
⑵共生:有的原生动物和其它动物共同生活,互相有利。 一种黄色单细胞藻栖息在放射虫的外囊里,也与珊瑚、砗 磲等共生。
成两种: ⑴泡状核:染色质较少,分布不匀,或聚在核中央,或分 布在核膜内侧,或相连成网状等。 ⑵致密核:染色质甚多,均匀致密,散布在核内。
4、原生动物体内分化出具有执行各种特殊生理机能的胞
器,各种胞器有其特殊的功用,宛如多细胞的器官一般,故
又称为类器官。
A运动胞器
B营养胞器
C排泄胞器 D感觉胞器 E收缩机能
⑴变形虫目:外壳没有。 ⑵有壳虫目:有外壳,壳单室,几丁质组成。 ⑶有孔虫目:有外壳,壳单或多室,石灰质组成。 2、辐足虫亚纲:伪足有轴丝,针状。 ⑴太阳虫目:没有中央囊。 ⑵放射虫目:有中央囊。
2、自由生活的原生动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⑴光线:对于鞭毛纲植鞭目和其他有色素的种类,光是它
们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但是直射照射后的强光对
于多数有色素颗粒的鞭毛虫也不是最适宜的。
⑵温度:原生动物的数量受温度影响比较大。对大多数的 原生动物最适温度16℃—25℃,致死温度一般在34℃—43℃
之间,但少数的种类可以生活在60℃的温泉条件下培养。逐
2、有性生殖:原生动物的有性生殖往往出现在环境条件
恶劣或种群连续进行较长时间无性生殖之后。有两种方式: ⑴配合或受精:即两个配子结合为一,其形成有同配、 异配受精。 ⑵接合:接合是两个虫体暂时附粘在一起,其细胞质可
以相互沟通,并且两者互换小胞核,然后分开并进行分
裂,这种有性生殖方式在纤毛纲是较常见的。 有些原生动物(一部分的有孔虫与鞭毛虫,大多数孢子 虫)具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的交替生活史。有孔虫的生活史 可以作为一个例子。
⑷酸度:大多数原生动物,最适的酸度为pH6.5—8.0之间。 有些种类对酸度的适应范围很广。如绿眼虫,可以培养在 pH2.3—11.0的酸度中。但某些种类对酸度的适应范围狭窄, 如一种旋口虫只能在pH6.3—7.5之下生活。 ⑸有机物:有机物多寡,直接影响酸度,对原生动物的分布 有很大的关系。水的清洁程度,是以水中有机物的含量来决定 的。由于不同种类的原生动物适于生活在含有不同量的有机质 的水中,所以根据原生动物的种类,可以作为水质污染的指标。 卫生或环保部门鉴定水的污染程度的生物学方法就是利用这 一原理进行的。如: ▶草履虫、眼虫、肾形虫等喜欢生活在含有大量腐败有机物的 污水中。 ▶衣滴虫、太阳虫、喇叭虫等喜欢生活在氧气充足的清水中。
⑶盐度:水中盐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限制原生动物的分布。
所以,海水中的原生动物不可能生活在淡水里,反之亦然,但 非绝对。无论鞭毛纲、肉足纲和纤毛纲等自由生活的原生动物,
都有许多种类既生活于海水,又生活于淡水。
按种类,海洋原生动物群落比较丰富。据统计12000种营 自由生活的原生动物起码有9000—10000种是海洋常见种类。
重要。
(二)有害方面
1、寄生的原生动物寄生于人体或动物身上引起各种疾
病。
2、夜光虫、放射虫等发光种类,在夜间如受刺激,会
发现明亮的光(俗称海火),使夜间航行的船只(军舰)
暴露目标。
3、夜光虫和其它腰鞭毛目繁殖过多,常会形成“赤
潮”,引起鱼、虾和贝大量死亡。
第二节 分类 原生动物的种类繁多,据现在所知,已超过30000种, 根据原生动物的形态(主要是动物孢器)和生理特点,一 般分为2个亚门、5个纲。 ▲质走亚门:体表无纤毛; △孢子虫纲:无运动细胞器。 △鞭毛虫纲:运动胞器为鞭毛。 △肉足虫纲:运动胞器为伪足。 ▲纤毛虫亚门:体表具纤毛。 △纤毛虫纲:纤毛终生存在。 △吸管虫纲:纤毛仅出现在幼体阶段。 海洋底栖原生动物种类主要在肉质虫纲、纤毛虫纲和吸管 虫纲。
央囊(如放射虫)和硅质的骨针(如放射虫),这些外壳
和骨针的形态是鉴定种类的重要根据之一。有孔虫和放射 虫的极微小的外壳可沉积形成海底深处巨大的矿物层。房 球虫泥和放射虫泥在一定深度的海洋中占有很大的面积。
3、细胞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细胞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