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物理《电阻》讲义

九年级物理《电阻》讲义

老师姓名学生姓名上课时间学科名称物理年级九年级备注【课题名称】九年级物理《电阻》讲义【考纲解读】1.理解电阻的含义和解释;2.掌握影响电阻的因素。

【考点梳理】考点1:电阻1.电阻: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叫做电阻。

用符号R表示,单位是欧姆(Ω),千欧(Ωk)2.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1)材料。

长度相同、横截面积相同的不同材料组成的导体,电阻一般不同。

(2)长度。

由同一种材料组成的导体,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越长电阻越大。

用一个比喻:街道越长,行人受到阻碍的机会越多。

(3)横截面积。

由同一种材料组成的导体,长度相同时,横截面积越大的导体电阻越小。

用一个比喻:街道越宽行人受到阻碍的机会越少,越畅通;管道越粗,水越容易流过去。

(4)导体电阻还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对于大多数导体来说,温度升高时,电阻变大,如金属导体;但也有少数导体,其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如石墨。

考点2:变阻器1.概念:能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大小的元件叫做变阻器。

2.学生实验常用的变阻器——滑动变阻器(1)原理:靠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2)构造:主要部件是由电阻率大的电阻丝绕成的线圈(表面涂有绝缘漆);滑片套在金属棒上,可以自由滑动;金属棒的电阻很小,相当于一根导线。

(3)使用方法:a.不能超过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b.接入电路时“一上一下”。

5 1015 01 23图1【例题精讲】例1:发光二极管俗称LED,如图所示,把LED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后LED正常发光,用手触摸几乎不发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LED主要将电能转化为内能B.LED由超导材料制成C.电源左端是正极D.把电源正负极对调,LED也会发光例2:关于材料与技术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二极管是由导体制成的B.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紫外线来工作的C.超导体没有电阻,所以不适合做输电线D.纳米材料可大大提高材料的磁性、强度和硬度例3:在国际单位中,电阻的单位是()A.伏特(V)B.安培(A)C.欧姆(Ω)D.焦耳(J)例4:下列有关电阻的说法正确的是()A.导体的电阻越大,表明导体的导电能力越强B.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C.导体中的电流为零时电阻也为零D.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等因素有关例5:如图是学生设计的模拟调光灯电路.闭合开关后,移动回形针,发现灯泡发光,但亮度几乎不变,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A.灯泡的阻值相对铅笔芯太大B.铅笔芯的总阻值太大C.灯泡被短路D.电源断路例6:一段1m长的电阻丝,下列做法能使它的电阻增大的是()A.对折B.长度拉伸为原来的2倍C.剪掉一半D.外表涂上绝缘材料例7:如图所示,如果将不同的导体分别接到A、B之间,闭合开关,可通过观察、比较来判断不同导体电阻的大小.若两个导体的阻值差异不大,则可以用替换灯泡,作进一步的判断.例8:在探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时,研究小组中甲、乙、丙三位同学作出如下猜想:甲: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乙: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有关.丙: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实验时,各种电阻丝参数如下表,电路如图所示.编号材料长度/m 横截面积/mm2a 镍铬合金丝 1.0 0.2b 镍铬合金丝 1.0 0.1c 镍铬合金丝0.5 0.1d 锰铜合金丝0.5 0.1请回答以下问题:(1)实验中应通过比较的大小来比较电阻丝电阻的大小,达到验证猜想的目的.(2)若要验证甲同学的猜想,则应该选用两根电阻丝(填编号)进行对比实验.(3)选用a、b两根电阻丝进行对比实验,是为了验证同学的猜想.【课堂训练】1.自动照相机所用的感光元件是一种光敏电阻,它是由下列哪种材料制造的()A.导体B.半导体C.绝缘体D.超导体2.在如图所示的四位科学家中,以其名字命名电阻单位的是()A.B.C.D.焦耳欧姆瓦特牛顿3.关于电流、电压和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将导体连入电路,电路中就有电流B.导体中通过的电流为零时,它的电阻也为零C.有电流通过的小灯泡,其两端不一定有电压D.导体两端电压越大,通过该导体的电流就越大4.如图所示,当开关S由闭合变为断开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电路中的电流为零B.灯泡两端电压为零C.电灯的电阻为零D.电源两端的电压不为零5.在国际单位单位制中,电阻的单位是()A.安培(A)B.欧姆(Ω)C.伏特(V)D.瓦特(W)6.关于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导体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B.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就越大C.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这段导体的电阻不一定越小D.两个电阻中的电流相等,则两电阻一定是串联7.如图所示,将导体接到电路的A、B之间时,导体与灯泡是(填“串联”或“并联”)的,如果将不同的导体分别接到A、B之间,闭合开关,可通过观察和比较来判断不同导体电阻的大小.8.小萌用如图所示电路探究导体的电阻与材料的关系,(1)小萌可以通过观察电流表的示数来判断不同导体的电阻大小,这种研究方法是.(2)为完成实验探究,应选择图中的、两种导体(填写导体代号),分别接入电路中.(第9题)9.某同学利用如图电路,探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其长度的关系”,图中甲、乙、丙是镍铬合金丝,甲、乙长度相同,乙、丙粗细相同.实验中,根据判断接入M、N两点间电阻的大小,选用的电阻丝是.10.如图所示,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导线a、b、c粗细相同,b、d粗细不同;a、b、d长度不同。

