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机械配件加工项目建设单位**区涵博机械加工厂法人代表联系人通讯地址联系电话传真/ 邮政编码221135 建设地点**区茅村镇龙庄村立项审批部门**市**区发展改革与经济委员会批准文号俆铜发改经济投备[2014]90号建设性质新建行业类别及代码C3432 起重机制造占地面积(平方米)3666.67绿化面积(平方米)1100总投资(万元) 13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15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2%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15年8月原辅材料(包括名称、用量)及主要设施规格、数量(包括锅炉、发电机等)表1-1 主要的原辅材料消耗序号物资名称年消耗量厂内最大存储量来源及运输方式1 毛坯件6000t 600t 外购、车运2 铜焊丝0.5t 0.05t 外购、车运3 CO2气体60m36m3瓶装外购、车运4 润滑油0.5t 0.05t 外购、车运表1-2 生产设备一览表类型名称规模型号数量(台/套)产地生产行车SA32-8T 4 国内数控车床Z6180L 1 国内数控铣床 ZK74 3 国内切割机Y125E 1 国内水及能源消耗量名称消耗量名称消耗量水(吨/年)624 燃油(吨/年)/ 电(万度/年) 120 燃气(万立方米/年)/ 燃煤(吨/年) / 其它/废水(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排水量及排放去向建设项目产生生活污水499t/a,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厂区绿化,不外排。
废水产生量排放去向及尾水去向生活污水499t/a 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厂区绿化,不外排放射性同位素和伴有电磁辐射的设施的使用情况无放射性同位素和伴有电磁辐射设施的使用。
工程内容及规模:(不够时可附另页)项目背景:**市为重工业城市,**境内有徐工集团、卡特彼勒集团等大型重工业企业,随着重型起重车辆的产量增加,对吊车配件的市场需求也渐渐增大,**区涵博机械加工厂在进行深入市场调研后决定在**区茅村镇龙庄村建设机械配件加工项目,项目建成后可年机械加工吊车配件60000件,以满足市场需求。
项目名称:机械配件加工项目建设单位:**区涵博机械加工厂建设地点:**区茅村镇龙庄村建设性质:新建项目总投资和环保投资情况:总投资13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5万元,占总投资的1.2%。
占地面积及建筑面积:项目占地面积3666.67平方米,绿化面积11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其中厂房2200平方米、生产辅助用房300平方米。
表1-3 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主要用地规划指标单位数量备注总占地面积m23666.67 ——总建筑面积m22500计算容积率面积2500 m2其中厂房2200 m2生产辅助用房300 m2容积率——0.68 ——建筑密度% 68 ——绿化率% 30 1100 m2总投资万元1300 /环保投资万元15 1.2%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本项目主体工程及产品方案见表1-4。
表1-4 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及产品(含副产品)方案序号工程名称产品名称设计能力(件/年)年运行时数1 生产厂房吊车配件600002080h表1-5 公用及辅助工程建设名称设计能力备注贮运工程仓库1000㎡钢结构运输6001t/a 社会运输公用工程给水(自来水)624t/a 自来水管网排水生活污水499t/a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厂区绿化,不外排雨水/ 雨污分流供电120万度茅村镇供电所绿化1100m230%环保工程废气处理 5.2×106m3/a通过引风机加强车间通风废水处理日处理量50t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厂区绿化,不外排固废处臵200m2一般环卫清运、出售,危废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项目所在地块与规划相符性:根据**市**区国土资源局提供的国土资初【2014】35号文件,该项目选址位于**市**区茅村镇龙庄村,为工业用地,符合茅村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厂区平面布臵情况:项目规划用地面积5.5亩(约3666.67平方米),厂房、生产辅助用房总建筑面积约2500平方米,一号厂房位于厂区东侧,二号厂房位于厂区南侧,生产辅助用房位于厂区西北部,大门位于厂区东北角,具体平面布臵情况见附图3。
职工人数及生产班制:建设项目用工人数为20人,生产线一日一班,每班工作8小时,年工作260天。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新建项目,项目地块原来为工业预留地(空地),不存在原有的污染情况。
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建设项目所在地位于**市**区茅村镇龙庄村。
东侧:厂房;南侧:厂房;西侧:铁路;北侧:小路。
具体地理位臵及周围情况见附图1、2。
地质、地貌:**地处苏鲁豫皖交界中心,大地构造上属于华北断块区的南部,在地震区划上则属于大华北地震区的南缘。
**的地质条件及地质构造不太复杂,地震活动的频率和强度均较低。
从地壳结构来看,**地壳厚度变化较小。
莫氏面(地面与地幔的分界线)平均深36公里左右,康氏面(花岗岩与玄武岩分界线)平均深20公里,一般是西部较深。
再看构造运动。
**属于苏北平原的大面积沉降区。
地貌上表现为地势低平,在断陷盆地内的沉积物厚度较大(几百米到几千米),表现出共震荡运动的特征。
在断裂构造上,**地区断裂较为发育,按其规模大小和地质发展历史上所起的作用,最主要的是北、东向的断裂分布较广。
**市位于东经116°22′~118°40′、北纬33°43′~ 34°58′之间。
东西长约210公里,南北宽约140公里,总面积11258平方公里,占江苏省总面积的11%。
