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安全生产ppt课件

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安全生产ppt课件


危险装置的使用
一般应注意的事项 1).使用的能量越高,其装置的危险性就越大。使用高温、 高压、高压电、高速度及高负荷之类装置时,必须做好充分 的防护措施,谨慎地进行操作。 2).对不了解其性能的装置,使用时要认真进行仔细的准备 ,尽可能逐个核对装置的各个部份。并且,在使用前必须经 过导师检查。 3).要求熟练地进行操作的装置,应在掌握其基本操作之后 ,才能进行操作。随随便便的进行操作,容易引起大事故。 4).装置使用后要收拾妥善。如果发现有不妥当的地方,必 须马上进行修理,或者把情况告知下次的使用者。
5
防火防爆安全措施
(一)厂区平面布局; (二)生产场所防火防爆措施:原则:防止三要素同时存 在,一旦发生灾害要及时隔离和泄压; (三)消除、控制引燃火源和热源; (四)防止产生爆炸性混合物;
(五)粉尘防爆(粉尘指细微的可燃固体颗粒);
(六)电气灭火:1.切断电源;2.做好绝缘措施等;
6
电气安全
(一)电气事故种类:1.触电事故;2.雷击事故;射频伤害 (电磁场伤害);4.电气线路或设备故障; (二)触电事故分析:1.电气设备安装不合理;2.违反安全 工作规程;3.运行维修不及时;4.缺乏安全用电知识等; (三)安全电压:国家标准《安全电压》(GB3805-83) 将“安全电压”额定值分为42V、36V、24V、12V、6V五 个等级,并明确规定了当电气设备采用了超过24V的安全电 压时,必须采取预防直接接触带电体的保护措施; (四)电气防护安全:1.带电体绝缘;2.电气屏护;3.电气 接地、接零安全等;
必须充分作好发生事故时的预防措施并加以检查之后, 才能开始实验;
不可忽视实应注意的事项 1).若不事先充分了解所使用物质的性状,特别是着火、爆 炸及中毒的危险性,不得使用危险物质。 2).通常,危险物质要避免阳光照射,把它贮藏于阴凉的地 方。注意不要混入异物。并且必须与火源或热源隔开。 3).贮藏大量危险物质时,必须按照有关法令的规定,分类 保存于贮藏库内。并且,毒物及剧毒物需放于专用药品架上 保管。 4).要尽可能少量使用危险物质,对不了解的物质,必须进 行预备试验。
17
危险物质的处理
5).在使用危险物质之前,必须做好周密的准备。对有火灾 或爆炸危险的实验,要准备好防护面具、耐热防护衣及灭火 器材等;而有中毒危险时,则要准备橡皮手套、防毒面具及 防毒衣之类用具。 6).处理有毒药品及含有毒物的废弃物时,必须考虑避免引 起污染水质和大气。
7).特别是当危险药品丢失或被盗时,由于有发生事故的危 险,必须及时报告上级。
14
实验室安全
(一)实验应注意的基本事项; (二)危险物质的处理; (三)危险装置的使用; (四)实验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法; (五)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
15
实验应注意的基本事项
实验前必须作好周密的准备; 要遵照导师的指导或操作规程进行实验,决不可随意蛮 干; 必须估计到实验的危险性,特别要注意不了解的、存在 多种危险性的或者需要严酷反应条件(如高温、高压等 )的实验;
(五)部门安全生产规章、地方政府安全生产规章。
3
安全生产基础知识
2、安全生产技术基础知识: (一)机械、工具安全使用; (二)防火防爆安全; (三)电气安全; (四)防雷防静电安全。
4
防火防爆安全
(一)燃烧的三要素:可燃物(一定数量和浓度)、助燃 物(一定数量和浓度) 、点火源(一定能量);三者同时 存在并且相互作用,才能引起燃烧;通常一般可燃物质在 含氧量低于14%的空气中不能燃烧。目前大量的灭火器和 灭火方法都是利用隔绝空气或降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 实现灭火; (二)爆炸:分为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 (三)爆炸极限或燃烧极限:包括上限和下限。上下限之 间的浓度称为爆炸范围; (四)自燃。
12
职业安全卫生
危害 预防和控制
生产性粉尘危害(纤维 1.改革工艺流程;2.湿法作业;3.密 粉尘、不完全燃烧所产 闭、抽风、除尘;4.个人防护和个 生的烟雾等) 人卫生 生产性毒物危害(重金 1.密闭-通风排毒系统;2.局部排气 属、有机溶剂等) 罩;3.排出气体的净化;4.个人防护 物理因素危害(噪声、 1.高温作业防护;2.隔热;3.通风降 振动、辐射等) 温;4.个体防护 表4 危害及其预防和控制
18
危险物质的处理
(二)危险物质 1).着火性物质(见表5)
2).易燃物质(见表6)
3).爆炸性物质 (见表7) 4).有毒物质 (见表8)
19
危险物质的处理
表5
着火性物质的分类
20
危险物质的处理
表6
易燃物质的分类
21
危险物质的处理
表7
爆炸性物质的分类
22
危险物质的处理
表8
有毒物质的分类
23
•第三方检测实 验室安全生产
Content
安全生产基础知识
职业安全卫生 实验室安全
2
安全生产基础知识
1、安全生产法律体系: (一)宪法; (二)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 法》2002年11月1日起实施,2014年8月最新修正); (三)安全生产行政法规;
(四)地方性安全生产法规;
8
电气安全
表1 电流量对人体的影响(50~60赫兹的交流电)
9
电气安全
表2 电压对人体的影响
10
电气安全
表3 引起电气灾害的主要原因
11
职业安全卫生
1、职业性病损: (一)范围:包括工伤、职业病(包括职业中毒)及和职业 病相关的疾病; (二)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粉尘、放射性 物质和其他有害有毒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是职业性病 损的一种形式; (三)职业危害的预防和控制(如表4):
13
职业安全卫生
2、劳动防护用品: (一)分类:按照防护部位分类:头部、呼吸器官、眼脸部、 听觉器官、手部、足部、躯干、皮肤等; (二)选用原则: a.根据国家、行业或地方标准选用; b.根据工作环境、劳动强度和防护用品性能选用; c.穿戴要舒适,便于工作; (三)正确使用方法: a.使用前应首先做一次外观检查; b.必须在防护用品性能范围内使用; c.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7
电气安全
(五)触电急救措施: ǀ.人体触电后的表现: a.假死;b.局部电灼伤;c.伤害较轻; ǁ.急救方法: a.原则:迅速、就地、准确、坚持; b.脱离电源:关开关、用带绝缘柄的电工钳切断电源线、用 绝缘材料让触电者和地面隔离等; c.注意事项:千万不要直接赤手、金属或潮湿物品去接触触 电者;防止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可能出现的摔伤;夜间应解决 临时照明问题以便于救护等; d.现场对症救治:人工呼吸和人工胸外心脏挤压,尽可能的 坚持4小时以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