(1)该实验是通过观察的示数间接比较导线电阻的大小.(2)选用导线a、b分别接入电路中,是为了探究电阻大小跟导体的有关.(3)选用导线b、c分别接入电路中,是为了探究电阻大小跟导体的有关.(4)选用导线分别接入电路中,是为了探究电阻大小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5)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除了上述因素外,还可能跟有关.11.学习了电学知识后,小明对影响电阻大小的部分因素进行了探究,器材有:开关、电流表、干电池(电压恒为1.5V)各一个,三根完全相同的合金丝,导线若干,连接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小明将合金丝以不同方式分别接入电路A、B之间,闭合开关S后,记录的数据如表.根据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图乙是将一根合金丝接入电路时电流表的读数,请将其填入表格中.连接方式一根两根串联三根串联两根并联三根并联电流表读数/A 0.15 0.1 0.6 0.9(2)导体电阻的大小跟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的关系.A.电阻的大小与长度的关系是:;B.电阻的大小与横截面积的关系是:.(3)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还可以得出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4)实验中一根合金丝的电阻为Ω,若该合金丝的横截面积为1mm2,则一根合金丝的长度是m.(已知该合金丝长1m,横截面积1mm2的阻值为1Ω)12.小明同学想通过实验探究“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利用四根如图所示的金属丝进行实验.已知图中A为锰铜丝,B、C、D 为镍铬合金丝,S表示金属丝的横截面积.(1)若要探究导线电阻跟材料的关系,应选用A和金属丝进行实验.(2)若要探究的关系,应选用B、D金属丝进行实验.【课堂作业】1.如图所示,几只串联的水果电池提供的电力足够点亮排成V字形的一组发光二极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果电池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发光二极管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C.一组二极管同时发光说明它们一定是串联的D.如果少串联一个水果电池,二极管将变亮2.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B.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C.导体的电阻与电流、电压大小无关D.导体两端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3.下列所举的实验仪器中,能直接测量电阻的实验仪器是()A.电流表B.电压表C.多用电表 D.电能表4.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导体两端的电压为0V时,导体的电阻也为0ΩB.通过导体的电流为0A时,导体的电阻也为0ΩC.铜导线的电阻一定比铝导线的电阻小D.铜导线的电阻可能比铝导线的电阻大5.下列与导体电阻大小有关的物理量是()A.导体中的电流 B.导体两端的电压C.导体的质量D.导体的横截面积6.通过学习物理概念,使我们可以更准确地描述物体的属性和状态,例如为了描述导体对电流的作用,我们学习了电阻的概念,为了描述物体的吸热本领我们学习了的概念.7.长度相同的镍铬合金丝A比镍铬合金丝B粗得多,它们以某种方式连入同一个电路,如图所示.如果镍铬合金丝A和B的电阻分别为R A和R B,此时通过它们的电流分别为I A和I B,则有R A R B,I A I B.(选填“>”、“=”或“<”)8.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作用大小.大量实验表明,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和横截面积.9.某小组同学通过实验研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如图所示,他们在常温下将横截面积、长度不同的各种电阻丝接入电路的AB两点间,同时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流、电压,计算出相应的电阻值,将数据记录在表一、表二中.表一:铜丝实验序号横截面积S(毫米2)长度l(米)电阻R(欧)1 0.2 1.0 0.092 0.2 2.0 0.183 0.2 3.0 0.274 0.1 1.0 0.185 0.3 4.5 0.276 0.4 2.0 0.09 表二:康铜丝实验序号横截面积S(毫米2)长度l(米)电阻R(欧)7 0.1 1.0 58 0.2 1.0 2.59 0.3 4.5 7.5(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4、或2与6、或7与8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常温下,导体的材料、长度相同,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电阻.(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8、或4与7、或5与9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常温下,.(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2与3的相关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常温下,.。

相关主题