域内除中部和东部存在少数丘岗外,大部皆为平原。
丘陵海拔一般在100-200米左右,丘陵山地面积约占全市9.4%。
丘陵山地分两大群,一群分布于市域中部,山体高低不一,其中贾汪区东北的大洞山为全市最高峰,海拔365米;另一群分布于市域东部,最高点为新沂市北部的马陵山,海拔122.9米。
平原总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降低,平均坡度1/7000--1/8000,平原约占土地总面积的90%,海拔一般在30-50米之间。
**区位于华北平原的东南部,域内存在少数丘岗,大部皆为平原。
丘陵海拔一般在100-200米左右。
平原总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降低,平均坡度1/70001/8000,海拔一般在30-50米之间。
水文:**市地处古淮河的支流沂、沭、泗诸水的下游,以黄河故道为分水岭,形成北部的沂、沭、泗水系和南部的濉、安河水系。
境内河流纵横交错,湖沼、水库星罗棋布,废黄河斜穿东西,京杭大运河横贯南北,东有沂、沭诸水及骆马湖,西有夏兴、大沙河及微山湖。
拥有大型水库两座,中型水库5座,小型水库84座,总库容3.31亿立方米,以及众多的桥、函、渠、闸等水利设施,初步形成具有防洪、灌溉、航运、水产等多功能的河、湖、渠、库相连的水网系统。
气候气象:**区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
年日照时数为2284至2495小时,日照率52%至57%,年均气温14℃,年均无霜期200至220天,年均降水量800至930毫米,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56%。
主要气象灾害有旱、涝、风、霜、冻、冰雹等。
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雨热同期。
四季之中春、秋季短,冬、夏季长,春季天气多变,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潮频袭。
植被、生物多样性:随着人类的农业开发,项目所在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早已被人工农业生态环境所替代。
主要作物是水稻、三麦、油菜,蔬菜主要有叶菜、果菜、茎菜、根菜和花菜等大类几十个品种。
树木主要有槐、杉、桑、柳和杨等树种,另外还有野生的灌木、草类植物等存在。
目前该地区主要野生动物有昆虫类、鼠类、蛇类和飞禽类等。
区内无自然保护区,也没有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物种。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区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通要冲,环抱历史文化名城**,为历代军事、商业必争之地。
行政上隶属**市,在**市所辖六县市中,经济最为发达。
古称“大彭氏国”,迄今已有5000余年的悠久历史,境内历史积淀沉雄,文化底蕴丰富,文物古迹众多。
具有“汉代三绝”之称的汉墓、汉兵马俑、汉画像石彰显两汉文化的精髓,特别是汉画像石堪称古代艺术瑰宝,与南京六朝石刻、苏州明清园林齐名,并称“江苏三宝”。
**区总面积1877.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9.37千公顷,总人口120.5万,辖20个镇一个农场、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
2012年完成GDP463亿元、同比增长14.6%,位居全省第11位;实现财政总收入68亿元、增长36%,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7.4亿元、增长40%,居全省第14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98亿元、增长24.1%,居全省第11位;城镇固定资产261.5亿元、增长23.8%,居全省第6位;工业用电量29.39亿千瓦时,居全省第11位。
连续两年荣获**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第一名,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和增幅继续领跑苏北,全面争先进位,实现“总量进苏南,均量进苏中,综合实力江北前5强、江苏15强”的历史性跨越,在苏北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今年上半年我区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80亿元、增长14%,实现财政总收入41.38亿元、增长31.7%,一般预算收入18.29亿元、增长40.9%。
**区区位优越、交通发达。
**区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和淮海经济区中心,居江苏省“三大都市圈”之一的**都市圈核心,环抱**市区,具有典型的城郊型经济特点。
**,古有“五省通衢”之誉,今有“五通汇流”之便。
公路,**的高速公路和国道网络密度在全国县级单位中是一流的,境内现有高速公路4条:霍连(霍尔果斯—连云港)、京福(北京—福州)、京沪(北京—上海)、徐宿宁(**—宿迁—南京),高速公路出入口8个。
国道4条:104(北京—福州)、206(烟台—汕头)、310(连云港—天水)、311(**—西峡)。
铁路,**是全国铁路枢纽之一,**火车站是全国第二大铁路列车编组站,京沪、陇海两大铁路干线在**境内交汇,26条铁路专用线纵横交织,京沪高速铁路即将建设。
**的主要农业生产指标位居全国和江苏省前列。
蔬菜、棉花、中药材等经济作物面积150余万亩,其中,蔬菜面积88万亩,年产量16亿公斤。
奶牛存栏量2.7万头、生猪饲养60余万头、山绵羊饲养70万只、家禽饲养2100万羽。
全县林业用地80余万亩,活立木蓄积300万立方米。
果树种植面积30余万亩,果品年产量近20万吨。
2003年4月经江苏省政府批准在**区大彭镇设立的省级**外向型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目前已有外商独资的**高榕食品有限公司等10余家农产品加工企业进驻,成为**的蔬菜种植、加工、销售基地,产品远销亚洲及欧美等国家和地区。
目前已形成食品、纺织、木材加工、机械电子、冶金、建材化工等六大主导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